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DENG Ming
(大唐山西發電有限公司,太原030000)
電力企業負責向全國人民輸送電能,維持生產活動的有序開展,隨著我國用電量持續增加,企業雖然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是同時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斷加重。如果電力企業在送電過程中出現電力安全事故,不僅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甚至還會影響電力企業的發展,因此如何降低電力事故的發生幾率是電力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電力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是電力企業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能夠對電力運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因素進行及時的評估和調整,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電力企業目前在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加強安全監督檢查的有效性,需要電力企業從自身角度出發積極尋找問題發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
在電力企業內部雖然針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設置了一定的制度要求,但是長期以往并沒有對這一制度進行完善,導致工作制度體系出現落后的問題。目前人們的用電需求以及用電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電力安全隱患因素也出現了改變,當地檢查工作的重點內容進行改進,才能夠確保監督檢查工作符合目前電力企業發展需求。在安全監督檢查制度中缺乏內容缺失的問題,缺乏完善的考核機制以及獎懲機制,導致企業內部員工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積極性較低,也無法對員工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責任制度的缺失導致電力企業在出現電力安全事故時,難以第一時間尋找到責任人,這對于電力企業以及用戶而言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失。并且電力安全監督檢查制度的落實度不夠,使得制度的應用出現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問題,也無法發揮制度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盡管安全人員通常都是經過專業測試才能擔任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安全人員忙于其他事件忽略本職工作的情況,繁重的事務性工作,總是會“拖累”安全人員[1]。但不可否認的是,發生上述情況與安全人員本身安全意識不足是脫不開關系的。某些安監人員在執行工作時存有怕事、息事寧人的錯誤思想,不能嚴格遵守監督檢查的原則開展工作,無法充分展現安監工作的教育警示作用。不僅如此,還存有安監人員自身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盡管安監人員經過了專業測試,但是在后續工作中不會繼續提升、完善自己,導致出現了知識庫與現實工作脫節的情況,進而造成安監工作出現不可預估的風險。
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流程極其細致嚴格,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對每個工作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查找和分析,進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供電安全。然而目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情況并不理想,存在部分檢查環節疏忽的問題,監督力度較弱。特別是在進行檢查工作時極其容易因為一些小問題而影響到整體工作進度,間接性的表明了電力企業對該項工作缺乏重視度。
電力企業應當認識到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新的社會環境下所出現的變化,不斷對自身制度體系進行完善和創新,以此來提高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制度的有效性。首先在完善制度時應當仔細研讀國家提出的有關法律要求和制度制定標準,落實國家提出的安全檢查工作要求,在此基礎上對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其次,應當將以人為本作為制度體系完善的根本原則。電力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主體是人,因此必須要始終堅持人文理念,以友善的態度和企業員工進行交流,促使員工能夠自覺遵守制度,使員工能夠主動形成良好的安全監督檢查意識。再次需要對考核機制以及獎懲機制進行完善,提升員工對檢察工作的積極性。制定考核機制時應當結合不同工作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以員工績效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實施一定的績效獎勵。同時針對一些在監督檢查工作中出現失誤或者疏忽的員工實施懲罰措施,以此來約束員工的工作行為,提升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規范性。最后,電力企業應當不斷針對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安全監督檢查問題,對制度進行完善和改進,使得安全監督檢查制度能夠做到與時俱進。
一個企業的文化體系會影響到工作氛圍以及員工工作意識,因此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有效性,就需要同時重視安全文化體系建設,企業日常工作中滲透安全意識,進而促使員工主動工程安全事故預防意識。企業應當加強安全管理制度的宣傳效果,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會議教育,企業員工能夠認識到在電力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實施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意義,提高企業員工自我保護能力。要想建設完善的安全文化體系必須要保證電氣設備、電網以及電力系統的安全,只有這些硬件設備處于安全狀態,才能夠真正讓企業員工放心,進而意識到應用安全監督檢查制度的效果。在現代技術迅速發展到今天,電力企業應當積極利用各種新型的新媒體平臺,為員工搭建交流平臺,進而能夠讓員工自主交流在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拉近員工和管理人員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2]。
實施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工作素養才能夠嚴格按照監督檢查流程進行工作,擁有較高的責任意識。因此企業需要對負責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管理人員實施定期培訓活動,從管理業務和管理服務兩個角度出發改善管理隊伍水平。首先,提升安全監督管理業務水平。為管理人員講解日常工作中的檢查要點,針對上一階段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制定后續的詳細工作計劃。在培訓后能夠讓工作人員利用正確的方法完成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確保每一個檢查環節都不會出錯,進而消除可能存在的人為安全隱患。其次,提升安全監督管理服務意識。應當重點激發安全監督檢查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使得電力工作人員能夠嚴格按照法律要求進行科學監督,形成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理念。服務意識可以讓檢查人員正確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職責,強化職業素養水平,使工作人員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電力企業可以開展各種企業團建活動,或者發揮黨建工作的作用,開展以滲透服務意識為目的的團建和黨建活動,利用活動的開展促使檢查人員自主領悟并形成服務意識。
在監督工作過程中,需要針對過程管理和現場監督兩個環節進行改進,以此來加強監督工作開展有效性。在過程監督方面,電力企業的每個部門都需要設計合理的施工計劃,并嚴格按照檢修計劃進行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確保能夠按照相關標準進行,必要時可以利用安全網實施更加全面的安全監督檢查。在現場監督方面,在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時電力企業應當安排其他監理人員對檢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工作效果評估,以此來確保檢查工作的規范化水平,防止在監督工作中出現不規范的操作行為,為電力穩定運行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安全活動的開展能夠真正落實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要求,同時也能讓員工意識到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電力企業可以將安全活動的主題設置為“查三違,防事故”,針對工作中出現的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以及違章指揮等違反制度的行為進行懲罰。通過懲罰措施的實施能夠加強企業員工的組織性以及紀律性,降低在工作過程中因人為因素出現安全事故的幾率,真正的提升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效果。
電力企業制定和完善應急保障體系的建設是極其必要的,能夠讓電力企業更加有序的處理各種電力事故,這也是提升安全監督檢查工作效果的基礎前提。應急保障體系能夠在第一時間對電力安全事故進行處理,為檢查工作的開展提供充足的時間,確保能夠在一定時間內將所有安全隱患完全排除,解決安全事故。為此電力企業應當對安全事故預警體系以及安全事故指揮體系進行完善,并現代化技術與其他企業共同合作,搭建電力安全事故應急預警指揮共享平臺,以此能夠在第一時間調動更多的資源。同時電力企業也應當在企業內部設置專門負責應急工作的部門,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及時儲備應急物資、補充應急物資,并加強應急工作隊伍建設,確保在電力安全事故出現時,能夠擁有充足的物資資源以及人力資源[3]。
對于我國而言電力企業屬于推動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能夠保障社會有序運轉,因此電力企業在新的社會背景下,不僅需要積極提升自身的供電水平,滿足人們持續增長的用電需求,同時也需要加強安全管理效果,確保用戶用電安全性。電力企業應當不斷完善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促使電力企業員工能夠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主動開展電力安全監督檢查工作。電力企業也需要重視對監督管理隊伍進行培訓,加強管理隊伍整體水平,在企業內部多多開展各種安全活動,提升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的落實效果。電力企業只有將安全生產理念落實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夠確保企業可持續發展,為用戶的用電安全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