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萌
其實所謂數字繪畫實際上就是借助數字軟件、繪畫板、數位屏,形成新的一整套繪畫工具,結合傳統的繪畫語言運用信息技術輸出產生藝術作品,換言之,數字繪畫就是信息時代的一個新的畫種,就如油畫、水墨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一樣,各種畫法在命名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東西,那就是物質,用油畫顏料來作畫叫做油畫,在板上刻后印制的叫做版畫,數字繪畫是一種新的方式和新的媒介,唯一的區別是這個媒介不同于所有過去的畫種媒介。(1)早期的數字繪畫發展階段,數字繪畫還只是局限于運用鼠標和鍵盤進行繪制,而且由于計算機的發展還沒有成熟,可以說數字繪畫并沒有很好的發育空間,此時的數字繪畫也叫像素畫,最早的數字繪畫的應用出現則是在8位電子游戲中。
(2)1970年代晚期和1980年代早期的電腦試用的是8位元處理器,受制于內存大小,顯示色彩單一,只能使用最原始的計算機圖像表現形式,由于受制于顏色數量和顏色種類,行業的開發只能使用有限資源。在這一時間段里,作品主要是像素風格的繪畫作品的應用,也由此帶出了一系列衍生行業,例如:在游戲行業里出現了名將、街霸、雷電、恐龍快打系列的RPG類游戲,以經營養成為目的的開羅游戲,以冒險故事為題材的馬里奧系列。盡管這一時間段數字繪畫行業本身的前景不夠明朗,但是由于其行業本身的高結合性,導致這一時間段數字繪畫的普及率不斷提高,這也為后面數字繪畫井噴式發展進步創造了厚實的基礎。
(3)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的發展時間里,數字繪畫開始了不同于其他行業發展軌跡和速度的過程,這一段時間出現了更多的諸如魂斗羅類的數字繪畫與游戲行業的結合,也是在這段時間,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專業的數字繪畫軟件,最出名的無疑就是AI和PS兩款繪圖軟件,很多的數字繪畫作品也是借由這些軟件才得以實現。在這段時間數字繪畫不僅僅是在軟件操作的自由度上大大提升,硬件的更新換代也是逐漸發展時成為行業的常態,人們對于數字繪畫的接受和認知也逐漸普及,整個行業呈現一股欣欣向榮的狀態。雖然最早時期還是只能由鼠標來實現繪畫活動。由于這段時間內電腦作為一個新興的電子設備開始在全世界普及,電腦自身的性能的提升以及處理圖像的能力也是逐漸成為了市場的競爭熱點,從而使得數字繪畫的深度和廣度進一步加深,自由度也是不斷變大,同一時間段數位板和繪圖筆也開始在行業內流行。
如今的數字繪畫行業對于數位板等裝備的要求已經普及化,數字繪畫的入門門檻也開始降低,工作時對于數字繪畫與繪畫的界線感的不滿也是更加突出,人們開始追求一些類似于傳統繪畫感覺的數位屏式作畫方式,使得傳統繪畫和數字會話的界限進一步縮小,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開始使用數位屏進行作品的繪制,可以說科技的變革逐步地影響著數字繪畫行業的發展方向,也慢慢地改變著我們的繪畫方式。
在積極的方面來講:硬件技術的改變位數字繪畫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數字繪畫技術雖然說嚴重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但是結合先進科學技術的現代的美學創作,在繪畫技法,渲染合成和制作流程上擁有更高容錯率,在效率上也已經完美替代了傳統繪畫。此外,3D繪制的模擬圖等難以準確手工實現的藝術概念,為數字繪畫行業的創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參考,為創作作品提供了更多可能。再者,技術的進步也催生了新的美學鑒賞方式,基于信息技術的數字繪畫作品,與傳統藝術繪畫的作品有著很多區別和不同,也造就了不盡然相同的美學鑒賞標準,具體來講:作為一門新興的繪畫方式,數字繪畫的美學鑒賞可以說是推陳出新,保留了基本的美學標準諸如透視,光影,素描,色彩原理,遵循著傳統美術所具備的一切美學標準,遵循著一些基本的自然和視覺規律例如近大遠小等等,但有所不同的是,這類數字藝術的審美更多地從整體上去勾勒出一個完整的信息體系和框架,通過視覺上美感的呈現來向人們展示作者想要表達的信息,諸如這類美學標準有一個通用的理論稱之為概念。好的數字繪畫作品能夠呈現出更全面更完善的概念(無論具象還是意象)。這使的傳統藝術家和大眾不得不打破原有的固定的藝術審美觀念,開始立足于電腦,平板和繪畫軟硬件工具,建立更上層和復雜的繪畫美學審美。除此以外,技術的進步也為藝術作品的傳播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媒介,數字繪畫眾所周知是以電腦為主要的繪圖工具,以電子數據集合為主的展現方式。一張優秀的電子圖像,甚至是已經生成的音樂、視頻藝術文件,均以電子數據的方式存儲于電腦數字空間中。這一方面為數字繪畫作品等藝術文件的存儲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極大地方便了源文件的傳輸與分享。縱觀現今藝術運作場所,從書刊雜志到藝術插畫繪制,從電影海報到網絡游戲宣傳圖無一不是采用數字繪畫技術繪制成圖,再到批量生產和運用于社會生活生產方方面面的實例。具體來講,硬件技術的逐步升級將人們的審美逐漸從屏幕中脫離出來,人們開始想要通過設備來拓寬他們表達自己藝術思考的范圍,逐步從一開始的像素化的數字繪畫作品轉向CG藝術,從單純的幾何形體轉動向復雜動作延伸,在畫風上,也從模仿傳統藝術方向逐漸轉變成多元化多層次求創新的畫風發展方向(例如繪畫種類逐漸分化為CG,插畫,海報,工業設計等等)。對產業來說,數字繪畫隨著設備的升級換代,其內部容納的人才類型也逐步細化,實現了細化分工到位(如:早期的藝術家逐漸分化成了場景設計師,角色設計師,插畫師,概念設計藝術家等等),每個員工的優勢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逐步促進行業的成熟。
在消極的方面來講:硬件技術的進步首先使得數字繪畫作品開始出現機械化和商業化過度的現象,隨著數字繪畫技術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藝術創造活動或作品被運用于生產經營當中,好處是這極大的程度上推動了數字繪畫行業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它也帶來了一定的損害和隱患。其中隨著技術的進步,數字繪畫行業逐步的占據了市場,各個工廠流水線的生產不斷的復制藝術品,數字繪畫作品的情感依托以及內在的精神價值逐漸被削減,最終數字繪畫作品逐漸成了人們賺錢的工具,而且隨著數字繪畫的機械化和商業化,原本的崇高的數字繪畫藝術作品更加親民,沒有極高的繪畫技術的人也可以展開繪畫創作,沒有極好的情感觀點的繪畫作品也可以運用于商業生產,進而為畫者牟利。更甚者,利用商業市場競爭的盲目性,將很多藝術家的精心畫作通過數字繪畫技術任意的改動,然后大肆投入生產使用,對于改動者來講既賺取了商業暴利,還逃避了知識產權的高昂代價,進而使得原作者的數字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蕩然無存。這些都是如今電子數字技術快速發展,在極大地便利人們繪畫創作的同時,帶來的對藝術,人文的極大損壞。第三點,如今時代飛速發展,每一幅藝術作品(不單單是數字繪畫),都是需要經歷從創作靈感產生之初,到在作畫過程中,不斷地揣摩敲打,在到最后最終形成極具畫者情感寄托的作品的過程,這樣的作品雖然效率不會高,但是勝在作品經過了精心的揣摩,這樣的作品自身所具有的價值都十分高,然而由于行業的要求等很多硬性的變化,導致行業發展形成了一種作品成圖快,市場更新代謝速度快的現象,作品的多樣性逐漸消失了,是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數字繪畫的持續發展。
現如今數字繪畫行業正在快速發展,我們其實可以針對現階段的數字繪畫行業的發展所暴露出消極因素和問題提出一些建議。站在個人角度來講,創作者們應該重新認識到他們接觸數字繪畫的本心并不是為了積累大量甚至過量的財富,而是保持自己對于藝術的追求。身處瞬息萬變的社會,在當前浮躁的行業氛圍下,藝術家們應當努力提高藝術修養和行業專業知識,爭取創作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再者,站在旁觀者的視角,當今社會大眾及國家政府應當適當放松商業化發展對藝術發展的追趕,積極倡導文化藝術多樣化,鼓勵藝術創作,盡管現在數字繪畫行業的要求越來越細,政府還是應當在充分保證數字繪畫技術進步帶給行業的影響始終是積極大于消極的大趨勢下,注意保護數字繪畫行業發展的多樣性。其實加大鼓勵藝術創作的質量的提高,才是可持續開發利用數字繪畫行業藝術資源的有效途徑。
縱觀整個數字繪畫發展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都會或多或少的改變現有的數字繪畫方式,但是隨著時代變遷,科技進步,人思維意識變化,人生觀、價值觀已經有別于過去的任何一個時期,很難說是積極還是消極,與其說是硬件技術改變對于數字繪畫的影響,倒不如說使硬件技術的改變帶來了人的思維方式和表達藝術思考的改變,就像洛克威爾說過的:“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在藝術的領域里,我們只有不斷地保持自主的思考,才會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現,也就不會去在意技術帶給我們的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