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磊峰
目前關聯企業之間的交易成為了許多大企業的主要經營模式。它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但關聯交易也蘊藏著非常大的財稅風險。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根據企業關聯交易的相關財稅法律法規,集團公司必須結合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法合規的關聯交易財稅對策。本文主要研究關聯交易的財稅風險和應對策略。
由于關聯交易的利益相關者的復雜性,且大部分交易為企業集團的內部行為,因此,實際上關聯交易面臨更高的財稅風險,財稅風險反映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關聯企業之間可以進行價格協商。譬如,這個月子公司因為利潤情況較好,有充分的資金,能給關聯企業以比市場價格便宜的價格賣商品。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子公司本月利潤減少,其產品將以比市場價格更高的價格出售給關聯公司。這種轉讓價格是以不同于市場價格進行交易的。它雖然降低了企業集團的總體成本,但違反了獨立交易的原則,扭曲了公司的真實利潤,使會計信息使用者無法理解財務報表數據。而同時企業增值稅等流轉稅的金額是基于市場價格計算的,由于關聯交易價格與市場價格不同,就會造成企業相關稅費計算混亂,從而產生企業集團的稅收風險。
其次,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價格轉移也產生了稅收上的風險。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和各子公司的稅務狀況不同,稅率和稅收也不同。因此,為了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企業以轉移價格方式,以較低的稅率繳納稅金,獲得了更多的稅收利益。例如,企業集團的母公司是受國家支持的高科技企業,可以享受15%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但是外部企業不能享受這個政策,所以必須按照25%的一般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因此,為了削減稅收成本,母企業為了以比市場價格更高的價格向子公司銷售產品,母公司的利潤增加,應納稅所得額增加,享受的稅收上的優惠自然變得更多,與此同時,接受轉移價格的子公司按照一般稅率計算的企業所得稅就會減少。這導致稅務機關難以確定準確稅額,需要更多人力資源和時間成本去確定稅額,從而大幅增加稅務審計負擔,也增加了企業經濟成本。同時,對于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轉移價格的轉移,稅務機關有權對企業集團進行征稅調查和價格調整,這影響了集團與稅務機關的關系,損害了企業形象,增加了企業集團稅收上的風險。
首先,擔保是關聯企業中籌集資金的重要方法。在企業集團中,大型股東或者母公司可以作為擔保人從而幫助子公司從銀行獲得貸款,這可以幫助企業更容易獲得銀行貸款。同時,當企業交稅時,他們可以首先扣除銀行利息,從而減少應納稅所得。但是,作為擔保人,也存在著大規模的資金風險。作為擔保人的母公司就有償還貸款的法律義務。由于作為擔保人的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實際情況沒有完全了解,也因為市場經營本身就有風險,所以子公司有較大的可能性無法償還貸款,這種情況下,作為擔保人的母公司就有償還貸款的義務,母公司就會遇到更大的資金風險。
其次,在關聯交易中,母公司可以用投資的方式將資金投向子公司以替換貸款方式。因為投資業務的形式沒有增值稅和其他流轉稅,從而公司總體稅收能減少。但是,這種方式也有財務上的風險。由于對被投資企業認定不清,資金可能會投向獲利低下或破產中的企業,因此集團的資金不會增加,從而會影響到企業的財務狀況。
關聯企業通過有利的轉讓價格和虛假的銷售來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扭曲了公司實際獲利情況。因此,不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評價企業的實際經營能力和關聯交易的影響程度。實際上,現在很多企業沒有公開關聯交易的完整信息,有關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沒有實現標準化。例如,對提供和接受勞務和商品買賣的信息比較標準化, 租賃和資金占有等的關聯交易則披露不足,或者沒有按照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披露關聯交易。這樣,不公允的關聯交易信息顯得更加隱秘,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很難理解這部分的信息,甚至造成專業人員也很難理解相關的交易信息。
如上所述,在企業集團的關聯交易中,存在較多的財稅上的風險,企業集團需要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控制它們。結合財稅風險、相關稅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集團關聯交易的慣例,筆者在下文闡述相關的對策:
獨立董事必須在選舉和報酬方面保持獨立。如果選擇獨立董事,他不應基于表決權,但應遵循一人一票的原則。為了切斷獨立董事薪酬對上市公司資金的依賴,上市公司每年可以以年金的形式轉賬到第三方監管當局,第三方監管當局負責支付獨立董事的薪酬。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獨立董事的約束機制。董事會作出與中小股東的利益相反的決定時,即使獨立董事提出反對意見但在會議記錄上不顯示或不提出異議,獨立董事都應負連帶責任。
利用監事會的監督功能,對提高關聯方的信息公開質量起著非常好的作用。筆者建議從以下方面加強監事會的監督功能。首先,要提高監事會的地位,賦予更多的權利,發揮其更大的作用。例如,監事會有權調查公司交易的業務、財務狀況以及會計事務所的選聘或者解除合同的權利。其次,明確上市公司監事資格,促使上市公司選擇軟實力和硬件兩者兼備的人員成為監事,使監事能夠為公司做出更多貢獻,強化其對關聯交易的監督。最后,強化公司相關部門的監督,事前多加預防,明確監事會的義務。此外,對監事應明確規定,因其未盡義務而給公司和股東造成損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集團在關聯交易過程中存在財稅風險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關聯交易中購銷交易和資產交易過程中定價不公允造成的。基于此,為了控制關聯交易的財稅制上的風險,企業集團應管理關聯交易的內部轉移價格的公允性,建立該關聯交易的價格設定方式、具體價格確認定及審批等內部控制手續。并且,需提高關聯交易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管理企業集團中關聯交易的財稅風險,就需要強化其內部監督,內部監督在關聯交易監督中能起到其他監督所無法具備的優勢,其優勢如下:第一,內部監督人員對內部交易更為熟悉,能比外部人員更易找到關聯交易中的風險點;第二,內部監督是動態的,能夠及時找到關聯交易中的問題點,從而事先控制風險,從而降低形成風險損失的概率。實際上,企業集團可以加強內部審計,加強其在集團內部監督的責任。另外,指定專職人員來負責內部監督及關聯交易管理,從而改進關聯交易財稅風險的內部監督。
實際上,非上市企業集團的關聯交易所帶來的相關稅務風險遠遠大于所帶來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集團應實施關聯交易的相關稅收籌劃,完善關聯交易的稅收機制,提高關聯交易在稅務上的合法合規性,降低關聯交易帶來的相關稅收風險:第一,構筑適合集團企業運營實際情況的稅收籌劃風險評估模式,從國家公布的相關稅務法律法規等政策信息中及時收集相關稅務風險,并進行分析,從而形成早期預警,到關聯交易所涉及的特定稅收的計算,對稅收籌劃方案和相關稅務信息進行分析、比較、判斷,結合信息軟件和硬件及相關人員責任考核體系,建立一套科學、快捷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第二,針對易引起稅收風險的關聯交易進行事前稅收籌劃,如內部交易的購銷價格。企業要遵循內部交易的內部控制流程,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相關內部交易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工作,并與稅務機關積極溝通、協調,以便稅務當局認可關聯交易價格遵循了獨立和公允原則。
公司主動規范地進行關聯交易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會計信息使用者掌握公司公開信息,還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可靠性和信息的整體性,以有利于進一步理解交易信息。公司相關部門可以根據實際用戶需要確定信息披露的內容和范圍。我國的會計準則列舉了關聯交易信息披露范圍,但不能覆蓋所有的關聯交易信息。重要的信息的公開形式取決于公司的相關部門對于信息重要性的判斷。公司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披露關聯方及其交易情況,或者根據情況可以預測和公布明年的重要關聯交易。例如,原有股東在轉讓股份后,對公司股權結構上不再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情況下,但仍然掌握著公司的控制權,仍然是公司的關聯方,公司必須披露。
為了減少企業集團的稅收風險,不僅需要加強稅收方面的監督,還需要提高財務人才的道德品質,從源頭上避免稅務風險是重要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措施。為此,首先要讓公司員工明確的是,哪些行為在關聯交易中是可行的,哪些行為在關聯交易中是違法違規的,要避免發生哪些非法行為,更重要的是,要讓員工理解企業的非法關聯交易帶來的不良影響,減輕企業財稅風險是有必要的……。因此,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對員工的培訓,提高員工的對公司的榮譽感。這樣做,企業員工在關聯交易中會考慮企業的整體利益,有意識地避免違規行為發生。同時,在日常工作中,要繼續使用會計法、稅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制度來規范員工的行為,建立守法合規的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員工的自律性。另外,要加強員工監督,提高員工監督質量,使用電子化手段等新監督方式。只有有效地減少企業稅務人員非法交易的意圖,才能有效地減少企業集團的稅收風險。
企業集團的關聯交易具有積極意義的方面,能有效地減少總體支出和進行集團資源的合理分配。同時,由于關聯交易缺乏透明度及其他因素,具有較高的財稅風險。本文通過討論企業集團關聯交易面臨的主要財稅風險,并提出了企業集團具體的應對策略,以實現規范企業關聯交易行為和降低關聯交易所帶來的財稅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