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帥英
煤礦屬于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我國的資源與能源比例中占有很大的數值,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向前發展,能源需求越來越大,國家也對此出臺了不少政策來加強調控力度。現階段在煤礦企業中成本的控制管理是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合理有效實施對成本的控制和管理不僅能夠提升管理工作水平,也能很好地降低生產成本,以此來保障煤礦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在當前我國有很多煤礦企業所采取的成本管理控制手段過于粗放、不夠細化,致使我國目前資源浪費的現象十分普遍。
雖然當前煤礦企業的管理層也意識到成本控制管理對于企業運營發展的影響,可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難以將這些理念踐行到企業實際運營工作中。現代煤礦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內容不僅僅只局限于人工費用、礦物開采費用和材料費用以及水電費用,還應對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以及煤礦企業相關的稅費進行科學合理地控制管理。
當下很多煤礦企業在日常運營時總會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對企業幫助較小的項目中,這就是造成目前產生資源浪費現象的原因。煤礦企業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煤礦的產量,這對企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是有害無利的,企業管理層一定要以保證產品質量為前提,此外,煤礦企業的財務工作者在開展日常工作中要善于運用量本利的分析方法,從而促使企業的生產效益實現最大化。
在當前,很多煤礦企業對于成本的控制意識還過于薄弱,難以深刻認識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意義,因而很多現代煤礦企業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上并沒有真正采取過有用的舉措,很多時候都是基于煤礦企業的收益來決定控制成本的力度,嚴重缺少競爭意識。
煤礦企業由于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來開展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因而在過程中采取不了有效的技術手段,只能做到一些常規控制,并且在控制過程中保證安全和控制質量的舉措較少,這就造成運行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的強度低,也就進一步致使難以充分發揮出控制管理成本的實際用途和真正價值。
煤礦企業若想高效地做好運行成本管理控制工作,首先一定要明確承擔責任的對象,也就是指處理好管理成本和控制責任主體之間存在的問題。
當下煤礦企業運行成本管理控制的范圍較小,還存在技術控制和業務管理工作嚴重分離的現象,雖然煤礦企業的財務部門有相關的控制意識,但是其對于礦井下作業實際情況并不了解,因而對運行成本難以實現科學的管理控制。生產煤礦產品的工作部門都是以技術層面來處理相關問題,對于成本的控制意識薄弱,繼而導致企業管理層難以全方位開展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也無法全局把控。煤礦企業在劃分成本的控制管理對象時易產生混亂,這就致使控制管理的對象不夠明確,從而更加難以采用高效的措施來達到預期的成本控制管理目標。
當前很多煤炭企業已經成立了人力資源部門和財務部門還有經營管理部門以及技術部門,這些部門的設置在運行成本的日常管理控制工作中能夠處理一些范圍之內的問題,但是無力承擔相關責任。因此,煤礦企業若想逐漸提高運行成本的控制管理工作水平,應大量引進專業的技術人才與財務人員還有生產人員,成立相關的機構來科學性、專業性、合理性的進行成本管理控制。
通過結合煤礦企業成本的組成屬性還有特征,能大致了解成本支出的具體費用為材料費、稅務、人員工資、礦務開采工程費用等等,在控制材料支出費用的工作過程中,第一步要做的是精確制定所需材料的定額,緊接著傳達到下屬各個相關部門。各個部門在領取材料的時候需填寫詳細材料,如:用料地點、領用人信息等。在開展煤礦企業運行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時也要重視對企業內部采取人本控制手段,在調配任務時,要以企業實際的運作情況以及各部門的協調能力為標準來分配相關任務,并且要把相關員工的工資也納入企業的運行成本中,以此來擴充對于成本的管控范圍。
當前煤礦企業在開展運行成本管控工作時,需堅持以高效整理和管理便捷的原則來配置成本中心,將現有的管理區域組織以單位為名稱,來實現科學分配管理單元,把成要素和成本中心有機銜接起來,繼而來實現資源共享,能夠及時跟蹤企業生產成本的投入,同時進行詳細分析并實施合理控制。一旦企業運行成本的管控空間到了極限值,就必須要聯系起企業的實際運行情況,科學合理地優化改進生產工藝還有流程,實力雄厚的企業還可以投資建設綜采工作面來替換掉傳統低效的普采和炮采工作面,不僅能增大產量,也能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很好避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另外還能幫助煤礦企業成功的從勞動型轉換為技術型產業,從而促使現代煤礦企業的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