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 羅輝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
復合材料脫粘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復合材料層內、層間或膠接接頭間產生分離的現象。
脫粘缺陷預制兩個,在右邊中下方和下方中間位置分別植入1mm寬的長條形聚四氟乙烯薄高溫布模擬脫粘,植入深度為2mm,一共預制缺陷八個。
橡膠和鋁板之間用SJ-2A(非多孔蜂窩結構膠)粘接。待缺陷預制完畢,將樣件靜置30分鐘左右,撕下橡膠和鋁板之間模擬脫粘的聚四氟乙烯高溫布以后,用沙袋壓3個小時。
(1)特征譜分析

圖一 被測樣件正常區域和脫粘區域波形對比
對脫粘缺陷的光譜進行觀察,對比正常沒缺陷的橡膠-鋁復合材料,可發現存在差異,太赫茲時域光譜如圖一所示,為標準樣件正常區域和下脫粘區域波形圖,黑色為正常區域波形,第一個波峰為空氣-橡膠界面反射回波,第二個波峰為橡膠下表面-粘接界面反射回波,第三個波峰為粘接界面-鋁界面的反射回波,紅色為下部脫粘區域波形圖,可以看到,下脫粘波形相對正常區域波形在粘接-鋁界面有一個紅色波谷(綠色圈圈出),由于在粘貼之處有漏洞,此漏洞會使空氣進入粘貼處,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得知,當光線由光疏介質入射到光密介質時,反射波相較入射波會產生 的相位突變,即半波損失。通過半波損失即可判斷為脫粘。因此,在本處的研究中,可以通過光以及空氣的研究方法,了解橡膠-鋁單層粘接材料中出現脫粘缺陷的產品和正常成品存在的誤差。通過圖二可以看出,比較正常區域和脫粘區域的主反射波的波前峰,可以知道,脫粘區域主反射波的波前峰有明顯波谷現象(藍色圈出),如果脫粘的情況越明顯,反射會增強。

圖二 脫粘與非脫粘功率密度譜
把圖一通過傅里葉變換轉化為頻域波形圖,如圖二,可以看到,在0.6THz頻段以內,當頻率處于0.215THz時,脫粘波形和正常區域的未脫粘波形功率譜變化稍大,當大于0.6THz頻段時,功率譜的幅度迅速降低(低于-100dB),且波形圖噪音變大,所以選取頻段小于0.6THz以內正常波形圖和脫粘波形圖功率譜作為反射成像的特定譜,即頻率處于0.215THz時。在時域成像里,由于系統信號最大值出現明顯的變化可以用吸收系數的變化而確定,而信號最小值存在明顯的波動則無法用折射率和吸收系數得到,而峰-峰值成像是信號最大和最小之間的差,會受到信號最小波動性的影響,因而在時域成像里,用最大值成像進行評估可更好的滿足應用要求。 圖三為時域最大值成像與頻域在0.215THz頻率下的特征譜成像比較,a) 圖為右側脫粘時域最大值成像,b) 圖為右側脫粘0.215THz的特征譜成像,可以看到,功率特征譜成像比時域最大值成像效果更佳。

圖三 脫粘的成像結果a)右側脫粘時域最大值成像 b)右側脫粘頻域0.215THz特征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