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國職業教育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很多職業院校引入“1+X”證書制度來推進各專業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這個制度主要是為了提升職業院校人才的競爭力,使學生成長為綜合能力非常強的復合型人才。在該制度下,學生要通過各種考核最終獲得學歷證書,還要通過專業技能考核來得到各種職業技能證書。現在,許多高職院校都積極啟動了“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同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目前,學生對于各種網絡信息的感知力和親和力都相當強。這也給當前高職思政教育帶來了極大挑戰。高職思政工作必須在教學內容以及方式上進行調整。鑒于現在高職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高職院校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進行思政課程的改革創新是一項積極舉措。
2019 年,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同時在各個高職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 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也就是“1+X”證書制度。其中,“1”指基本的學歷證書,“X”指各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的提出是為了提升我國人才的質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能夠在學校多學習一些技能,成為含金量更高的高素質人才。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學歷證書屬于基礎,也是主體,技能等級證書針對性強,主要針對各種職業技能。因此,對于人才培養模式而言,“1+x”證書制度屬于一個非常完整的有機整體,能促進各專業建立完善的教育體系,并改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計算機以及信息技術的發達,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各種信息的渠道非常多,而且獲取的信息量非常大,方便快捷,足不出戶,便能了知天下事。但是,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人們在快速獲取大量信息的同時,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負面信息的毒害。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更是如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校僅憑一臺電腦或者手機,便能每天了解校園之外的大量信息。但是,這些信息魚龍混雜,不良信息泛濫,學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人生觀、世界觀還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極容易被這些負面信息誤導。在這種大環境下,高職思政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思政教育工作者無法阻止學生接觸負面信息,更無法控制各種負面文化對學生的沖擊。如今,由于網絡的影響,學生深受享樂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等各種不良思想影響,這的確給思政教育工作者出了很大一個難題。
據調查,目前高職思政課程采用開卷的形式進行考核。這種考核形式使得教師和學生根本就不重視思政教學,認為課堂上不必努力學習,考試時翻書找答案就行了。所以,在高職思政教育課堂,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逃課,即使有些學生在課堂上聽課,但是認真聽講的學生屈指可數。很多學生在思政課堂上看課外書,玩手機,甚至睡覺,思政教師也大多聽之任之。所以,高職思政教育課完全成了一種形式,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生為了完成學習任務而學,沒有起到任何思政教育的作用。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形式過于機械、枯燥,只是講解課本內容,使得學生對于這門課程完全提不起興趣。究其根本原因,學校和思政教師還沒有充分認識到思政課程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思政課程對學生本應產生的教育意義。
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迫于就業的壓力,特別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絲毫不關注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認為學生學好一技之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嚴重脫節。但是,事實上,這兩者之間其實是有聯系的。在思政教育中有一項重要內容是職業道德教育,這也是學生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部分,關系到學生的職業素養。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并非只是一種形式,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端正態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把握好發展的大方向。學生只有知道自己今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才,知道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才能產生學習動機,正確做好職業規劃,努力學習各種職業技能。所以,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開來。
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重在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職業素養中的非常重要的部分,其重要性不亞于各種技術技能,也是學生獲得各種職業技能證書必須考核的部分。為此,下文分析了“1+X”證書制度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創新策略。
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必須改革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在傳統的高職思政教育課堂,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對著書本照本宣科。事實證明,這種教學方式的教學質量很低。對思政教育進行創新,首先要對這種陳舊的教學方式大動手術,將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思政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來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將課堂交給學生。例如,教師可以事先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時事熱點,并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接下來,讓學生針對這些時事進行剖析;教師提前針對課本內容布置任務,讓學生結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在網絡上尋找各種實證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展示等等。總之,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腦,多講,多思考,讓書本上的道德和道理真的能夠深入學生的內心,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
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思政教師要將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結合起來,這是因為思政教育本身就和職業教育有緊密聯系。高質量的思政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所以,對于不同專業的學生,思政教師要找到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的結合點進行教學。例如,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思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結合會計職業的職業道德進行教學,并利用一些正面以及反面的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個會計從業人員,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等等;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而言,思政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師必須具備的優秀品質,土木工程的質量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是密切相關的,所以思政教師應當教育學生必須具有細致、認真、嚴謹、實事求是的品質,絕不弄虛作假,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是“1+X”證書制度背景下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如今是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一定要充分發揮網絡在教學中的作用,揚其長避其短,利用網絡的優勢優化教學,同時盡量避免各種不利因素對學生的影響。首先,學校要采取各種措施對學校的網絡進行凈化,弘揚正能量,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高職思政教師應當認真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各種思政資源進行整合,并找出學生喜歡的方式,來構建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另外,為了發揮網絡思政平臺的作用,思政教師要采取一些督促手段,引導學生自覺在網絡思政平臺上學習。在網絡思政平臺上,思政教師應當結合專業特點以及思政理論教學內容定期設計一些論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也可定期將社會上具有教育意義的時事熱點在網絡思政平臺上發布,讓學生針對這些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除此之外,在網絡思政平臺,思政教師可以融入傳統文化進行教學,開辟傳統文化專欄,利用優秀的傳統文化來培養學生的道德和職業素養,從而讓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積極認真學習各種職業技能。
在很多高職院校,傳統的思政考核方式都是開卷考試,這種考核方式是不利于思政教育的教學的。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高職思政教學一定要改革考核方式,以督促學生認真學習思政教育課程。在思政考核中,教師既要重視書本內容的理論考試,還要讓學生結合一些案例進行分析,同時也要融入各專業職業道德方面的內容。尤其是在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考核時,學校也應該融入思政教育的內容進行考核。科學完善的思政考核機制對平時的思政教學能夠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也能讓學生意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現在,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重技術,輕道德,一心專注于專業課學習。殊不知,良好的思政教育能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以及如何學習等各種大方向問題,學習目標也更加明確,避免了純粹為了就業的功利學習。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高職思政教育面臨著極大的挑戰。為了提升高職思政教育的教學質量,高職院校應當基于“1+X”證書制度背景對思政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尤其是要將思政教育和職業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