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榮
增值稅在我國稅種中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個稅種,是針對商品流通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而征收的一種稅。隨著我國增值稅近幾年的不斷改革,增值稅稅率不斷下調,自2018 年5 月1日起,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2019 年增值稅又深化減稅的幅度,制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由16%下降到13%。減稅力度空前,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減稅紅利,從而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
增值稅是對貨物流轉過程中增值額征收的稅,增值稅繳納實行稅款抵扣制度。如原1000 元購進材料,加工后產品以2000元銷售,按16%稅率計算,應納增值稅額2000×16%-1000×16%=320-160=160元。稅率下調后按13%計算,則應納增值稅額為=2000×13%-1000×13%=260-130=130 元。按照上面分析,企業銷售收入2000 元與采購成本1000 元沒有改變的情況下,該產品的增值額1000 元沒有變化,但由于適用稅率由16%降到13%,使企業增值稅稅額由160 元降到130 元,應納增值稅額減少30 元,使企業的現金流增加了30 元,增值稅稅負降低18.75%。所以增值稅稅率調整后,流通環節的企業應納增值稅會減少。雖然增值稅是價外稅,對企業利潤沒有什么影響。但由于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是按照實際繳納增值稅的一定比例繳納,而城建稅和教育附加又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從而就會影響企業利潤的變化。
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各行業經濟的發展, 因此國家對制造業的發展給予很多政策上的資助,尤其是近幾年,國家鼓勵制造業的發展,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很多的政策優惠。從2016 年5 月1 日開始的營改增,到2018 年5 月增值稅稅率由17%調為16%,2019 年4月由16%降為13%。增值稅稅率降低使企業稅負及利潤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商品購銷交易中,銷貨方的銷項稅額因稅率的降低減少了應納稅額,同時相應的應繳的城建稅及教育附加費也會減少,進而影響利潤。那么這個變化是如何影響的呢?本文以一制造業企業為例,計算和分析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稅負及利潤產生的一系列影響。
【案例】甲公司為從事貨物加工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項以原材料為主。按合同約定,購銷均以不含稅價格計價,本期銷售貨物收取價款1000 萬元,購進原材料支付價款600 萬元,支付運輸費用10 萬元。本期支付人工成本150 萬元,不涉及進項稅額抵扣。假定企業當期購進原材料全部加工成產品并銷售。原適用增值稅稅率16%,在稅率調整后適用稅率13%,企業未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適用企業所得稅率為25%。暫不考慮其他費用因素的影響。該企業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費附加為2%。
下面我們分別用增值稅稅率16%和13%兩種情況計算其對利潤的影響。
1.增值稅稅率16%時:
銷項稅額=1000×16%=160(萬元);
進項稅額=600×16%+10×10%=97(萬元);運輸費用稅率16%時可抵扣10%進項稅。
應納增值稅稅額=160-97=63(萬元);
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合計=63×(7%+3%+2%)=7.56(萬元);
所得稅前利潤=1000-600-150-10-7.56=232.44(萬元)
所得稅=232.44×25%=58.11(萬元)
凈利潤=232.44-58.11=174.33(萬元)
2.增值稅稅率為13%:
銷項稅額=1000×13%=130(萬元);
進項稅額=600×13%+10×9%=78.9(萬元);運輸費用稅率13%時可抵扣9%進項稅。
應納增值稅稅額=130-78.9=51.1(萬元);
應納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共計=51.1×(7%+3%+2%)=6.13(萬元);
所得稅前利潤=1000-600-150-10-6.13=233.87(萬元)。
所得稅=233.87×25%=58.47(萬元)
凈利潤=233.87-58.47=175.4(萬元)
3.稅率調整前后增值稅及城建、教育附加費的變化:
稅率調整后應納增值稅稅額減少11.9 萬元(51.1-63),增值稅屬于價外稅,減少的稅額不計入當期損益,使企業的現金流增加了11.9 萬元。應納增值稅稅負降低了18.89%;稅率調整后應納城建、教育費附加合計稅額減少1.43 萬元(6.13-7.56),城建稅、教育附加費減少幅度18.92%。
4.利潤變化。由于企業購進材料及銷售產品均不含增值稅,所以銷售收入、銷售成本不會發生變化。但由于稅率的變化應繳納的增值稅減少,其相應的城建稅及教育附加相應減少,所以稅率調整后利潤增加1.43 萬元(233.87-232.44),增加的利潤占調整前利潤的比例為0.62%。凈利潤增加1.07(175.4-174.33)萬元,增加的凈利潤占調整前利潤的比例為0.61%。
以上我們只是分析了由于稅率的變動對企業影響的一種情況,即購銷都是不含稅的交易。現實工作中,由于企業往往既是銷售方又是購買方(消費者),企業間的購銷合同會有幾種不同情況的計價,但無論哪一種情況的計價,都可以按規定抵扣原材料和其他采購成本的進項稅額,同時企業如果購進固定資產的話,按現行政策還可以抵扣該購進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由于供貨企業的規模和行業的不同,導致對應的適用增值稅稅率不同,可抵扣的進項稅額也不同,企業的應納稅額就會不同。由于增值稅的行業差異性,導致減稅效果具有較大的差異。但是無論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如何進行調整,總體企業的稅負都會有所減輕。
增值稅降稅給企業帶來深遠的影響和重大的意義,具體到每一個企業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但不管是什么樣的企業,降稅都會使企業降低進項稅額的支出和減少銷項稅額的負擔,增加企業的現金收入,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優惠。同時,降低稅率,意味著國家稅收收入減少,也就減少了國家財政收入。所以說增值稅的改革,充分體現了國家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體現了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政策導向性,進一步顯現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的積極效應,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下,有利于優化企業成本架構,降低制造業企業稅負,給制造業企業的發展帶來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