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維仁 車巧怡 劉蘊霄
(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年初新冠疫情對我省社會經濟發展造成較大沖擊,進入二季度,吉林省各月份工業增加值降幅逐漸趨緩,并從5月份開始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且呈現出逐月加快的基本態勢。截至9月末,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個百分點。在工業增加值快速增長的拉動下,我省GDP增速在9月末實現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
作為老工業基地,國有控股企業一直是吉林省工業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前8個月,國有控股工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4.2個百分點,不僅高于民營企業增加值增速7.3個百分點,而且也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1個百分點。同時,民營工業增速降幅逐漸趨緩,8月末較年初收窄19.4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吉林省八大重點產業前八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達5.7%,比上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冶金建材行業貢獻較大,1-8月,兩個行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9%、和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8個和3個百分點。截至9月末,汽車制造業累計稅收260.64億元,同比增長5.1%,占制造業整體稅收的46.4%,增速和占比較上年同期分別提高29.6個和3.4個百分點。
近年來,吉林省工業企業產銷銜接水平不斷提升。截至8月末,吉林省產品銷售率(按現價計算)累計值在全國排名中高居第二位。1-8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應收帳款凈額達1619.10億元,同比下降27.9%;產成品占用資金570.50億元,同比下降8.1%,兩項資金合計占用2286.40億元,占企業流動資產平均余額的29.7%,低于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季節性因素疊加上年增值稅改革造成基數下降,帶動了工業增加值的回暖,吉林省工業生產規模逐月擴大,增長速度平穩提升。1-8月累計增速達4.1%,比去年同期快3.6個百分點。與工業生產規模相對應的利潤卻始終處于負增長區間,且沒有明顯回暖跡象,1-8月全省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41.2億元,同比下降25.8%,利潤增速自5月以來持續低于增加值增速30個百分點左右(見表3),說明工業復蘇并未帶動企業效益增長,工業“提速”與“增效”不同步。一是上半年疫情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較大,產業鏈循環受到阻礙,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行業利潤下降明顯。二是單位成本和費用有所上升,擠壓工業企業利潤。1-9月,我省工業企業營業成本6514.90億元,同比增長2.2%,增幅較上年同期擴大3.1個百分點。二是投資收益對盈利拉動作用明顯減弱。前3季度,我省工業企業投資收益累計實現19.70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9.3%。
一是產業間發展不均衡,全省稅收貢獻主要來自資源型、傳統型產業。1-9月,僅汽車、石油、煙草和醫藥4個行業稅收就占全省制造業稅收的83.8%,較上年同期提高了2.1個百分點。二是地區間發展不均衡。從地域結構看,省會長春市“一城獨大”,GDP約占全省總量的近5成,制造業稅收占全省制造業稅收的比重超6成。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遼源、松原、白城和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四地制造業合計稅收僅占全省稅收的1.8%,占比較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一是稅收政策優惠力度不夠,導致稅源企業流失。近年來,其他省份地方政府對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企業在當地投資設廠,均給予較大的優惠政策,而我省在相關政策方面缺乏競爭力,導致稅源流失。如西部大開發戰略有關企業所得稅問題的公告中規定“對設在西部地區以《西部地區鼓勵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為主營業務,可減按15%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笔茉撜哂绊?,上市企業長春一汽富維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成都設立子公司。二是針對行業特殊性,地方政策支持力度不夠。2019年開始,國家陸續實行了幾項新醫保政策。其中,“4+7”城市藥品帶量采購政策,迫使藥企壓低售價以換得銷量。而我省藥企產品多為中成藥,中成藥利潤空間本身相對較小,這一新政出臺,使企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降。1-9月,我省醫藥制造業稅收收入同比下降7.5%。
雖然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仍呈蔓延態勢,對我省工業企業出口影響較大。1-9月,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8.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220億元人民幣,下降8.4%。許多企業多采用出口轉內銷的方式開展生產自救,但在出轉內的過程中,仍面臨三方面風險。一是國內外需求疲軟。部分企業因需求下滑,訂單減少,面臨“國外無訂單、國內無需求”的窘境。二是銷售回款周期延長,外貿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加劇。部分企業反映,境外訂單回款周期一般為3個月且相對準時,國內訂單回款周期達6個月,并且能否按時回款難以保證。三是部分企業轉型困難,發展預期受挫。有企業反映,出口的車用零部件與國外客戶生產車型相匹配,如轉國內銷售需重新調整生產線設計、采取不同制作工藝并增配相關設備,改造周期長,前期投入大。企業不愿進行大額資金投入,而寧愿等待疫情結束,生產恢復。
一是狠抓提高企業整體素質,為企業增強盈利能力、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奠定堅實基礎。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市場開拓能力、善于捕捉機遇的企業家,以此帶動其它專門人才的引進和本土企業家的成長。
二是狠抓行業多元化發展,既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又著力推進第二、三梯隊的行業發展壯大。做大做強一汽集團,將其培養成超大型企業航母,真正發揮航母的集聚作用,帶動相關企業和協作配套企業的發展。積極培育石化及輕工業、醫藥等優勢明顯的熱點行業。
三是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政策落實上來,加快建立各項優惠政策的配套措施,劃撥專項資金定向供給,簡化流程手續,確保政策紅利直達企業;建議精準施策,建立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加大政企聯系程度,精準疏通企業復工中存在的梗阻。
四是為外貿企業搭建企業內銷對接平臺,組織出口企業與國內采購商開展商務接洽活動,借助廣交會等展會契機,宣傳推介我省名優出口產品,支持外貿企業進入國內市場供銷體系,引導企業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在線推廣,開發適應國內消費喜好的“爆款”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