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賈榮葉
伴隨國家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對基層農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大的政策支持,在看到農業經濟發展遇到良好機遇的同時,也要認識到目前在基層農業工作開展過程中還面臨不少的困境,其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就是農業統計工作。做好農業統計工作才能及時全面地了解當前國家政策的落實情況及農村農業經濟管理等方面的開展情況,進而為不斷優化農業發展質量、提高農業建設成效等提供更可靠的數據支持。但是目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統計工作不受重視,統計基層力量薄弱以及統計數據質量偏低等等,這些問題只有及時解決,才能更好地為農村地區發展奠定強大的基礎保障。加強新形勢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意義及完善措施探究,意義深遠。
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主要是指按照國家相關的政策和行業規范等相關的要求,對農業地區發展情況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的體系。做好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全面夯實基層農業統計數據基礎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基層農業工作的開展提供更有力的數據參考。農業工作的開展,農村地區的發展等都離不開農業統計工作的支持,只有全面提高農業統計工作質量和效率,這樣才能便于農業生產者及時全面地了解當前的發展情況,以此為基礎找出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因素和存在的問題,全面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成效。
另外,強化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也有利于更好地引導農業生產者等充分利用相關的統計數據加強市場形勢的研判和分析等,以此為基礎更好地統籌農業地區發展資源,為農業經濟創新開展、高質量發展等提供更多的決策支持。
目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還面臨不少的困境,影響統計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農業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不足
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長期堅持、系統理順和有序組織,所以加強農業基礎工作建設需要全面提高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并深入研究相關的政策要求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但是當前農業統計工作人員及農業建設者對農業統計工作的認知不夠全面和正確,工作態度消極,在農業統計基礎體系建設、統計方式方法創新等方面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來進行分析研究,從而難以全面夯實農業統計工作基礎。
農業統計制度機制不夠健全
農村地區在農業統計工作開展層面沒有及時根據國家最新的政策要求和農村地區發展相關的政策制度安排等建立適合自身發展實際的特色化農業統計制度機制,農業統計力量薄弱,專業隊伍培訓等方面開展較少,加上在農業統計專項經費支持等方面投入不足,統計信息化工作開展不力,在農業統計指標體系優化以及統計質量監督管理等方面開展深度不夠,一定程度上難以提升整體農業統計工作開展效能。
為了全面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效能,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優化:
建立健全基礎制度體系
無論如何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創新水平,都需要首先來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運用制度的力量來規范基礎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夯實統計基礎。為此需要農業建設者要加強對國家統計法實施條例等相關制度的研究,注重完善基礎管理體系,在農業統計的基本要求、統計范圍、統計指標及具體的標準、統計工作流程、統計報表體系以及權責分工等各個層面作出詳細的制度安排,以此為基礎引導各級農業統計人員嚴格按照制度來開展各項工作,形成完善的統計數據體系。
加強農業統計技術方法創新
圍繞農業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深度了解基層實際,通過開展調研和學習等活動,汲取更多的經驗,以此為基礎引入衛星定位、遙感技術等對農業發展形勢進行全面摸排和深度調查,更好地夯實基層農業統計基礎。同時要強化農業統計數據成果的轉化等,不斷提高農業統計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在堅持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強化統計執法監督,對可能影響農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各類因素等進行排查研究,以此為基礎找出可能存在的隱患等,全面結合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現實情況等進一步建立健全相應的數據監督機制及考核評價體系,引導統計人員深入學習、不斷創新,在統計方式方法、基層調研、統計數據的深度分析以及統計數據成果如何應用等方面提出更多的科學舉措,全面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的特色化水平。
綜上所述,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堅持政策、健全機制、強化監督和創新探索,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的效率和質量,進而為農業健康生產和發展等提供更可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