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哲 顧岱泉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卓越成效,黨的建設呈現新氣象。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在此深入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更應當持續加強黨建工作力度,不斷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學生黨員是高校黨員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青年中的先進群體和未來社會的中流砥柱,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將直接影響未來社會的發展,因此,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至關重要,高校應不斷從基層黨務工作者、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黨支部等多方面探索和改進學生黨建工作方式,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學生黨建發展。
目前,國際形勢日益復雜,競爭愈加激烈;說到底,競爭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競爭。作為培養人才的主陣地,高校之本,在于立德樹人,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樹魂。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始終是黨的事業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與價值觀會不斷影響周圍的人,對未來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傳承等各方面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即培養大學生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對大學生的培養事關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在新時代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必要性不言而喻①,這就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貫徹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更要引導學生堅定政治信仰,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增強“四個自信”,深化學生“四個正確認識”,在掌握豐富的專業本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備高尚的愛國情懷和奉獻精神。
大學階段正是學生思想道德觀念養成的關鍵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由于大學生遠離了父母家庭的日常教育,大學課堂教育又不同于往日的班級教學模式,同時現在的大學生身處于信息傳播速度極快的網絡時代,青年的獵奇心理導致大學生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網絡充斥著大量的不實信息,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外國媒體對于中國的不實言論等,導致大學生的思想極易受外界環境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動搖,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由此,也更加體現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與培養大學生對黨和國家忠誠的重要性。
1.黨務工作者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不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抓好高校黨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高校黨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應進一步健全組織體系,完善黨建工作各項制度。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作為黨建工作的主要執行者,負責政策宣傳、發展黨員、教育管理黨員等工作,在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這就要求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者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素質。目前,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自主學習意識還有待加強,由于日常工作繁雜,放松了學習,對黨建知識學習的主動性不夠。長期以來,高校更加重視科研教學工作,導致對黨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此外,高校對基層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力度不夠,黨務工作者創新意識不強,大部分黨務工作仍然采用傳統的工作方法②。
2.學生黨員自身認識不夠。目前,高校大學生黨員大部分都是95后甚至00后,這一代學生從小身處于網絡信息發達的環境,個性化的性格特點和多元化的文化交流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盡管各高校不斷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大部分學生能夠具備正確的政治信仰,但大學生思想比較淺顯,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和輿論影響,對黨的事業各項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需要不斷加強教育,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保持堅定的政治信仰,提高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度。
3.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創新性不夠。目前,高校黨務工作創新性不足,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還不夠豐富,相較于實踐教育,高校黨員教育更加注重理論教育,普遍采取理論學習、專題講座等形式,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仍需加強。此外,當前黨員的理論學習與時事政治結合緊密③,能夠做到及時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講話精神,但學習浮于表面,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和交流,導致理論學習的實際效果不強。另外,當前高校學生隊伍龐大,由于政策原因和黨員培養周期原因,學生黨支部黨員的流動性很大,同時學生的日常學業任務繁忙,難以做到長期及時有效的進行思想政治學習和培訓,這也是當前學生黨員教育管理中面臨的難題。
1.提高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如果說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建設“最后一公里”,那么,基層黨務工作者就是全面從嚴治黨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實踐者。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政治素養和工作能力關系到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基層黨務工作者日常肩負著高校學生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的職責,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新形勢下,要做好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對黨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不斷提升基層黨務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個人素養,從自身做起,增強自主學習意識,自覺加強黨務知識學習,注重黨建工作思考,不斷提升個人政治素養,在理論上強起來,以身作則,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同時,要增強創新意識,改進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切實提升工作水平,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
2.加強對學生黨員群體的教育管理。第一,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日常教育,引導學生從思想上重視政治理論學習,行動上踐行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在日常生活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為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應當不斷探索新的學習形式,豐富學生黨員的學習內容,提高學生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政治理論學習實效。依托黨校、團校等,結合日常的思政課程,對學生黨員進行集中培訓,同時,可以利用學生理論社團、黨支部會議等形式開展理論學習和更加深入的研討交流活動。第二,推動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學習是基礎,實踐活動是踐行,在學生黨員教育過程中,可以適當安排參觀展館、觀看影片、邀請先進典型人物座談等活動形式,在參觀和觀影等過程中,更加直觀深入地了解黨的歷史、黨的傳統和優良作風,讓學生更好地感知黨史國史和中國文化,厚植愛國情懷,切實體會到祖國的強大和黨的偉大事業建設的重要性,將理論學習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學生,提升理論學習趣味性,提高學生參與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學生黨員的教育不僅要注重理論學習,更要到社會上時間鍛煉,可以安排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例如支教、宣講、咨詢服務等,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體會在奉獻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逐步將黨員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使每位學生黨員能夠真正做到“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筑牢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第三,加強運用新媒體對黨員進行教育。在現階段,網絡高度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微信微博等網絡新媒體平臺逐漸占據了學生們的業余生活。高校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充分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內容的豐富性對學生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利用現有的學習強國、學院網站黨建平臺和微信微博黨建平臺等,及時維護更新平臺信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黨建學習內容,使同學們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更方便、更快捷、更靈活、更高效地學習黨的知識,用黨的理論知識不斷武裝頭腦。
3.加強對學生黨員群體的監督。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監督,建立健全學生黨員日常考核制度。當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內容豐富,對學生黨員的日常監督管理更要不斷加強,從日常學習生活各方面著手,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日常檢查,規范學生黨員日常行為,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不斷增強自律意識,以自身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同學朋友,切實踐行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此外,要建立健全學生黨員考核制度,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情況、學習生活情況、志愿服務情況等進行考評,量化指標。同時,要加強與學生黨員和非黨員同學談心談話,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全面加強學生黨員日常監管,督促學生黨員充分發揮自身先進性。
4.發揮好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在高校黨建最基層的組織,是黨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要充分發揮好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依托黨支部“三會一課”,組織好學生黨員理論學習、專題研討等,真正做到讓學生黨員有所收獲、有所提升,使學習常態化成為學生黨員的良好習慣,自覺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關心黨和國家大事,并以自身實際行動影響周圍同學,帶著奉獻精神服務周圍同學,發揮好黨支部和學生黨員的動員、組織、引領作用。通過召開組織生活會等方式,擔負好監督黨員的職責,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同時,通過與群眾談心談話,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黨員的不足之處,使學生黨員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通過支部活動,切實增強黨支部吸引力、凝聚力和戰斗力。④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培養思想政治合格、道德品行高尚的學生黨員是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的職責所在,在工作中,高校基層黨務工作者必須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引導學生黨員不斷堅定理想信念,提升學生黨員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度,真正做到將學生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釋:
①鄒剛.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學生黨建工作[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4):452-455+463
②王喜忠,張羽馳.新形勢下高校本科低年級學生黨建面臨的情況及應對[J].北京教育(高教),2019(12):55-57
③閆慧彬.新時期高校基層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7(14):66+68
④游志云.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的困境分析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20(0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