■古麗紅
(金昌市統計局)
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是數字經濟的基礎,數字經濟主要是利用數字化資源,通過互聯網緊密聯系各行各業,構建新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也影響到我國稅收工作,因此我國需要加強研究數字經濟,緊密聯系數字經濟和稅收工作,正確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結合我國的稅收發展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逐漸增加了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數字經濟不斷發展,不斷增加了GDP比重,當前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熱點,我國也不斷推出相關政策,在未來數字經濟將會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互聯網技術可持續發展,我國也不斷普及發展互聯網,推動了電信業發展,同時緊密聯系軟件行業和互聯網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1]。
融合數字經濟和工業制造產業,可以優化升級我國制造業產業經濟,數字經濟可以促進企業智能化發展,結合制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需要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有效融合制造業和互聯網,將互聯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改造升級傳統產能,建立新型經濟增長點,推動新經濟可持續發展,進一步促進我國制造業發展,優化升級制造業。
經濟業態不斷發生轉變,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我國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推動發展了數字通信技術,不斷融合傳統產業的生產和銷售等部分,進一步改革發展我國傳統產業的設計過程和生產過程,實現經濟發展的新業態。
針對我國的稅收優惠政策,我國是在互聯網行業和軟件行業以及高新技術行業推行數字經濟稅收優惠,數字經濟不斷發展,也開始逐步延伸到農業和制造業等領域,但是我國數字經濟稅收優惠政策還不夠完善,當前的稅收優惠政策不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在今后發展過程中完善稅收優惠政策。例如互聯網企業主要是通過軟件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獲取數字經濟稅收優惠政策,影響到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制約了互聯網行業后續發展[2]。
數字經濟不斷發展,針對數字經濟成本結構,因為高新技術行業具有密集性特征,高新技術企業注重挖掘和利用人力資源,人力資源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力資源成本非常高,這也是數字經濟發展最大的成本支出。但是當前我國增值稅體系還有結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在增值稅中無法抵扣人力資源成本,因此通過營改增值稅,無法有效降低數字經濟發展的負擔,反而會提升稅負。
當前很多稅收優惠政策缺乏統一的工作標準,這將會影響到稅收政策。例如軟件行業發展過程中,稅收優惠政策中沒有明確規定退稅工作,退稅流程不夠明確,將會延遲退稅時間,無法及時處理退稅工作,影響到退稅效益,因此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發展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征管體制改革,促進我國互聯網經濟可持續發展[3]。
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互聯網企業負責提供平臺服務,為自然人交易行為提供便利。實現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為人們提供優質服務,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數字經濟不斷發展,也逐漸豐富了交易行為的種類,但是為了保障稅收安全性,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需要進一步完善稅收監控和監督管理。
認證我國居民身份證,需要符合注冊地標準和總機構所在地標準,我國稅法中規定企業總部設在我國境內,都屬于我國合格納稅人。但是數字經濟高速發展,促進遠距離貿易發展,在實際各地都建立了經營場,企業經營過程中無需實際空間,一些企業為了避稅,在各個國家建設經營場所,增加了我國稅收管理的難度。原有的稅收標準不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我國稅法中的提出的常設機構指的是固定場所,在數據經濟的影響下,影響到常設機構功能發揮,在境內和境外都會發生服務貿易,產品貿易可能會缺乏法律實體,可以利用互聯網簽訂合同和支付貨款,給企業避稅提供機會,影響到我國稅收健康發展[4]。
國際稅收條約具有優先性,結合國際稅法規定,如果稅收協定中沒有設置常設機構,很難落實征稅工作。在網絡化商務發展過程中,數字經濟缺乏常設機構,因此需要優化現有的國際稅收制度,建立新常設機構,保障商家和客戶維持半年以上的商務關系,稅收制度主要是認定實體商務,同時還具備稅收權利。在新常設機構的影響下,客戶和商家可以利用網站開展商務活動,實際供應商負責交付實際商品,全面滿足客戶的商品需求和勞務需求。保障國際稅收的公平性和靈活性,合理處理國家之間稅收工作的差異性,避免發生雙重征稅的問題。
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可以促進行業發展,根據工作標準認證數字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出稅收優惠政策的作用。我國需要完善數字企業認證標準,在投入數字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根據數字企業認證標準提出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數字企業的認證標準,有效管控數字企業,通過改革稅收政策,避免流失政策性稅收,利用稅收政策引導企業可持續發展[5]。
當前我國的稅收法律不夠完善,無法滿足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無法有效遏制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影響到國際可持續發展。我國相關規定不能限制和管理數字經濟中網絡商務行為,我國稅收部門需要合理征收數字產品和網絡服務的稅務,加收數字產品的使用費和預提稅。政府部門需要詳細分析數字經濟的特征,結合當前稅收法律要點,進一步優化收稅體系,準確劃分數字經濟商業新興商業模式和商業類型,因此制定針對性的稅收方案,降低數字經濟稅收的難度。
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我國需要緊密聯系高新技術企業和軟件企業的稅收政策。我國主要是在軟件開發領域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但是在整個軟件行業發展過程中,國家稅收優惠政策還不夠全面,無法支持整個行業發展,軟件零售業和軟件制造業無法獲得國家的稅收優惠,限制數字經濟發展。我國需要加強聯系各項稅收政策,為更多的企業帶來稅收優惠政策,促進整體行業可持續發展[6]。
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商務交易活動具有無紙化特征,各項交易數據比較隱秘,同時交易內容非常復雜,稅收部門需要掌握數字經濟商務活動的特征,創新傳統稅收模式,提升稅收模型的現代化。我國需要和他國加強合作,全面獲取征管信息。當前稅收機關無法及時獲取收稅信息,因此我國需要加強聯系其他國家,及時獲取稅收征管的信息。此外在稅收過程中充分發揮出網絡技術的作用,優化稅收服務水平,我國稅收部門需要利用網絡技術構建信息交流平臺,高效互通稅務信息,提升稅收工作的公平性和準確性。完善網絡稅收系統,降低網絡稅收的難度。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納稅企業和個人可以利用更加隱蔽的避稅方式,因此稅收部門需要建設數字化稅收隊伍,系統化管理網絡稅收行為,稅收隊伍需要結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轉變稅收工作思維,準確的征收稅務。
當前我國軟件銷售企業和軟件開發企業之間的增值稅具有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性影響到數字經濟發展。我國數字經濟增值稅收政策和其他國家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我國需要根據整體行業發展,對軟件開發行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同時需要為軟件銷售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政策,這樣可以加快發展我國的軟件行業[7]。
我國需要提高稅收政策的針對性,全面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政府在制定稅收政策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針對數字經濟發展,在增值稅進項額中可以抵扣一定比例的人力資源成本,制定稅收政策的時候需要考慮未來發展情況,根據事物本質特征,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我國在制定稅收政策的過程中,需要明確稅收政策的適用范圍,建立稅收統一標準,保障稅收政策的科學性和規范性,為各地稅收政策落實提供參考標準。此外我國需要加強監督管理稅收行為,管理稅收優惠政策,保障政策的有效性,利用稅收政策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稅收工作,因為我國稅收部門需要分析數字經濟發展現狀,明確數字經濟對于稅收工作的影響,根據影響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利用數字化手段降低數字經濟的負面影響,完善我國的稅收體制和稅收法律,利用科學合理的稅收政策,在稅收工作中充分發揮出稅收政策的作用,健康發展我國的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