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雅妮
早期的電子商務模式由一個相對簡單的“漏斗”構成:訪客在網站瀏覽了一系列網頁后,駐足于某件商品并點擊“購買”按鈕,然后提供相應的支付信息,并完成了此次交易。這就是經典的“轉化漏斗",但現如今的電子商務很少這么簡單。
1.大多買家通過搜索找到所買物品,而非通過電商網站的內部導航。買家首先利用外部搜索,在不同的電商網站和搜索結果頁間點來點去,以尋找一個理想的結果。直到在某網站找到相對滿意的結果后,站內導航才開始起作用。
2.電商商家通過推薦引擎來預測買家還可能需要的物品。推薦引擎以歷史上具有類似購買記的買家數據以及用戶自身的購買記錄為基礎,向用戶提供推薦信息。很少有人會看到同樣的推薦頁面。
3.電商商家無時無刻不在優化網站性能,這在很多時候表現為劃分來訪流量,并區別對待來源不同的訪客。大中型商家可通過A/B 測試劃分漏斗流程,進而找到最優的產品、內容和價格。
4. 購買流程早在買家訪問網站前,即在社交網絡、郵件以及在線社區中便已開始,這使得買家行為更加難以跟蹤。
電子商務模式隨著其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和信息服務方式的不斷創新,電子商務的類型也層出不窮,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1. 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2C)。企業通過網絡銷售產品或服務給個人消費者,企業廠商直接將產品或服務推上網絡,并提供充足資訊與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費者選購,這也是目前一般最常見的作業方式,例如網絡購物、證券公司網絡下單作業、一般網站的資料查詢作業等等,都是屬于企業直接接觸顧客的作業方式。
B2C 一般運行機制是需求動議的發起、消費者群體自覺聚集、消費者群體內部審議、制定出明確的需求計劃、選擇合適的核心商家或者企業群體、展開集體議價談判、進行聯合購買、消費者群體對結果進行分配、消費者群體對于本次交易結果的評價、消費者群體解散或者對抗。
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2B)。B2B 是電子商務中歷史最長、發展最完善的商業模式,能迅速的帶來利潤和回報。它的利潤來源于相對低廉的信息成本帶來的各種費用的下降,以及供應鏈和價值鏈整合的好處。它的貿易金額是消費者直接購買的10 倍。企業間的電子商務成為電子商務的重頭。它的應用有通過EDI 網絡連接會員的行業組織,基于業務鏈的跨行業交易集成組織,網上及時采購和供應營運商。B2B 主要有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成本、節省周轉時間、擴大市場機會等優勢,目前常見的B2B 運營模式主要有垂直B2B(上游和下游,可以形成銷貨關系)、水平B2B(將行業中相近的交易過程集中)、自建B2B(行業龍頭運用自身優勢串聯整條產業鏈)、關聯行業的B2B(整合綜合B2B 模式和垂直B2B 模式的跨行業EC 平臺)。B2B 主要盈利模式是:會員收費、廣告費用、競價排名費用、增值服務費、線下服務費、商務合作推廣、安詢盤付費等。
3. 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2C)。C2C 商務平臺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臺,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消費者可同在某一競標網站或拍賣網站中,共同在線上出價而由價高者得標。或由消費者自行在網絡新聞論壇或BBS 上張貼布告以出售二手貨品,甚至是新品,諸如此類因消費者間的互動而完成的交易,就是C2C 的交易。
C2C 的一般運作流程是:賣方將欲賣的貨品登記在社群服務器上、買方透過入口網頁服務器得到二手貨資料、買方透過檢查賣方的信用度后選擇欲購買的二手貨、透過管理交易的平臺分別完成資料記錄、買方與賣方進行收付款交易、透過網站的物流運送機制將貨品送到買方。
4.線下商務與互聯網之間的電子商務(O2O)。O2O 的線下服務可以線上攬客,消費者可以用線上來篩選服務,還有成交可以在線結算,很快達到規模。該模式最重要的特點是:推廣效果可查,每筆交易可跟蹤。
5.企業網購引入質量控制(B2Q)。B2Q交易雙方網上先簽意向交易合同,簽單后根據買方需要可引進公正的第三方(驗貨、驗廠、設備調試工程師)進行商品品質檢驗及售后服務。
既然電子商務的本質有關交易,商品在此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商業模式將分別討論商品的庫存管理和商品采購。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為5 種:供應商直運、批發和倉儲、自有品牌和代工制造、白牌商品和訂閱制。
1.供應商直運。供應商直運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優勢是不用負擔商品庫存與管理的壓力,甚至連商品包裝、出貨也不用負責,是形式上最簡單的經營方式。此模式下的電商平臺只負責展示商品給顧客,一旦顧客下單購買,資訊就會轉傳到供應商手上,再由供應商負責包裝和出貨。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供應商出貨速度慢、商品品質差,顧客會對電商平臺產生壞評價。
2.批發和倉儲。批發和倉儲模式在初期需要大量的投資,因為在此模式下,電商平臺需要負擔存貨、管理庫存、出貨及物流,也就是說比起供應商直運的模式,初期投資還多了倉儲空間以及管理人力。
3.自有品牌和代工制造。電商平臺將產品的原型或是計劃送給合作的代工制造商,去量產符合期望的產品,在出貨方面,可能由代工制造商負責、電商平臺自己負責或是第三方服務來處理。在按制造需求選擇代工制造商的方式下,若遇到了商品品質的問題,較有利于快速的替換不同制造商。另一項優點是,若之后有計劃打造自己的生產線,先由代工制造快速獲得商品以進行市場測試,會是較有效率且靈活的方法。
4.白牌商品。相對于自有品牌,如果對于商品沒有構想的話可以嘗試白牌商品的模式。白牌商品是指,一個制造商已經開發出功能完整的商品,并愿意提供其他公司貼牌,在簽約完成后,電商平臺只需要加上自己的商標與包裝就可以開始販售商品了。不過必須要注意的是,制造商方面通常都會有最小訂購量的限制,在市場需求不確定之下,滯銷的存貨就會是必須負擔的風險之一。
5.訂閱制。訂閱制是較為特殊的商業模式,電商平臺定期將商品寄給顧客,也定期會向顧客收取費用。在訂閱制下,財務方面的好處是電商平臺比較能掌握現金流,而在營銷方面,也較容易能鼓勵顧客加購和促使顧客的親友訂閱。經營訂閱制的電商平臺的困難點在于挑選商品及利基市場的競爭,因為實行訂閱制的產業大多是健康與美容、美妝、時尚及食品,其他產業較少出現成功的案例。
結束語: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經濟有效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依托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節省了大量的交易時間,為客戶提供大量豐富的交易信息,為快節奏生活狀態下的人們提供了更多的購物選擇與服務平臺,同時還極大地節省了交易與運輸成本,為企業帶來較大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