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華 廣東省中山市建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平面設計綜合》是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平面設計方向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的課程,該課程旨在是培養學生設計創意的能力,讓學生在熟練掌握軟件的應用的基礎上,把廣告創意、設計技巧等知識融合起來,與職業崗位對接,引入企業真實的任務,把學到知識遷移到創作過程中,使其創作出精彩的平面設計類作品。
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分成課前準備、教師講解、學生模仿和練習總結等四個階段,這種教學設計能夠讓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學習的內容,從而達到學習的目標,但是由于學生比較依賴教師的做法,很大程度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的發揮,當教師換一個題目與內容,學生往往摸不到頭腦,等著教師來演示,這樣非常不得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2014年6 月,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提出職業教育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將帶來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方式的重大變革,并對信息技術應用人才提出了新的目標,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必須要順應改革,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相銜接,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特色,強化教育教學的實踐性和職業性,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而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在課程設計比較符合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的規律和特點,具有以下特色。
1.行動導向,任務引領。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會將對接職業崗位日常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務細分,再整合課程專業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通過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務來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同時幫助學生獲得對應崗位所需要的綜合職業能力。
2.以學生為本位,激發學生興趣。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任務設計比較貼合學生生活,案例設計新穎,學生比較感興趣。
3.企業真實案例,產教融合。基于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是以引進企業的真實案例,學校創設企業實訓環境,運用“五位一體”實訓室,帶領學生按照企業運作流程,利用網絡學習平臺資源從工作任務-方案討論-電腦設計-輸出成品-評價反饋,來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讓學生進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自主學習,并融合學校“校企合作”,可以把工作室中所承接的實際項目帶入課堂,讓學生能參與一個完整的項目,熟悉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和職責,逐步增強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每個學習情境的設計都是基于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 是一項企業真實任務的學習和訓練。下面以《平面設計綜合》課程中的內容這個學習情境為例,簡單介紹學習情境的設計內容。
表1平面設計綜合課程結構
其中學習情境四:封面設計學習情境詳細內容如下:
1、工作任務
(1)了解并掌握設計書本封面與光盤封套的相關知識;
(2)利用photoshop進行書本封面設計,制作相關光盤與光盤封套;
(3)自己設計一個“封面設計與光盤封套設計”。
2、教學的過程
(1)資訊:客戶對需求分析,本學習情境提供了書本封面設計與光盤封套設計的效果圖、圖片、文字的素材,要求學生能參照項目效果圖自己設計一個封面與光盤,要求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了解,完成封面的色彩、構圖、內容等設計。
(2)計劃與決策:根據對任務的分析規劃后,將收集到的資料、素材進行整理,規劃好書本封面的設計。如書本封面主體顏色、版面的寬度等。
(3)實施——設計實現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發揮學生學習熱情,在實訓課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對班級的同學進行分組,本著“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八個小組,人數在3—5人,每個小組安排一位負責的小組長,負責全面的指導與管理,組長采用輪換制,給每個人改變角色和鍛煉的機會。通過探究、分析、歸納得到他們設計的方案,將情境中的案例化成不同的工作,引導學生思考設計。
在教學中教師先展示情境案例的參考效果,講授相關技能操作,并根據學生的操作程度,再循序漸進地講解案例制作的主要操作方法與知識點,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導性,在學習過程中要一直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自覺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以上細化的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發揮想象,讓學生從界面構圖和色調搭配等多方面進行設計,構思界面設計的內容。
利用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情境教學管理上,學生能主動學習,并投入到小組合作里面去,學習的積極性有很大提高,大大加強了學生與人協作的能力。
(4)評價與評估——檢查、展示、完善
教師借助超星學習平臺,可實現及時和多元評價,采用超星平臺的師生互評、生生互評、點贊的方式進行評價與定量打分,而且通過論論區,可對學生作品發表評論。當學生完成作品后,要求每個小組對自己的作品的設計進行評價,并要求小組派一員同學演示本組的作品,并向老師和同學們匯報設計想法,特別對設計特色與創意等方面的成功之處進行介紹分享。
對于一些優秀的學生作品,可以把它們打印噴出來,貼在自己班上,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不斷的學習別人的優點,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可以幫助大部分學生打開自己的設計思路,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并讓學生一直保持創作的熱情。
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真實的項目中。教師作為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根據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將求知和做事相結合,同時借助豐富的課程資源、先進的學習平臺,利用信息化的技術和手段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新型的教學模式,培訓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能力。教師也需轉變課程理念、掌握新的課程開發及實施的技能,學校應以“校企合作”為契機,鼓勵教師“走出去”,多參與公司實踐,也將企業人才“請進來”,定時開展相關專業培訓,提前讓學生接觸社會,提高實踐能力,更好提升學生專業對口和就業能力,真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做中學,做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