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張天清
面臨政策和監管方面的風險
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的起步較晚,當前其發展還不是十分完善,所以我國這方面的法律規范還不是十分健全,這對于P2P金融的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利作用。雖然近年來,為了推動互聯網金融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規范,明確網貸行業的監管原則為行政監管為輔、市場自律為主,且對P2P不設立準入門檻監管,采用負面清單監管的形式等。但是總體來看,這些法律規范都不是十分清晰明確,其中的內容還存在諸多漏洞,無法從根本上制約網貸平臺的違規經營,所起到的監管效果也十分微弱,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P2P平臺發展中面臨著諸多風險。
平臺缺乏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
P2P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只有風險管理體系較為健全,才能夠對各個環節的風險進行管控,推動交易的穩定運行。但是當前很多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沒有構建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沒有進行第三方資金托管機制的設立,且在信用審核的時候也往往將主觀經驗作為主要依據,難以嚴格依據流程來開展審核,不注重對借款人進行全面、深入地考察,導致風險居高不下。另外,一些P2P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放出高利息的消息,以此對客戶進行誘惑,導致客戶上當受騙,資金償付面臨較大的難度。
面臨技術以及信息安全風險
P2P互聯網金融屬于重要的互聯網金融形式,其包含了很多技術,比如有風險防控技術、金融技術、互聯網技術等,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其屬于技術密集行業。要想構建科學的P2P平臺,需要掌握多個方面的技術,如物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但是當前我國很多P2P平臺因為受到資金以及其它方面原因的影響,對技術的引入并不充分,這導致平臺面臨著諸多漏洞,技術風險突出。
另外,還有很多平臺不注重對客戶信息進行保護,導致客戶信息被泄露,不僅加劇了客戶的風險,而且導致平臺面臨著法律訴訟風險。
完善法律規范,加強監管
要想促進我國P2P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持續發展,必須要對這方面的法律規范進行健全,要對傳統的互聯網金融法律規范優化,并根據時代的發展趨勢進行新內容的增加,使其更好地對互聯網金融發展提供指導。同時,還要進行監管體系的建設,如對P2P行業的最低運行資本進行規定,確保公司基本償還能力,對投資者風險進行降低;或者出臺平臺管理有關的法律規范,對P2P平臺的使用資格、手續費、貸款提供方法等都進行詳細規定,使平臺的各個環節運行都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還可以發揮第三方評級機構、行業自律組織等的作用,共同組成監管小組,對P2P平臺的運行進行有效監管,提升監管的立體性和全面性。
構建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
P2P互聯網金融平臺應當構建科學的風險監管體系,對借貸雙方都進行有效管理,做好審核,以促進風險的降低,推動平臺的持續穩定運行。要結合平臺的現實運行情況進行風險體系的構建,細化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做好平臺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對借貸雙方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考察,在全面了解情況之后再進行有關業務的提供。
同時,投資者也應當不斷提升風險意識,在選擇平臺的時候要做好全面性分析,對平臺進行深入了解,如對平臺的注冊資本、資質等進行深入考察,確保自身所選擇的平臺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能夠將自身的風險降到最低。
提升技術水平,并加強信息安全維護
P2P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實際運行中要做好技術方面的創新,平臺負責人要積極進行技術革新,或者及時進行新技術的引入,更好地對平臺進行維護,實現平臺的持續運行,降低技術風險。同時還要加強人才培養,構建科學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選拔的標準,及時對員工進行教育,使員工有更高的風控能力、專業技能等,滿足崗位發展需求。另外,還要對客戶信息保護提升重視度,要想方設法對客戶的信息進行保密,構建對應的信息資源庫,并對資源庫設定權限,避免非法人員調取客戶信息,切實將信息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當前在互聯網金融不斷深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國P2P平臺的發展更為迅猛,雖然其具有諸多優勢,能夠為個人以及中小企業提供較好的資金管理渠道,但是由于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環境還不是十分健全,這方面的建設還存在諸多不足,所以其發展也面臨著很多問題,亟待完善。本文提出的一系列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