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19年5月23日,國際圖聯主席會議發布《2019年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該報告指出,OA出版將成為公共圖書館的一項核心職能。公共圖書館通過創建面向倡導OA出版的機構知識庫模塊、面向構建出版平臺的開放存取點模塊、面向提供技術支持的自助出版端模塊,可有效促進用戶科研成果的廣泛傳播。這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提供了極具操作價值的啟示:通過平衡機構知識庫服務的內部協調與外部競爭、建立國家許可證下圖書館開放存取倉儲、拓寬面向數字自助出版服務的技術合作邊界,有助于重塑公共圖書館與商業出版方之間的關系,提高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可行性與實效性。
【關? 鍵? 詞】公共圖書館;OA出版;《2019年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
【作者單位】王亞莉,山東大學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1.026
2019年5月23日,國際圖聯主席會議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會議舉辦期間,國際圖聯主席格洛里亞·佩雷斯-薩爾梅龍正式發布了《2019年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對公共圖書館OA出版服務的發展現狀與實施機制等內容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一方面,隨著公共圖書館對數字資源關注度的持續上升,公共圖書館逐漸實現以機構知識、開放存取期刊與圖書等方式參與OA出版活動的轉向;另一方面,OA出版作為未來公共圖書館的一項核心職能,將成為打造公共圖書館用戶服務競爭優勢的關鍵[1]。《報告》指出,當前紐約公共圖書館、伯明翰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德國國家圖書館等公共圖書館均開始嘗試為用戶提供OA出版服務,這不僅推動了用戶產權成果廣視域、深層次的合法傳播,亦促進了傳統OA出版服務實現學術交流的轉向。可見,《報告》具有強烈的趨勢預測色彩與問題導向意識,對破解新媒體時代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理論與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文章以《報告》對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優勢觀察與方法觀察的研究成果為基礎,提出具有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的實施構想。
一、《報告》對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優勢觀察
1.服務優勢——滿足他者與自身發展的出版需求
《報告》認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能夠實現利他和利己的雙重收益。就用戶而言,通過為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宣傳和咨詢服務,能夠支持和鼓勵其學術性、創造性及教育性成果的創作、傳播、保存與共享,進而提升產權主體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就學術交流而言,通過提供面向原創資源、特色資源、絕版資源的OA出版服務,能夠增強公共圖書館在科研中知識發現、創造與共享的功能;就社會公共利益而言,能夠促進產權作品的合理化使用,并為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學者提供深度交流的平臺。《報告》還特別提到,在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間,共有數百位科學家簽名表示將暫停與愛思唯爾、普倫蒂斯霍爾等老牌OA出版機構的稿件合作關系,這正是公共圖書館吸納科學家資源的戰略契機[2]。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通過提供高質量的OA出版服務,將會打破傳統OA出版機構寡頭壟斷的行業格局,有助于凈化OA出版市場的生態環境。
2.技術優勢——打造多方位的服務平臺與技術保障
《報告》充分肯定了公共圖書館在參與OA出版服務方面所具備的技術優勢,指出公共圖書館將會賦予傳統OA出版服務極強的兼容性。為論證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服務的技術可行性,《報告》列舉了紐約公共圖書館、伯明翰圖書館與法國國家圖書館所開發的OA出版平臺實例。
紐約公共圖書館與OA出版巨頭PLO SONE共同開發的bepress出版服務軟件,不僅能夠為用戶提供OA期刊、圖書、會議等學術成果的系統性技術支持,還可為用戶OA出版的全流程提供技術保障;伯明翰圖書館與Hindawi公司合作開發的dSPACE系統,是當前線上OA出版平臺所依賴的功能性插件,其主要為相關軟件提供信息安全保障服務;法國國家圖書館聯合AOSIS公司開發的OJS平臺則被當前全球數百家OA出版機構所采納。這些實例意味著公共圖書館在參與OA出版的服務過程中,可充分發揮自身所具備的平臺服務與技術保障優勢,使用戶深度感受公共圖書館參與下的OA出版產品與服務,進而實現OA出版內容在更大范圍內的推廣。
3.安全優勢——推動OA出版法規的完善與產權保護
《報告》指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服務有助于增強OA出版的安全系數——當用戶免費享用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OA出版服務時,便會失去對盜版產品與服務的使用興趣,進而降低侵權事件的發生概率。
由于公共圖書館是以直接參與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免費的OA出版資源,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線上OA出版資源無序傳播流動所導致的惡意侵權風險,為知識產權主體提供有力的權益保障。《報告》認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對于完善出版的法律制度體系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中,《報告》提到了美國馬薩諸塞州部分公共圖書館館長作為州議員,積極參與討論并完善州內科技出版、知識產權法律的相關案例,意在佐證公共圖書館具備推動相關立法的能力。可見,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服務,將成為完善OA出版法律規制、平衡各方利益的核心力量。
二、《報告》對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方法的觀察
當前,OA出版服務商主要憑借機構知識庫、開放存取點、自助出版端來給用戶提供知識檢索、數據共享與成果發布服務。《報告》指出,公共圖書館應嚴格遵循傳統OA出版的技術路線,創建面向倡導OA出版的機構知識庫模塊、面向構建出版平臺的開放存取點模塊、面向提供技術支持的自助出版端模塊,以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組織能力。《報告》中所提出的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思路方法如圖1所示。
1.機構知識庫服務模塊——倡導OA出版
通過建立機構知識庫服務模塊,允許第三方搜索平臺發現公共圖書館OA出版服務組織與傳播的客觀規律,便于各OA出版資源在館際間的共享[3]。因此,《報告》主張發揮機構知識庫的先導性作用,并重點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構建機構知識庫的技術路線。
在理論方面,《報告》指出,公共圖書館所構建的機構知識庫并非單一向度的OA出版資源倉儲平臺,而是一類能夠提供結構式知識檢索及無縫跨云服務的標準化檢索平臺。該平臺一方面有助于規避由于技術重復投入所引致的OA出版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使機構知識庫資源成為OA出版的核心語料。
在實踐方面,《報告》介紹了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OZONE機構知識庫服務的典型案例,指出該機構知識庫不僅能夠實現OA出版資源的跨庫聚合檢索,還可為異質性機構知識庫提供托管與一站式開放存取服務。可見,機構知識庫服務模塊作為重要的功能性數據中心,能夠顯著提升OA出版服務的集約管理效能。
2.開放存取點服務模塊——構建出版平臺
開放存取點是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生產力,相比于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存儲優勢,開放存取點能夠有效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削減人工管理成本及技術成本,促進公共圖書館OA出版成果在用戶間的深度共享。因此,《報告》提出公共圖書館要依托開放存取技術,建立OA出版平臺,以增強用戶對OA出版成果的控制力。
《報告》以舊金山公共圖書館的OA出版服務機構MALSC為例,指出基于學科與機構兩種類型的倉儲形式,開設從提交、編審到內容發布的全鏈條托管服務,是開放存取點的實踐方向。可見,開放存取點服務模塊作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支撐平臺,能夠全面支持圖書館開放獲取OA學術出版資源。
3.數字自助出版服務模塊——提供技術支持
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需要系統高效的技術解決方案予以支持,但囿于高企的技術研發成本與試錯成本,使公共圖書館不斷地通過“技術外腦”的方式來創建數字自助出版服務模塊[4],即公共圖書館以倡導者的身份,與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成立OA出版聯盟,從多方面支持OA出版活動。鑒于此,《報告》提出了一個極具可操作性與可行性的公共圖書館自助出版服務模式:由區域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公共圖書館牽頭構建數字自助出版云平臺,并與第三方OA出版技術服務公司合作,針對OA出版資源進行基于用戶推薦與大數據過濾的出版資源自助評議。該服務模式一方面能夠解決OA出版中學術資源重復投入的問題,另一方面可極大地提升公共圖書館OA出版服務的效率。
三、國際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實施構想
1.平衡機構知識庫服務的內部協調與外部競爭
結合《報告》所提出的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實踐構想,公共圖書館應發揮機構知識庫的“資源池”作用,通過釋放OA出版資源的供給能力,以有效平衡資源選取與任務分擔間的矛盾。一方面,在公共圖書館內部構建成果公開、資源互聯、知識再組織的機構知識庫運行機制,通過提供便捷的搜索接口,對多元異質的海量數據進行聚類分析與融合沉淀,進而打通不同公共圖書館機構知識庫間的信息孤島,提供橫跨知識獲取、知識應用與科學社區的一站式OA出版知識服務;另一方面,為避免公共圖書館對OA出版機構的既得利益產生沖擊,公共圖書館應以機構知識庫的增值服務為依托,塑造OA出版的核心競爭優勢,促進公共圖書館與傳統OA出版商的協同發展。
2.建立國家許可證制度下的圖書館開放存取倉儲
正如《報告》所言,“開放存取點不僅是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重要技術保障,亦是為用戶提供廣視域、全覆蓋的OA出版服務的關鍵前置條件”。反觀我國公共圖書館開放存取點的建設現狀,僅有為數不多的科研院所擁有全球注冊的開放存取知識庫,絕大多數公共圖書館既未認識到開放存取知識庫之于OA出版服務的重要作用,亦缺乏在頂層設計層面上的政策支撐。可見,我國公共圖書館尚不具備建立自有開放存取倉儲的保障條件。因此,我國公共圖書館應在獲得國家許可證的前提下,嘗試與傳統OA出版機構合作,共建開放存取平臺。我國《新聞出版許可證管理辦法》規定:具備出版能力的非商業性信息組織與出版商達成合作關系,可為公眾提供免費的出版服務[5]。公共圖書館作為“非商業性信息組織”的典型代表,完全可以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下與OA出版機構合作建立“全鏈條開放存取點”“專門開放存取點”等開放存取倉儲,促進用戶科研學術成果的泛在傳播。
3.拓寬面向數字自助出版服務的技術合作邊界
《報告》認為,雖然借助數字出版服務進一步增強了圖書館出版服務的時效性,但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囿于技術與資金掣肘,難以在短時間內組建專屬的數字自助出版服務系統,而在公共圖書館內構建OA出版云服務平臺,可顯著降低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的技術使用成本。我國公共圖書館可推廣《報告》中所提到的“量身定制+服務聯盟”策略,向技術服務公司訂購OA出版服務系統,并與大型出版集團、行業協會聯手建立OA出版技術服務聯盟。如美國威斯康星州在2018年發起的“技術協同聯盟”,該聯盟的組成單位為州內的公共圖書館、高校、大型出版商與學術協會,其服務目標是滿足各類信息組織的OA出版需求,并提供OA出版技術咨詢服務。又如新加坡國立圖書館,借助“域出版”期刊的技術優勢,創建了可為國內中小型公共圖書館提供智慧出版服務的“OA出版服務網絡”[6]。可見,我國公共圖書館應建立具有技術協同優勢的OA出版共享平臺,以降低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的技術成本。
四、結語
OA出版的新環境對公共圖書館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公共圖書館應在用戶需求滿足、技術多維保障與OA出版保護等方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OA出版服務。《報告》的發布為公共圖書館參與OA出版服務指明了方向:應構建以機構知識庫服務模塊、開放存取點服務模塊與數字自助出版服務模塊為核心的參與OA出版的組織模式。同時,公共圖書館在參與OA出版過程中,應平衡機構知識庫服務的內部協調與外部競爭、建立國家許可證制度下圖書館開放存取倉儲、拓寬面向數字自助出版服務的技術合作邊界。考慮到我國在實踐層面的探索才剛剛起步,不僅要重塑公共圖書館與OA出版服務商間的關系,還須參與OA出版的全產業鏈,以持續強化OA出版的技術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2019年國際圖聯出版物. 2019年發展與信息獲取報告[EB/OL]. (2019-08-27)[2019-11-26]. https://www. ifla. org/node/92493.
[2]尹燕. 圖書館聯盟參與OA出版路徑探析[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8):26-31.
[3]曾麗瑩,劉茲恒. 圖書館聯盟參與數字出版的角色與現狀[J]. 圖書館,2018(2):32-36.
[4]劉茲恒,苗美娟,劉雅瓊. 我國學術圖書館對開展數字出版服務的認知調查[J]. 圖書館建設,2018(3):14-28.
[5]王瑞存. 圖書館數字出版轉型困境及前景展望[J]. 出版廣角,2017(12):35-37.
[6]石德萬,賀梅萍. 高校圖書館參與數字出版模式研究[J]. 現代情報,2017(1):1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