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珂 古方儀 馮雨晴 李 舒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支付和市場基礎設施委員會的央行調查顯示,發達經濟體中央銀行研究CBDC目的是提升貨幣體系的安全性、韌性、國內支付效率和金融穩定;新興市場經濟體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金融包容性。
2014年,厄瓜多爾央行啟動“電子貨幣”項目,允許個人通過央行支付系統進行移動支付,因用戶量太少,于2016年宣告項目終止。隨著比特幣和分布式賬本技術的普及,部分央行開始立項研究分布式賬本技術及其在貨幣領域上的應用。從2015年荷蘭銀行進行貨幣實驗開始,英格蘭銀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加拿大央行等陸續進行了類似的實驗,普遍認為分布式賬本技術還不夠成熟,無法應用于中央銀行核心支付系統。
2016年以來,部分央行紛紛啟動CBDC項目。加拿大銀行在2016年初啟動了賈斯珀項目,并于次年發表的報告中指出該項目致力于分布式賬本技術在銀行間大額支付的應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16年11月推出了Ubin項目,項目聚焦于銀行間支付。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17年1月啟動“獅子山”項目。2017年,歐央行和日本銀行聯合啟動Stella項目,重點關注跨境支付。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以及泰國貨幣當局陸續宣布其對批發CBDC的跨境支付開展研究。
瑞典央行于2017年公開宣布開展零售CBDC研究,并于2020年2月宣布與埃森哲實施試點項目,旨在為瑞典電子克朗開發技術提供方案。中國人民銀行的CBDC項目雖然宣布時間稍晚,但可能是目前最先進的CBDC研究及發展項目。加拿大央行宣布將零售CBDC作為應急計劃,以應對現金使用率突然下降或私人數字貨幣泛濫。
截至2020年7月中旬,至少有36家中央銀行公布了CBDC的零售或批發業務試點項目。厄瓜多爾、烏克蘭和烏拉圭等至少3個國家公布了CBDC項目的數據,完成了零售CBDC項目試點。巴哈馬群島、柬埔寨、中國、東加勒比貨幣聯盟、韓國和瑞典這6個國家的零售CBDC業務正在進行項目試點。與此同時,18家和13家央行分別發表了關于零售和批發CBDC的研究。
本文擬構建CBDC項目指數(CBDCPI),通過截面回歸來探究各國研究發行CBDC的驅動因素。
CBDCPI用以衡量中央銀行在開發零售或批發數字貨幣方面的進展情況。當未開展數字貨幣項目時,此值為0,開展公開研究為1,正在進行或已完成實驗為2,實施CBDC為3。本文為零售和批發CBDC項目分別構建一個子指數,兩個子指數中的最大值確立為綜合指數。
CBDCPI主要包括兩個指標,一是央行言論立場。該指標反映了管理層在各類公開講話中對發展CBDC所持立場,指標賦值取其平均值:如對發行CBDC持否定立場或明確表示目前無發行計劃,該值為-1;如持中立態度,該值為0;如持積極立場或相關數字貨幣項目已經啟動,該值為1。二是搜索興趣。該指標取自各國在2013年1月至2020年4月間對“CBDC”及相關術語在互聯網中的搜索強度平均值。既反映了公眾對建立CBDC的興趣,也反映了公眾對本國央行開展數字貨幣工作的了解程度。為保證模型前后一致,上述指標如遇缺失,則觀測值替換為0。
1.模型構建
截面模型估計使用有序概率方法,具體為:Prob(CBDCPIi= 0,1,2,3|Xi) = F(ɑ+βXi+εi) 。其中,F(ɑ+βXi+εi) 是有序概率,Xi是來自潛在驅動因素向量中的一個或多個變量,ɑ和β是估計系數,εi是誤差項。
2.數據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1)數字基礎設施。選取移動電話或互聯網使用率指標進行衡量,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2)創新能力。選取全球創新指數進行衡量,該指數涵蓋了政治環境、教育、基礎設施和商業復雜性等綜合考量。
(3)制度效率。選取政府效能相關指標進行衡量,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4)發展和金融包容性。選取金融發展程度相關指標(如人均GDP、交易賬戶使用頻率等)進行衡量。
(5)公眾搜索興趣。選取公眾搜索頻率指標進行衡量,相關數據來源于谷歌和百度。
(6)跨境交易。選取貿易開放程度和匯款相關指標進行衡量,兩個指標分別代表對商品和服務新支付方式的跨境需求和移民匯款的經濟重要性,數據來自世界銀行。
3.變量描述性分析
模型對CBDC項目指數共構建175個觀測值,其中包括作為同一個貨幣聯盟內的多個經濟體。本文只計算理論上可以發展CBDC的經濟體,所有自變量均按照2018年GDP加權平均值計算。通過對各變量整理發現,人均GDP最小值為281美元(布隆迪),最大值為110,343美元(盧森堡);移動電話使用率最小值為13/100(朝鮮),最大值為321/100(澳門);部分變量(如創新產出得分、非正規經濟估計值、賬戶所有權和匯款)覆蓋廣度較低。
CBDC項目指數與移動電話和互聯網使用率、創新能力、現有或計劃開展快速支付系統以及政府效能正相關;與非正規經濟負相關。此外,當探討影響CBDC發展因素時發現,在人均GDP、金融發展和搜索興趣度較高的地區,CBDC項目開展的更好。
總體CBDC項目指數以及零售和批發CBDC的多元回歸結果顯示,手機使用率高、創新能力強的地區更有可能出現數字貨幣項目。例如,移動電話訂購每增加一個標準差,開展數字貨幣項目就會增加55%到63%的可能性。創新產出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研發概率就會提高55%。同時,總體項目指數與非正規經濟、金融發展規模顯著相關,與貿易開放度未發現顯著相關。
零售CBDC在具有較高創新能力的地區以及非正規經濟較大的地區發展較好。非正規經濟規模每增加一個標準差,項目指數相應提高38%到49%。批發CBDC與金融發展正相關。
本文探討了30個零售CBDC項目的四個關鍵技術屬性以及相關經濟和制度因素。
1.數字貨幣金字塔體系結構。即中央銀行和中介機構在CBDC中扮演的操作角色。四種CBDC體系結構具體如下:
(1)直接CBDC。由中央銀行運營支付系統,提供零售服務,中央銀行負責維護所有交易分類賬并執行零售付款。
(2)混合CBDC。中介機構負責零售支付,中央銀行保留所有交易分類賬并負責備份技術基礎設施運營,確保在中介機構出現故障時可以重啟支付系統。
(3)中介CBDC。與混合CBDC的架構類似,但在此模式中央行只維護批發分類賬,而不負責零售交易的完整分類賬。
(4)間接(或合成)CBDC。中介機構需要將所有債務全部歸還給擁有中央銀行債權的零售客戶。
2.基礎設施。CBDC基礎設施可以基于傳統的集中發行系統,也可以基于數據加載工具,二者在效率和單點故障保護程度上有所差異。數據加載工具更依賴于基礎技術,使用數據加載工具需經央行許可。
3.消費者對CBDC訪問方式。以賬戶為基礎的CBDC對于沒有銀行賬戶和習慣使用現金的消費者來說,獲取難度很大。但通過數字口令進行訪問與支付的CBDC存在風險,可能被用于非法造假活動。
4.使用CBDC進行跨境支付。涉及CBDC設計中非居民的可訪問性。國內口令的訪問權限應面向所有人開放(包括非居民)。
在對正在開展零售CBDC項目的地區進行歸納整理時,發現有4家中央銀行為增強金融包容性而采用直接CBDC架構;7家正在考慮混合CBDC架構;還有部分央行未指定具體架構;尚無一家央行采用間接(或合成)CBDC架構。在基礎設施方面,有7家央行采用數據加載工具,3家采用傳統技術,還有1家考慮兩者兼用。在訪問方式中,有6家央行傾向于采用賬戶訪問,還有2家央行考慮同時采用賬戶和口令訪問。
對CBDC框架、基礎設施、訪問方式三個方面進行簡單回歸分析,結論如下:一是截至目前,收入較高的經濟體更傾向選擇直接、混合或中介CBDC體系結構。二是與集中發行系統相比較,數據加載工具優勢尚不明顯。三是使用數字口令訪問的地區,公眾對于CBDC有較高的搜索興趣。
自2014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在數字貨幣項目的研究和設計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目前正在深圳、蘇州、成都、雄安新區和2022年冬季奧運會場地開展內部封閉式試點測試。在試點中,CBDC采用雙層運營體系、中心化管理模式、賬戶松耦合與可控匿名的形態。
雙層運營體系指數字貨幣直接從屬于人民銀行,但入組和實時支付服務由中介機構即授權運營商運行,每筆交易和交易流通的地址由人民銀行定期記錄和存儲。
中心化管理模式指由人民銀行提供核心基礎設施,中介機構(商業銀行、其他支付服務提供商和電信等)只是提供服務,該種模式可分散風險、避免浪費資源。
賬戶松耦合與可控匿名指使用一種基于價值、半賬戶和賬戶的混合型支付工具,以便用戶可在日常交易中匿名使用電子支付系統,但運營機構應及時向人民銀行提供交易數據,使人民銀行可追蹤必要數據,以實施審慎監管、打擊洗錢和其他刑事犯罪。
在交易過程中,數字錢包將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身份識別,而且可以接收中介機構提供的代幣或賬戶,用戶也可自行決定是否開通固定的銀行賬戶。同時,為迎合不同需求,將會推出不同級別的數字錢包。
在國際互聯方面,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系統將與現有的零售批發系統(包括即時支付結算系統)相連,如果與國外司法管轄達成一致,非居民可使用外國手機號碼進入特區數字貨幣電子支付系統,使用入門級數字錢包。
瑞典是全球現金依賴度最低的國家,可能成為首個發行CBDC的國家。
電子克朗項目的基礎設施和技術實現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即區塊鏈技術。在試點測試環境中,用戶可在數字錢包中持有電子克朗,央行只能接收到用戶賬戶余額和支付信息,無法收到實際賬戶持有人的信息。
目前試點的電子克朗模型是“有中介機構的分散式解決方案”,在該種模式下,如果一家或多家中介機構倒閉,央行需要及時提供應急解決方案,以支持用戶繼續使用電子克朗進行交易。
除了試點的模型外,央行也在考慮其余3種模型,包括“無需中介的集中電子克朗模型”“有中介機構的集中式模型”和“合成電子克朗”,最終選取哪一模型運行,尚未可知。
在國際互聯方面,電子克朗主要用于國內,非居民只能通過預付卡進行小額消費。在大宗交易方面,電子克朗將與銀行系統和即時傳輸系統相連接,從而實現跨境支付。
加拿大央行發布了一項應急計劃,CBDC設計的總目標是發行一種零售的、類似于現金的數字貨幣,但并不會取代現金,而是作為它的補充。
數字貨幣將設置兩種訪問路徑以應對不同的使用環境,如小額支付時將通過數據口令進行訪問,而大額支付主要基于賬戶訪問。目前,尚未披露更多有關基礎設施的細節。
在國際互聯方面,數字貨幣主要用于國內市場,非居民可進行小額支付。大額支付方面,央行將確保數字貨幣與其他支付方式的自由轉換。
總之,各國CBDC的框架、基礎設施和準入都會因情況而不同。從目前各國研發情況看,CBDC設計目的不是取代現金,而是作為現金的補充,且大都需要中介機構發揮作用。今年發生的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使各國更加注重對CBDC的研發,各國央行有必要相互學習,從長遠角度認真考慮CBDC的未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