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李枝霖 張奇松
本文結合實際工作中的現實具體情況,結合當前大連東軟學院信息系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現狀以及我系社團特點,探索大力發展科技學術型社團,建立大學生創業社團,并將項目化運作模式融入社團管理之中,從而幫助在校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培訓與實踐,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目前,我校學生社團采用兩級管理模式:校級下屬和二級學院下屬社團,社團形式和種類多樣,但是創新創業型社團幾乎沒有,以基礎入門為主,成熟度、吸引力較低。(1)創新創業型社團門類少,成員意識不足。我校學生社團種類多且發展快,有學生自發組織的以興趣愛好為主,也有以專業教育管理團隊下屬的專業類社團,可以說是種類繁多,學生參與的程度很高。但多數社團的創新潛力存在短板,具備創新能力潛質的學生社團少之又少,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的積極性差,認同度低,以至該類社團氛圍不佳,學生對創新創業意識存在偏差。(2)制度管理規范不健全,社團干部素養良莠不齊。目前,創新創業型社團以校團委及其二級學院團委和大學生創業中心(SOVO)主管,部分社團由各系教師來進行管理和指導,這就出現社團管理多重性,各部門權責交叉現象。第一,選拔社團負責人機制不健全,但由于成員來自不同系和年級,合力較難形成,亂傳位現象屢見不鮮。其次,社團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成員流動性和自由性特點突出。社團成員流動率過高、負責人頻繁交替、難以積淀和形成優秀的社團文化和制度,導致良性發展難以持續,社團轉型刻不容緩。(3)社團活動層次較低,社員缺乏主觀能動性。社團發展的核心是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而現實中,部分社團成了交友聚餐的娛樂媒介,失去了社團創辦的初衷和目的,很多社團沒有實際創新成果,以至于吸引力大幅降低,從而使社員失去了加入社團的最初憧憬。目前我院社團創新創業教育主要依托于學校開設的創新創業課程或招就辦的企業講座、以及一些省市級、國家級創新類大賽,實際項目孵化和實創企業能力不足,創新創業活動往往只存在于書面創業文書的構思,缺乏實創群體與現實體驗。
針對目前創新創業社團建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我系擬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強社團干部的隊伍建設,提升社團的創新創業活力。社團要想長久持續發展,核心在于管理團隊,尤其需要專業教師和學生干部的大力支持。專業教師要肩負社團遠景建設的總設計職責,對社團的生死存亡起到關鍵作用。但很多教師對社團管理重視度不足,不愿意在社團上“費神”,我系將加大對社團指導教師的培訓力度和績效導向,同時出臺一些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提升社團核心競爭力,為繁榮校園文化添磚加瓦。(2)加強對社團的管理,系團委和專業教育團隊相結合,保障社團創新創業工作持續發展。目前我系社團主要由系團委和各專業教育管理團隊共同管理,系團委主要負責社團的人員配置,換屆納新以及工作方向的指導,同時一些學術性社團由專業教育管理團隊進行指導和負責。系團委和專業團隊同時對社團的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從工作內容上相互補充,相互協作,實現了社團在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兩個方面都能夠發揮作用,是社團成員的綜合素質和學術水平同時得到提高,有利于社團的可持續發展。(3)社團工作的開展與創新創業教育和競賽相結合。創新創業型社團為大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塑造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以滿足不同興趣愛好同學對創業的需求,各取所長,達到團隊協作并溝通能力。信息系積極進行創新型社團的搭建構架,以學校創新創業中心為指引,把學生創業意向和專業特點相結合,利用教育部大學生“三創”大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業競賽、打造信息系創新創業社團品牌,在此基礎上,也獲得了各項國家、省市級創業大賽特等獎、一等獎,可謂碩果累累,初步達到了創新社團轉型、健康良性發展的目的。(4)加快社團與創新創業項目的融合,推進社團的企業化項目運營。我系目前正在開展創新創業項目—“信創園地”e微購,項目下設多個部門,項目管理部、財務部、企業信息化部、人力資源部和運營管理部。“信創園地”所有的經營活動全部以項目的方式運作,各專業團隊下設的社團都參與到項目的運行工作中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項目的招聘工作,完全由人力資源社團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的完成。
高校的創新創業社團的開展要有導向,有專業的創新教師指導才能走入正軌穩步發展,結合企業實際,幫助社團建立完成的企業運行職能部門,以企業化的運行方式開展經營,把創新創業落實到實踐中,既為高校學生建立創業平臺,又達到對社團的有效管理,制定相應的績效考核制度,為實現和幫助更多大學生創新創業成功搭建一個堅實可靠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