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時新宇
在經濟一體化的模式下,國際經濟呈現合作發展的態勢,然而受發展程度不同的影響,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于財務的研究更加深入,也善于利用財務預算績效來對資金進行有效管理,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就。我國由于發展較晚,雖然近年來在經濟方面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對于財務管理缺乏經驗,導致難以將財務績效預算應用到管理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以下就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概述,分析優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具體辦法,以規范化的管理工作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預算績效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合理的管理資金來使資金的應用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主要以支出結果為指導,在財政中應用預算績效目的是為了落實政府預算為民服務的管理理念,在預算編制以及執行的全過程提高預算支出的利用率,爭取用最少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效果,使政府行為更加務實、高效。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包括了目標管理、實施控制、績效評級三方面,三者之間的連接關系決定著整體的管理工作是否規范合理。因此,強化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就能有效為政府的投資進行合理評估,實現少投入多回報的投資目的。
(1)績效管理認知不足。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政策的更新,也使得傳統的財政管理方式已經變得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當前財政管理的需要。然而在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推行以來,與之相關的部門缺乏對績效管理的認知,導致在工作中較少的應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方式仍舊以傳統的財政管理為主,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去思考未來的回報率,思想上的固化導致工作時往往高開低走,使得管理工作面臨相當大的困難。(2)缺乏有效的績效管理制度。發展較晚的原因不僅使得相關部門對于績效管理認知淺薄,更是從制度方面對績效管理有所忽視,導致沒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對績效管理進行有效說明,這也間接造成了部門即使有績效管理意識,也會在實際應用中各部門出現分歧,缺乏規范性的管理制度勢必會造成工作職權的混亂,難以發揮績效管理的最大作用。同時在法律方面也缺乏對績效管理制度的規范,使得一些不良分子通過鉆法律漏洞偽造預算績效結果獲取經濟利益。(3)績效評價時效性不強。由于我國在財政績效管理方面還處于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管理機構、職責職權方面都較為缺乏,各部門之間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連續。以預算為例,這種不連續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預算過程變得更加復雜,簡單的事項需要多個部門共同解決,對于事件的評價各個部門有著不同的指標,導致績效評價具有延遲性。同時信息基礎還未真正建立起來,也會導致數據更新的緩慢,造成評價時效性弱的問題。
1.進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改革。完善的評價體系不僅能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實施結果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還能真正反映出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更加清晰地看到財政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所在,以此來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實現財政管理工作的規范運行。因此,改革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首先要從基礎做起,通過財政部門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從根本上保障改革的有序進行,還要建立公正的評價指標,使各個部門、各個地區的財政評價指標保持一致,避免出現評價混亂的現象,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建立健全績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績效管理單是基層的統一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國家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機制,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各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設置獨立的預算績效管理部門,明確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建立客觀公正的監督部門,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進行相應的監督,及時反饋工作效果,爭取通過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自我糾察的方式使管理工作在查漏補缺中為人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創新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傳統的預算績效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當前的經濟發展趨勢,因此在財政管理工作中還應引進創新型人才,對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利用科技的便捷性對網絡信息進行整合,將管理工作信息化,以此來更加科學的分析相關的財政數據。同時也有利于將政府的財政預算績效工作更加公開透明,以國民的信任感為動力,提高財政部門的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對于績效管理認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績效管理制度、績效評價時效性不強的問題都會使得預算資金落不到實處,資金回報率低,還會在一定程度上使財政管理工作失去公信力。因此,在當前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要重視財政預算績效的管理工作,通過進行預算績效評價體系改革、建立健全績效管理機制、創新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模式的措施,使預算真正落到實處,實現低成本高回報的財政管理目的,同時也有利于形成規范化的財政管理制度,推動我國經濟更加持續平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