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國良
地球上70.8%的面積被水體所覆蓋,因此地球上的整體水資源分布量非常廣泛。其中海洋水占到了全球水利資源總量的97%以上,但是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需要淡水資源作為生命基礎,而淡水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占比量相對較小,只有2.5%左右。由于淡水資源相對比較匱乏,人們在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出現水體資源短缺等問題。從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人類可以直接使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自于江河湖泊以及地下的淺層水,這些水體資源主要是通過降雨慢慢積累,我國盡管水體資源總儲存量相對較大,但是人均可獲取的水體資源總量卻相對較少,外加上我國不同地區的水體分布量嚴重不均,造成某些地區的水體資源極度缺乏,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因此做好水利資源的節約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1.壓縮用水量。
首先,可以壓縮工業農業的用水量,在工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對各種不同的用水設施進行有效的改造,盡可能降低用水量。同時對水體資源進行循環使用,可以有效降低工農業的生產用水量,同時還可以控制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噴灌或者是滴灌的方式,有效替代傳統的大水漫灌的方法,實現水體資源的最大化使用。其次,對城市用水進行循環使用,由于城市內部人們的日常生活,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廢水,生活廢水使用物理和化學等方式將廢水進行凈化,有效轉化成可食用的潔凈水,通過水體的循環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內部的水體消耗量,以此來緩解部分地
區水體使用緊張等相關問題。2.研發再生水技術。
針對我國部分地區水體資源供應緊張問題來講,如果單純通過壓縮用水量的方式,只能初步緩解水體資源的供應壓力,如果將水體資源變成一種可再生性資源,人們可以在用水量上得到解放。當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成功研制出了再生水技術,通過這種新型技術可以收集到城市內部80%以上的用水量,通過再生水技術的有效應用,將從事各種污水和廢水轉化成人們可以使用的自來水,盡管再生水的水體質量不能達到直接引用的標準,但是可以為人們的日常其他生活活動提供出有效的水體資源,大大緩解了城市內部的用水壓力問題,同時也降低了各種污水和廢水對環境所產生的不良惡化問題。
1.調節水源流量。
水源流量大小直接關系到了各個不同地區的可用水量大小,因此在水體資源的供應過程中,必須要有效控制水源流量大小,對此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來加以開展:首先,可以在水源流域范圍內建立水庫工程,將流量較大部分的水量直接引入到水庫當中進行儲存,一方面來講可以有效防止水體資源的過度浪費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在流量較小或者是用水比較緊張的區域來進行使用。其次,可以建立起跨流域和跨區域調水工程,將水源流量比較豐富的地區水體資源,通過管道工程直接將水體輸送到資源比較匱乏的地區。比如,我國比較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有效緩解了北方地區的用水緊張問題。最后,合理的運用地下水,有效降低外部信息資源的使用量,通過控制自然水源的流量大小,避免水體供應不足造成水體資源產生枯竭等問題。
2.管理水源流域。
通過管理水源流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水體資源節約和水體保護工作措施,管理水源流域需要對水體資源的總量、水體質量以及水資源的分布狀況進行全面的統計和分析,然后對水體資源實施全面的考核與評價。通過對現階段的用水量進行總結,有效預計未來的水體資源用水狀況,對水體資源的供應工作進行合理的規劃。除此之外,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設計資源使用管控機制,同時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法規,防止性資源出現大面積浪費問題,相關管理工作單位需要對水源流域治理工作進行科學統籌和規劃,除了需要對實體資源的使用量進行監管之外還需要聯合相關污水處理工作,單位對污水的處理與循環使用加以技術支撐,有效提高污水處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和效果,有效實現水源流域的科學化管理,實現了水體資源的良好保護工作效果。
我國水體資源的整體使用量相對較大,部分地區出現了水體資源緊張等問題,在這一發展局勢下,人們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體資源浪費問題,要想有效實現水體資源的節約保護工作,必須要做好節水和水體優化工作措施,提高水體資源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