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吉林長春 130051)
后勤工作具有政治性、經濟性、內部性、保障性以及特殊性等特點,其必然存在諸多風險隱患。如,資產購置與實際需求不符,價格不合理;基建項目前期準備、方案設計和施工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時準確排查安全隱患;公務車輛管理不到位,發生損壞、失竊和非安全運行等情況;公務接待中“標準”政策界限把握不準;水電氣暖、電梯等設備發生斷電、斷水,電梯故障等。
隨著后勤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由后勤主辦的物業、餐飲等服務逐漸引入社會化力量,對服務實體的監管成為后勤部門的主要職責和重要任務之一,隨之,物業監管風險也成為后勤領域的主要風險。如,運用物業餐飲評價標準不到位;物料采購與使用的科學性不高;餐飲人員的素質、餐飲的安全保障等。
作為后勤領域極易出現的廉政風險,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
1.思想道德風險:思想道德意識是影響廉政建設最重要的主觀因素,其產生的風險也是最難把握的。主要體現于后勤職工素養參差不齊,一些后勤職工對自身要求不高,認為后勤工作性質與其他業務差別較大,從而放松了思想防線,甚至出現利用職務影響謀取不當利益的苗頭等。
2.制度機制風險:后勤工作科學化、制度化、標準化建設長期滯后,相關制度修訂完善不及時,造成部分制度執行流于形式。
3.崗位職責風險:一是權利配置不當。崗位的功能定位不準確,權利和責任不明晰。二是權利溢出。權利的作用力超出了實際崗位應有的權利,或者借助權利獲得非正常的利益。三是權利外部嵌入。外界人員對權利的侵染,導致權利異化等。
隨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人民銀行后勤工作也面臨新的要求和挑戰,如何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一是部分后勤部門負責人對風險防控及其機制建設重視程度不足,簡單地把沒有出現事故等同于現有的風險防控機制已較為完善,或只注重業務工作,未將風險防控工作視作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二是部分后勤職工對風險防控工作認識上存在誤區,或認為風險防控工作應全由紀檢監察部門負責,自己僅是配合做好即可,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或認為自己沒有切實的權力,根本不存在廉政風險等。這些風險防控過程中出現的“無用論”、“抵觸論”以及“無關論”等思想已經嚴重阻礙了風險防控的持續推進。
一是制度體系不健全。現有的制度規定較零散,實用性、可操作性差,從而弱化了制度的權威性和約束力。二是制度配套不完善。有些制度出臺時間已經很長,與實際情況不匹配,導致制度滯后于業務發展和形勢需要,不能發揮整體合力。三是制度落實不到位。制度機制沒有完全轉化為內部的規范工作流程,常有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現象發生,不能充分發揮制度剛性約束作用。
一是針對性不強,部分后勤部門制定的防控措施重數量輕質量,性質相近但流程不同的工作所找出的風險點及制定的防控措施存在雷同現象。二是實效性不強,部分制定的防控措施僅參照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意見,沒有完全按照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原則,與實際工作脫節。
一是內部監督人員與被監督對象“同吃一鍋飯”,存在礙于情面不敢監督,指出問題避重就輕,問題整改流于形式,工作不夠扎實。二是監督手段單一,主要采用事后監督檢查的方式進行,不能達到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目的。三是監督力量薄弱,后勤日常工作繁瑣細碎,對風險防控工作深入開展專項檢查較少,僅對日常工作中發現的風險點進行提醒,激發抓好風險防控內生動力的工作還不夠。
做好新時代人民銀行后勤工作,必須堅持圍繞服務央行履職發展大局,深入貫徹后勤“精通業務、精心服務、精細管理、精準監督”工作理念,結合崗位特點,建立健全后勤風險防控體系。
提升人民銀行后勤領域風險防控水平是推進人民銀行政治建設的需要,是加快形成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工作機制,推動和諧央行建設的需要。各級黨委(黨組)要把提升后勤風險防控水平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逐步形成規范運作、協調推進、高效有序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時,要構建完備規范的宣教培訓體系,在培訓對象上要實現從“一鍋煮”逐步向“分層次”的轉變;在培訓方式上要從“傳統式”逐步向“互聯網+”轉變;在培訓內容上要從“單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轉變,將正反典型教育有效結合,進一步深化宣傳教育工作。
人民銀行后勤部門要結合人民銀行實際,盡快出臺《后勤服務管理制度》,統籌考慮省級、中心支行、縣支行“三個層面”,建立公務用車、公務接待、辦公用品領用等科學管理體系。各級后勤部門要健全轄區相關工作制度體系,結合實際,將每一項工作進行梳理、規范和量化,科學規范相關工作標準和指標,全面覆蓋后勤各類管理領域,實現安全管理“橫到邊、縱到底”,不相沖突、不留死角的目標。
各級后勤部門要結合工作實際,明確風險基本面,抓住風險關鍵點,實施動態監控,并按照標準化、數字化、科學化要求,堅持定期排查、不定期巡查、重點環節專項檢查,全方位、交叉式排查,建立后勤領域風險防范長效機制。同時緊密結合工作情況,因時因勢調整風險防控措施,不斷優化防控策略,落實防控舉措,增強其針對性和有效性。
一是強化領導干部的經常性教育和監督,將主管后勤的領導干部納入重點崗位管理范圍,嚴格執行干部年度述職述廉、履職考核等制度,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力度。二是后勤部門要針對相關崗位和責任人逐步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內容,對各類風險崗位風險評級,形成“問題導向”式管理考核機制,對關鍵崗位人員經常考核、談話和提醒。同時將風險防控工作與干部職工的年度考核密切掛鉤,進一步激發后勤工作人員提高風險防范意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