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趙繁榮
每個企業中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財務管理的問題,但是要想改變財務中出現的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解決的,需要經過不斷地努力。因此有關部門或者是每個企業的管理人員,應該根據自己企業中存在的問題中的特征進行分析,并且有針對性地對企業財務問題進行整改及完善。只有不斷地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才能夠使我國的企業發展走向健康和順利的過程。
企業財務管理指的是企業管理者站在全局的角度,針對現有的資產進行統一的籌劃管理與合理調配的過程,具體內容包括經營階段的成本預測、計劃以及決策,在發展過程中采取合理手段進行控制,并對管理效果進行評估測評,整體流程都是以資金分配為核心。在實際工作中,財務與會計管理聯系比較密切,許多財務管理活動都是在建立在會計的基礎上,能夠為財務活動提供數據支撐。
1.規章制度不完善。規章制度對企業的發展起到約束和引導的作用,在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同樣適用。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企業資金重要保障的財務會計部門更加需要重視。只是當下許多的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根本不會受到相關從業人員的重視,從事工作時更不會按照規章制度去做,如此才會導致企業財務會計部門經常會出現工作人員職責混亂的情況,輕則只是管理的問題,重則甚至是會對企業的資金和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2.財務會計監控管理未落到實處。現階段,國家政府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逐漸增多,常常出現身兼數職的情況,不但要行使財務監管的職責,還要履行社會保障和文化建設的義務,受到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工作效率難以提高。在進行財務會計管理時,投資者會根據實際經營情況來對其進行監管,但是也會造成管理者和擁有者的管理混亂,使得財會管理工作無法真正落實。目前的財務管理模式較為單一,監管力度不到位,容易使得經營者產生越權的行為,作為企業資金的擁有者,自身的財產權也得不到保障。
1.完善部門規章制度。作為管理企業資金的重要部門,必須要擁有一套完善、健全的部門規章制度。為了避免部門內部再次陷入員工對規章制度視而不見的情況,企業負責人應當與財務會計部門積極溝通,了解部門中工作人員日常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作流程,從中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規章制度,要對部門內的人員的職責進行詳細劃分,并深度落實到實處,讓每個人都清楚自身的職責所在,不去做工作之外的事,不去干擾他人,讓部門內的所有人員各司其職,一旦出現問題,責任落實到具體個人,并根據出現的情況進行相應的懲罰。讓每個人都能夠將規章制度重新重視起來。另外,企業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對員工進行相應的考核和獎勵制度,作到賞罰分明,不僅能端正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提升工作熱情,也能夠緩解因為緊張的工作帶來的壓力。
2.強化企業財務會計的監督力度。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監督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內容,對于提高工作效率,規范員工日常行為有著積極有效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將監督管理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環節。(1)明確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職責,不管是記賬、審計還是審批等工作都需要安排專項的管理人員,各司其職,不要出現一人身兼數職的情況,這樣很容易造成工作混亂。(2)加大監督力度,特別是資金調度、對外投資以及資產分配等較為重要的經濟業務決策,建立監督管理機制,使得每個機構之間相互制約,盡可能降低財務風險。(3)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對企業資金的支出情況做到監督,確保其真實、有效、合法。
3.構建風險管控系統。企業的發展與資金是不能分開的,為了達到企業長久且持續發展的目的,對于未來風險的管控能力是企業財務會計管理工作需要重視的。如果企業能夠更好地對未來發展中的風險進行規避,企業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因此構建風險管控系統的必要性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逐漸凸顯出來。企業可以率先了解當前市場經濟情況,并對當前市場前景進行分析,財務會計部門應當經常與企業其他部門相互溝通,獲取最新市場信息,并與部門現有的資金管理情況進行對比,得出初步結果后,再由財務會計部門制定出當前企業資金動態預警報告來作為企業負責人和管理者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規避風險的重要依據和結論。
財務管理目前在我國企業中還是一個需要不斷改進的問題,現代的企業應該對財務管理要更加地重視,完善我國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和理念,及時地解決企業的財務問題,因為財務問題對一個企業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因此一個企業要想長久地穩定發展,一定要管理好企業中的財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