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成
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催生了很多高科技信息技術,比如虛擬化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的企業管理平臺和體系,優化企業內部的運營效率。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一種全新型的科學計算技術——云計算,這一計算模式已經迅速深入到了各個領域的發展中,為企業的發展運營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即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運營效率。制造企業在云計算的工作模式之下,能夠減少傳統運營過程中數據維護的成本資金,在對公司內部數據信息進行維護的時候更加便捷高效。各制造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只需要租用云服務計算機,就能實現對企業大數據的整合管理,實現企業的信息化管理。
在制造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的領導人員大部分都還在沿襲傳統的運營理念,雖然有改良運營理念和發展方向的意識,但是并未從根本上意識到企業發展和創新對自身未來在社會競爭中的意義。缺乏創新意識,沒有深刻地認識到社會發展的局面,導致企業沒有真正的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對企業來說的重要性。在日常運營的過程中,沒有對工作項目和各個工作流程進行詳細的規劃和安排,很多制造企業的工作流程都只是簡單依靠人工操作,沒有合理利用現代化生產機器,對各個項目和流程進行統籌安排。還有一部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是在政府的強制性要求和軟件廠商的推動實現的,在這種被動的發展模式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得不到實質性的進步。企業對于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意識不夠嚴謹,信息化建設的態度不夠積極,對于云計算的工作模式也不了解,嚴重影響了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
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采購各種軟硬件,再加上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軟硬件的更新換代速度逐漸加快,企業要定期對軟硬件進行更新。而且隨著網絡建設的周期降低,軟件的使用規模也逐漸增大,對于硬件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些都需要花費資金成本。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比較多,而且制造企業產品的應用途徑繁多,比如ERP、研發系統、財務系統、HR 系統等等,這些需要安裝在不同的計算機客戶端上,從而就需要在運營的過程中對計算機和網絡信息平臺進行維護、升級,還要保證工作人員和技術人員掌握熟練的云計算信息平臺運營技術。此外,因為制造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可能會進行跨域發展,需要在其它地區成立一定數量的新的工廠或者是分公司,在這過程中,有時候會因為信息系統無法在低帶寬條件下正常應用而造成信息平臺的故障,對于系統的升級和優化,也需要大量資金成本。
雖然企業積極引入信息化技術,建設內部信息化平臺,但是常常會因為新進的系統和平臺無法與企業傳統的運營系統進行銜接,出現兼容方面的問題而導致信息化平臺建立過程中出現阻礙。目前市面上的軟件架構大部分都是以C/S 和B/S2 為基礎進行開發的,這兩種系統各有各的用途和優勢,如C/S 系統的功能相對比較強大,在人機交互上的功能比較全面,而且也更加靈活。但是,C/S 系統所需要的設備比較精密,對于配置的要求很高,在對信息平臺進行客戶端維護的過程中工作量很大,這一體系無法正常實現集中的部署以及維護,在遠程操作的過程中,對于網絡系統的帶寬要求非常高;B/S 架構的集中部署和遠程操作功能比較強,但是這一系統在響應的過程中速度比較慢、反應遲鈍,對于服務器的耗損比較大,對通信帶寬的需求高,而且數據的安全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在人機交互的過程中,不能為用戶提供舒適的使用體驗。企業在發展中的不同階段所需要采購的軟件系統都不一樣,這就會形成企業內部數據信息的互相獨立性,各個板塊之間的聯系性不強,信息化體系下的各個用戶無法進行資源信息共享。
制造企業在自身運營的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數據信息,但是由于數據管理和處理手段落后,給企業內部數據信息的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在企業數據信息傳遞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數據信息的泄露;在客戶端登陸的過程中,對于身份的認證,也存在安全隱患,運用傳統的數據信息管理方式,難以避免這些隱患,將為企業信息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在安全問題上不能得到保障。這不僅影響了企業日常運營的方向和效率,更阻礙了企業的創新,致使企業不敢大膽的進行信息建設和運用。
制造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前提是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應該具備最起碼的信息化素養。但是,因為傳統發展模式的制約和影響,大多數工作人員對于信息化平臺和技術的接觸比較少,了解不夠深刻,更不用說對信息化平臺進行熟練的操作。而企業在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并沒有注重對員工專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企業內部缺乏具備專業信息知識、技術的人才隊伍。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制造企業都已經能夠客觀地對待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并且深刻地意識到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很多制造企業都將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提上了日程。在這一環境下,云計算的產生,為我國的制造企業帶來了非常大的發展機遇,可以幫助制造企業有效地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云計算下的信息化建設可以為制造企業的發展提供非常大的幫助,例如,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化服務體系。在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各個制造企業不需要再對信息化平臺下的硬件設備和安裝軟件進行統籌和部署,只需要在必要的時候,根據實際的成本費用,支付資金即可,通過這種簡便的渠道,企業能夠在互聯網上搜尋到各種發展信息和數據資源。而且云計算技術還能保證企業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能夠用任何一種互聯網連接到設備的終端,以便獲取信息資源。云計算技術能夠幫助制造企業降低自身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資金成本、人工成本等。云計算模式對于信息化平臺的硬件設備要求比較低,采購硬件設備所需要的資金成本也就會降低。這一過程中不包含軟件許可證或軟件升級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各項成本支出,更不需要對信息化平臺所需要的硬件設備進行租用,避免了很大一部分的隱性成本支出。最重要的是,云計算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制造企業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撐下,提升自身的投資回報率。各個制造企業可以借助云服務這一先進的平臺和手段,改變自身在傳統發展過程中因為IT 資本支出費用過高帶來的發展制約作用。很多正處于發展關鍵時期的制造企業,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尤其注重信息化平臺的運營效率,但是,往往制造企業建立數據中心在投資回報方面都不太理想,而且無法在業務上實現高效率的發展和匹配。在云計算技術支持下的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可以有效縮短企業的運營周期,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達到制造企業發展過程中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來,使用云計算的企業數量逐漸增多,具體統計如圖1。

圖1
制造企業進行云計算技術下的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企業管理層和基層員工密切的配合,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優化員工的專業技術等等。這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一,各個企業應該提升對云計算的認識以及提高對信息化建設的態度。各個企業的領導人應該客觀地分析當下市場的競爭態勢,分析本企業在市場中的實際處境。還要考慮到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危機和挑戰,要對新形勢下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模式進行仔細分析。企業領導人要明確一點,即企業的發展不能脫離現代社會下的信息化技術和信息化平臺,企業要想拓寬自己的發展渠道,尋找更多的發展平臺和機會,就必須積極接受和引進信息化技術和云計算發展模式。
第二,企業領導人以及各個部門的負責人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應該對企業的運營任務和具體工作統籌規劃,再將其細化到具體的員工身上,明確每一員工的工作職責,避免推卸責任的現象出現。因為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屬于一項非常繁雜并且瑣碎的系統性任務,所以在發展的過程中就必須對企業自身所處的生存發展環境進行仔細的辨別和分析,要結合國內外市場經濟發展的宏觀環境、本行業發展的現狀和水平、企業擁有的發展優勢與劣勢以及資源水平等,對自身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面臨的機遇與威脅進行客觀的定位和分析。在這些因素的基礎上,企業要對自身的運營信息化建設進行科學的統籌規劃。
第三,專業人員要對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進行科學、系統的分析,從多個角度出發,結合制造企業的發展情況,為制造企業確立明確的發展目標,并且將最終的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逐步實現。要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對發展過程中的各項需求也要明確,深入分析制造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產業結構、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環境等,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化建設,保證每一個流程都能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價值,提升信息化建設的可行性。制造企業最好要將自己的信息化建設以及云計算技術的發展規劃和制造企業的戰略發展結合起來,對企業的戰略發展進行分析,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系統提供保障。
第四,加強對信息化系統的科學設計,要聘請專業的人士,從制造企業的發展水平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出發,對云計算下的信息化平臺進行規劃。企業應該明確云計算下信息化平臺建設的發展計劃,根據云計算模式對信息化系統建設制定合適的邏輯模型。同時,還應該為云計算技術的作用范圍進行明確限制。在運營的過程中,要對云計算技術對信息化平臺做出的貢獻進行評價,以便實時地對信息化平臺進行技術或者是設備上的優化。在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盡量做到全面,避免系統漏洞的出現,在設計好之后,要先進行試運行,在調試中發現問題,不斷對信息化系統進行優化。
第五,確定適合制造企業發展的云服務商。在云計算基礎下的信息化平臺建立的過程中,企業應該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信息體系和云服務商。不能一味地追求價格高、品牌好的產品,只有適合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發展的產品才是最好的。在引進技術和平臺的時候,要進行多種對比,最好是先試用,在實踐中選擇最合適的云服務商,為后期的正常運營提供保障。對云服務商的選擇,還需要結合自身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具體計劃,保證云服務商的功能能夠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實現動態平衡和高度契合,為未來制造企業的正常發展提供保障。
基于云計算下的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是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制造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渠道。但是,信息化的建設需要經過大量的探索和實踐,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合適的信息化體系,保證信息化下企業數據信息的質量和安全,真正地發揮出云計算的價值,讓各個制造企業在信息化技術平臺的支持下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