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珊/北京市十一學校教師
為培養高一年級學生閱讀長篇小說的能力,我們設計了“為《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設置代入一個變量”的核心任務。任務中提到的“為人物設置代入一個變量”,是指學生可以想象:
假如在某個時間節點,“我”可以成為《平凡的世界》中的某個人物,替他/她走完后面的人生路,“我”會選擇成為誰?在哪個節點成為他/她?“我”會做出哪些改變?“我”做出的改變又會為這一人物及與他/她相關的人物帶來怎樣的可能……
這一核心任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拉近了他們與經典作品《平凡的世界》的距離。在完成這一核心任務的過程中,他們不再是書籍內容的旁觀者,不再認為書中講述的四五十年前的故事離自己太遙遠,而是帶著可以改寫書中人物命運的使命,參與到《平凡的世界》的閱讀、創作當中。同時,學生也知道:想要改寫書中某個人物的命運,就先要了解這一人物與其他人物之間的關系,了解人物所處時代特有的政治經濟環境,才能進行合理的改變。在完成對書中人物命運的改寫之后,學生也會將自己的改寫與書中原有的人物命運進行對比,思考自己的改寫是否真的優于原書的設計,在對比過程中,再次加深對書中人物性格命運成長變化的理解。
為了完成這一核心任務,學生們在通讀《平凡的世界》全書之后,還會反復翻閱所選人物的相關片段,總結該人物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性格特點及成長變化歷程,這就鍛煉了他們提煉人物性格、概括關鍵事件、分析人物成長變化等抽象思維能力。確定代入變量的節點之后,學生將代替該人物去生活,設身處地地思考自己在特定的時代環境下,可以做哪些事情來改變人物的命運,這就鍛煉了他們搜集信息、想象與感受、根據特定環境作出選擇等形象思維能力與想象力。最后,學生需模仿《平凡的世界》的筆調,描述出所選人物做出的改變及對周圍人物的影響,這就鍛煉了他們由點到面思考問題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及審美鑒賞能力。
可以說,在完成這一核心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尤其是思維發展與提升方面的素養,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這一核心任務,較好地實現了預設的兩個學習目標:
1.能夠理解長篇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形成歷程;
2.能夠基于一個主要人物,理解作品中人與人、人與時代之間的關系。
另外,還能極大地鍛煉和提升學生梳理概括、分析提煉、想象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可見,這一核心任務是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內動力和創造力的好任務。
那么,如何“批量”設計出這樣科學有效、能夠鍛煉學生思維的核心任務呢?我們可以借鑒“為《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設置代入一個變量”核心任務的設計,梳理其思維路徑并將其顯性化、模式化。首先,教師需要認真閱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為想要設計的核心任務選擇具體的能力標準。以《平凡的世界》為例,教師便可以參考課標中的學習任務群1“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學習任務群5“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10“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等描述的能力素養,將其篩選、整合,作為核心任務設計所要重點掌握的能力標準。

接著,教師需要思考這些能力標準是否符合當下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只有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目標才是科學的目標。結合已有的認知發展規律理論研究成果,我們發現高一年級學生已經隨著成長具備了更強的認知能力。在知覺方面,高一年級學生的知覺與觀察更具有目的性,能夠基于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閱讀;在注意力方面,高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的目的性明顯提升,可以進行較長文本的閱讀,能夠根據閱讀任務的特點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根據體裁的不同轉換自己的閱讀方式;在思維方面,他們對抽象的、假設的以及與事實相反的情境的邏輯推理能力日益增強,可以在提示之下完成對閱讀情境的多重想象;在情感方面,他們能夠理解情感發展的因果邏輯,理解作品中的復雜人物。根據這些認知發展特點,我們發現可以選擇優秀的長篇小說作為學習對象來設計核心任務。
然后,教師還要充分考量核心任務所學內容的特色,將其特色融入核心任務設計。核心任務的設計不應是千篇一律的,而應在確定能力標準的基礎上,依據所學內容的特色進行創造性地設計。《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描述了大時代中多個普通人人生的起伏變化,因此核心任務應思考如何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時代變化對個人人生的影響。這一核心任務要求學生在不改變時代背景的前提下,想象人生的多種可能性,思考普通人在大時代中的命運變化,確實能夠凸顯學習對象——《平凡的世界》一書的特色,同時緊扣學習目標,是比較成功的核心任務設計。
最后,教師還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模擬思考學生完成這一核心任務時的情境,進一步完善核心任務的設計。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真實的感受,才能設計出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的核心任務。對于學生而言,《平凡的世界》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四五十年前的中國,理解起來會存在時代隔閡。此外,這本書長達一百萬字,學生的閱讀壓力也比較大。因此,教師在設計核心任務時,應思考如何設計出短時間能調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任務。“為書中人物設置代入一個變量”的任務,賦予了學生改寫書中人物命運的權利,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同時也留給學生較大的創意空間。因為書中人物眾多、時間跨度長,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能力,選擇從不同的節點為不同的人物代入變量,往往會獲得完全不同的結果。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當學生選擇在某個節點為人物代入變量之后,他們續寫的內容已經是獨屬于自己的“平凡的世界”。不同的學習成果之間,也可以互相啟發、參考,共同加深彼此對時代特點、人物命運的認識。當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成果具有獨特價值之后,學生也會更加愿意投入精力完成核心任務。
總之,通過選定能力標準、把握認知規律、融入文本特色、模擬學生體驗等幾個步驟,教師便能打開思路、深入思考、反復調適,設計出更為科學合理、具有更強內驅力的核心任務。而這些科學高效的核心任務,則能在帶給學生不同體驗的同時,不斷鍛煉與提升其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