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麗芳
(大同市第五人民醫院 山西 大同 037009)
膽囊炎為普外科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因膽囊管梗阻、細菌感染、化學性因素影響而誘發此病。在臨床中,膽囊炎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右上腹痛、惡心嘔吐以及發熱等。而對于老年膽囊炎患者來說,因年齡偏高,身體各器官機能處于衰退階段,所以從患者病情改善及生活質量改善角度考慮,及時采取有效方法醫治非常關鍵[1]。此外,根據臨床實踐發現:針對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在圍手術期配合有效護理干預方法顯得十分重要。所以,本次將我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其目的是分析評價疼痛護理干預在麻醉復蘇室老年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成果作如下報道。
選取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30 例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齡跨度為61~80歲,平均為(72.8±1.1)歲;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10例、冠心病8例、慢阻肺7例、其他5例。對照組30 例中,男性12 例、女性18 例;年齡跨度為62 ~80 歲,平均為(72.9±1.0)歲;合并基礎疾病:高血壓10 例、冠心病7 例、慢阻肺8 例、其他5 例。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的意義。
本次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方法,即基于圍手術期嚴格按照常規護理流程執行,處理好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確保護理工作順利、有序進行。觀察組患者則基于圍手術期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術前疼痛知識宣教。術前1d,相關護理人員和麻醉醫師共同對患者普及疼痛相關知識,即手術可能造成的疼痛癥狀、在圍手術期需注意的基本事項等,提高患者認知程度;同時,針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消除患者心理顧慮。
(2)疼痛護理干預方案的實施。以患者具體病情為依據,實施有針對性的疼痛護理干預。比如,針對合并高血壓患者,術前進行疼痛知識宣教,然后指導患者術前晚服適量的神經安定藥物,降血壓藥物則不需要停用,按照平時規律服用即可;手術過程中使患者維持循環系統穩定;術后則需加強鎮痛干預,加強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監測,特別是血壓的變化,協助患者基于深麻醉下吸痰;基于氣管插管之前給予少量的利多卡因,待肌松藥代謝完全,患者清醒之后及時拔管,避免拔管對患者血壓造成的刺激。針對合并高血壓患者,基于拔管前給予適量的艾司洛爾;并使患者維持吸氧,避免二氧化碳蓄積的發生;及時做好對患者的血氣分析,合理控制輸液速度;術后充分鎮痛干預。針對合并慢阻肺患者,術前需給予支氣管擴張劑吸入干預;術中安撫患者心理情緒,指導患者正確呼吸,保持良好心態;術后充分吸痰,加強患者血氣分析,待肌松藥完全代謝之后,患者全麻清醒之后,即刻拔管,減輕延遲拔管造成患者疼痛。此外,若患者術后疼痛劇烈,難以忍受,則需評估患者適應征,合理使用鎮痛藥物,達到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的作用。
(3)術后并發癥預防護理干預。患者術后易發生膽漏、肺部感染、皮下氣腫、切口感染以及尿潴留等一系列并發癥;需加強患者術后病情觀察,加強切口部位防護,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指導患者正確呼吸,協助患者促排痰,對患者進行腹部按摩等,必要時加強導尿干預,從而使相關并發癥的發生得到有效預防控制。
(1)比較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情況,包括:①平均腸鳴音恢復時間;②平均排氣時間;③平均排便時間。
(2)根據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對患者護理前后,護理后的術后1d、3d、7d分別進行評分,0~10分,0分代表無痛,10 分代表劇痛;評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疼痛癥狀越輕[2-3]。
(3)比較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平均腸鳴音恢復時間、平均排氣時間、平均排便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情況比較(±s,h)

表1 兩組相關手術指標情況比較(±s,h)
組別 n 平均腸鳴音恢復時間 平均排氣時間 平均排便時間觀察組 30 9.40±2.01 24.38±4.80 44.27±7.19對照組 30 12.48±3.11 30.90±5.16 53.98±7.20 t-5.283 6.289 10.285 P-<0.05 <0.05 <0.05
護理前,兩組疼痛VAS 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實施護理后的術后1d、術后3d、術后7d,觀察組的疼痛VA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前及術后各時間段VAS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前及術后各時間段VA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護理前 術后1d 術后3d 術后7d觀察組 30 5.89±1.23 3.00±0.91 2.51±0.45 1.76±0.81對照組 30 5.88±1.25 3.97±1.20 3.01±0.87 2.75±0.92 t- 1.276 5.358 5.129 5.126 P- >0.05 <0.05 <0.05 <0.05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67%,兩組之間的數據存在顯著差異性(χ2=11.287,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在臨床中,針對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的老年膽囊炎患者,基于圍手術期有必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法,從而改善患者手術預后效果[4]。
本次重點提到的疼痛護理干預方法,主要以患者圍手術期疼痛癥狀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以患者合并的基礎疾病為依據,基于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加強疼痛護理干預,改善患者圍手術期疼痛癥狀。此外,考慮到患者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控制,還有必要配合并發癥預防護理干預。本次觀察組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各項手術指標均明顯優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觀察組術后1d、3d、7d 疼痛VAS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此外,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僅為6.67%,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6.67%;研究結果說明,疼痛護理干預的實施具備可行性及有效性。這與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較為相似[5]。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膽囊炎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疼痛護理干預,可緩解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一步改善患者手術預后效果。因此,具有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使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