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昆HE Jin-kun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廊坊065000)
多元化經營實際上是資金和投資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它在經濟和生產活動中應用的非常廣泛。
科研單位的經營一般是在科研成果上進行轉化,轉化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產品或服務的經營策略或成長行為[1]。實施多無化經營戰略,在企業尤其是科研企業是一種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多元化經營的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可以減少科研單位的科研投入風險,第二個特點是可以合理利用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利用科研的延伸資源和剩余資源整合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使科學研究出的轉化成果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提升為科研價值生產力。
科研多元化經營意味著科研企業要依據成果進入新的科研延伸領域,不同的領域各有其特色,會有不同的進入壁壘。科研單位如果要進入的法律法規要求比較嚴格、要求高環保標準、科研開發的難度比較大、產生的成果差異性強,則進入壁壘難度增大,科研單位要進入這個新行業必須付出較大的成本,承擔較大的風險。另外,科研企業對新進入的領域方向有錯誤的判斷,將會由于前期科研、人員培訓等的投入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如LNG 儲罐的建設就面臨著技術帶風險、轉換成本過風險、市場前景等各方面的風險。
產業剛性有兩種方式體現:①對競爭對手反應遲緩;②退出相關范圍。此外,從一個中退出,可能會損失掉與之相關聯的其他科研內容。資產的專用性和投入的沉沒成本等因素使整個單位的利潤率可能持續低水平。從低競爭優勢的范圍中退出,就大大損害了相關聯的很多科研業務。
不管規模大小,資源是有限的。多元化經營會導致科研單位將有限的資源分散,無法在每一個達到最佳規模,存在投入不足、規模過小,無法體現優勢。如果科研單位多元化經營的業務領域過寬,大跨度的科研范圍研究,使原有的科研核心業務流失,不能集中優勢資源,影響了科研本身的優勢核心,降低了技術創新優勢,降低了本身擁有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競爭力,結果是科研單位在原有科研產品或科研領域中失去市場和優勢,不利于科研單位的長遠發展。
企業是一種為了克服高額“費用支出”而產生的主體,但科研本身的運行是有成本的。
科研企業的成本集中在科研研發過程,形成成果之前的投入,成果轉化過程中的投入,一旦科研企業成果多元化經營,管理的能力和經營能力需要同時提高,如果管理方式、方法不能適應新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就會存在管理效力的下降,管理效力下降同時影響多元化科研經營的進程,所以科研單位進行多元化經營時,同時要進行管理的提升,保持管理效率。
科研經營要有大量資本的投入,因為進入一個新科研領域和自身管理成本的提高,如果科研單位進入相關的建設領域其投入將是特別巨大。對于科研單位,正常情況下允許一些小的負債。多元化經營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大,內外部資金失去平衡,形成了資金的高度依賴,很快陷入資金危機。
風險防治控制手段:風險的避開、風險轉移、風險控制和風險自擔等[3]。風險避讓是一種簡單、易行、全面、徹底的風險防控方法。風險自擔是指風險在沒有辦法規避、轉移、控制的情況下,自己承擔風險。
本文以風險控制方法為基礎,描述了科研單位進行多元化經營的風險控制、決策體系。
對于企業多元化經營風險的控制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規避新行業的行業風險、競爭風險等不可控風險;二是,選擇適當的進入方式轉移或降低風險;三是增強企業自身抗風險的能力,這是企業提高風險應對能力的根本辦法。
各行業的競爭程度不同,經濟不斷的向前發展,各新興產業不斷出現,在某些產業里競爭不激烈、產品可替代性不強,而另一些產業競爭過度、同質產品充斥市場。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應該主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分析盡可能的規避市場風險。
3.1.1 供方進行討價還價
在科研單位進行多元化戰略中供應方主要指科研材料,其討價還價能力越強科研單位采購風險就越大。相關方給出價格的高低主要因素是他們所提供給科研單位的是否是關鍵要素,當他們提供的是最新的產品或者嚴重影響科研單位的產品的質量時,就會按高價格進行提出,增加成本。比如科研單位進入新的領域如果是一個非有效競爭的市場,供應方擁有比較強的市場優勢地位或是科研單位的采購量不夠大時,供方則會通過“定價權”控制相應產品價格,使得科研單位進入這一行業面臨更大的風險。
3.1.2 新進入者威脅
現有企業的反應主要是技術封鎖、低價策略等方面。大多數障礙就是范圍和產品的不同,是不能通過模仿、復制來實現結果的。如果科研單位進入的行業有上述優勢,那么其他企業很難進入該行業,科研單位就降低新進入者爭奪市場帶來的風險。
3.1.3 替代品威脅
科研單位所進入的行業主要是在新技術、新領域不能夠快速被復制產品的行業。當某行業產品容易被替代或是產品轉化成本低時,這個行業就不會有較多的領域進入,科研單位將拿到相關的工程也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科研單位進入這些行業,并在該行業進行了較多的投入,這些成本將很難收回。總之,科研單位進入某一行業的時候,要以業主方的利益為出發點分析相關產品的可替代性。
3.1.4 行業內部競爭
就科研單位多元化而言,行業內的競爭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新進行業業主方的競爭;二是,相似的施工企業間的競爭。業主為了實現其利潤還會不斷的壓縮價格,科研單位進入這些行業也將很難實現業務量的快速增長和利潤的持續上升。
進入新行業時,已有的與科研單位相似企業會為了他們當前利益而對新進入者采取技術封鎖、市場擠壓等手段,甚至是采取報復行動。已有的企業具體會采取哪種措施則跟財務狀況是息息相關的。總之,新企業進入一個行業的風險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于已有企業對新進者的反應。
3.1.5 消費者討價還價的能力
討價還價能力主要是指消費者(業主方)主要通過降價、壓低產品價格等、降低服務質量等。一方面,如果市場的終端用戶討價還價能力過強,這個行業不會有較多企業(業主方)進入,科研單位的業務開展起來會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如果業主方討價還價能力過強,則科研單位進入這個行業會處于競爭的不利地位。
綜上所述,科研在準備進入一個新行業時要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客觀分析,盡可能選擇一些供應商無明顯競爭優勢、新企業進入困難、產品難以替代、當前競爭不激烈、消費都討價還價能力低的行業進行多元化發展。
科研單位實施多種多樣的形式發展,有內部發展、外部發展和聯合發展的形式。這些形式不能以好或者壞來簡單區分,科研單位還是依據自身的特點,科研能力,發展方向,技術能力來選擇最容易降低行業風險、資金風險、管理風險的途徑。在相關多元化戰略中一般采用內部發展、戰略聰明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風險。
分析、規避外部風險是進行風險管理的重要內容,增強企業自身的抗風險能力才是風險管理的根本。在進入新領域時一個擁有較強抗風險能力的企業能夠很好的對各種風險做出快速反應,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增加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所需要的能力和相應的資源。首先,必須已擁有了能力,應對核心競爭力被削弱的風險。核心能力可能存在于管道產品研發、施工方法的研發、人力資源儲備、售后服務等多個方面。在科研單位多方向發展中有這個非常重要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關鍵因素。為保證科研單位的核心競爭力不會因新業務“爭奪”資源(資金、人力資源)而被削弱,科研單位應進一步增加管道建設的科研實力、施工實力、人員儲備,同時,吸取新業務中創新的技術用于管道施工,增強管道施建設的實力。其次,增加技術儲備,應對市場自然形成的技術壁壘。企業的技術資源主要體現在新業務需要的核心技術上,當業務多元化發展的時候,一方面,需要將管道施工技術進行轉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對相關產業技術投入。因此,首先,要重視新技術的R&D 投入,這需要合理的激勵機制相配合;第二,重視先進技術和技術人才的引入和培養。然而,擁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并不是一定可以取得多元化戰略的成功,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把這些技術產品化、產業化,這就需要通過適當的管理來實現。
只有做好業務整合才能很好的應對核心競爭力被削弱和產業剛性帶來的風險。首先,協調原有業務間的關系。多個原有業務之間的關系會因為新業務的開展而使得原有的互補、互斥關系發生變化,進行業務重組,保證各原有業務間關系協調,協同效應得以顯現。其次,新業務和已有業務之間的關系也需要進行協調。新業務在給企業注入活力的同時有可能會削弱企業原有的競爭優勢,因此需要合理的權衡兩者的關系,在已有業務的基礎上合理利用當前的資源,推進新業務的發展。特別是在相關多元化中已有業務的市場渠道、融資模式、技術以及裝備都可以很好的促進新領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