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釗 劉昶
摘要:上跨在役高速公路進行橋梁施工具有施工風險與交通風險雙重特性,是新建工程全線的控制性工程。常規的跨線橋施工一般是將防護棚搭設在地面上,而在高架橋上搭設防護棚需確保防護棚的有效性、既有橋梁的穩定性及交通安全性。文章以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湘潭段)工程主線上跨滬昆高速-紅易路跨線橋項目為例,采用MidasCivil軟件對防護棚和箱梁進行建模驗算。結果表明,二者的變形和應力均滿足規范設計要求。進行被交道路的交通分流組織設計,提高了施工安全與交通安全儲能,可為今后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上跨公路;安全防護;施工安全;交通安全;交通分流組織
0 引言
目前我國交通建設正處于網絡化的關鍵階段,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復雜的交叉線路。上跨在役高速公路橋梁作為現階段線路交叉最主要的形式,不僅存在一般橋梁的施工風險,還會對被交路段的交通造成較大影響。
上跨在役高速公路橋梁施工作為占道施工的一種,具有的風險源有:施工期間物件墜落、過往車輛碰撞防護棚、防護棚失穩、在役橋梁結構失穩、行車視距不良等。且在役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大、交通安全要求高,因此在役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比較復雜,需在施工前做好安全防護與交通組織工作。
1 工程概況
芙蓉路快速化改造項目(湘潭段)是長株潭一體化“三干一軌”的項目之一,是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構建一體化交通體系,實現“半小時經濟圈”的重要干道。其中滬昆高速—紅易路跨線橋起點樁號為K21+394.80,終點樁號為K22+300.00,與滬昆高速公路交叉(滬昆高速公路里程K1057+823),夾角為66°。全橋長905.2m,共計7聯:5×30m預制小箱梁+4×30m預制小箱梁+4×30m預制小箱梁+(35.1+60+35.1)m鋼混組合梁+5×25.6m預制小箱梁+(30+45+30)m鋼混組合梁+5×30m預制小箱梁。由于14#、15#墩上跨滬昆高速公路,上部鋼混組合梁架設對滬昆高速公路通行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在株易高架橋南北側增設臨時支墩2#、3#墩,梁長為45m,采用汽車吊吊裝。
2 安全防護設計
2.1 安全防護棚設計
防護措施采用“門”式防護棚架遮蓋為主。防護棚長30m(棚寬度大于橋體投影面兩側各5m,有利于架梁操作,同時在兩側設置高度≥1.2m的臨時護欄和防護網),右側寬10.5m、左側寬10.5m、高5.5m。
基礎采用(0.8×1.0×0.8)mC25混凝土條形基礎,對條形基礎進行提前預制,搭設時吊裝安放。在基礎下設置砂漿墊層,同時利用膨脹螺絲與橋面進行固定,并在條形基礎正面及側面均涂刷黃黑標線及附著式雙面輪廓標識。
立柱采用(400×10)mm鋼柱,布設在高速路兩側和中間隔離帶,形成門式八立柱,間距為(3+4×6+3)m。預制條形基礎時,先預埋地腳螺栓,將立柱與基礎連接起來,在立柱間設置斜拉,采用角鋼與護欄連接,使棚架與橋梁形成整體。
在防護棚立柱前,在防護棚正面安裝防撞桶,在防護棚側面安裝隔離墩等半剛性防撞設施,在條形基礎與鋼管立柱上貼黑黃相間立面標記,并設置夜光燈及頻閃燈。
以八立柱頂面沿高速公路方向通長Ⅰ40b鋼梁作為縱向主梁。在主梁頂面沿橋梁橫向,按間距2.0m設置Ⅰ40b鋼梁作為橫向次梁。在次梁頂面沿高速公路方向,按間距0.6m設Ⅰ12a槽鋼。主、次鋼梁及槽鋼之間通過焊接處理,形成整體。
頂面封閉層結構設計為3.5mm鋼板+彩鋼瓦,形成封閉緩沖層和隔水層。
2.2 防護棚穩定性驗算
選擇右側防護棚,采用MidasCivil軟件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見圖1)。風速取最大值10級風速V=34m/s,結構采用實體單元,材料參數選取見表1。
考慮護欄模板系統中6m長、40mm加厚工字鋼梁從5m高處掉落所產生的沖擊力,工字鋼梁自重G=59.9×6×10=3.6kN。假定工字鋼垂直掉落在梁板中心,作用面積約為0.01m2,模型在工字鋼靜載作用下的變形如圖2所示。
根據以上結果,主梁最大撓度為8mm,小于規范L/500=20mm,剛度滿足規范要求。由沖擊系數計算公式可得式(1):
防護棚應力最大值為33MPa,小于鋼材應力設計值275MPa,結構安全。
2.3 被跨箱梁穩定性計算
結構自重: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容重γ=26kN/m3;鋼筋混凝土容重γ=25kN/m3;瀝青混凝土容重γ=24kN/m3。二期恒載:鋪裝80mm鋼筋混凝土+100mm瀝青混凝土;防撞墻按實取值。活載等級:城-A級,沖擊系數按通用規范根據結構基頻取用。混凝土徐變及收縮的影響:混凝土收縮應變終極值和徐變系數,按《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JTG3362-2018)取用;各個階段混凝土收縮應變和徐變系數,按規范附錄F提供的方法計算。溫度影響(T):體系升溫、降溫30℃;橋面板局部升降溫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D60-2015)第4.3.10條梯度溫度效應計算,其中,橋面升溫T1=14℃,T2=5.5℃;橋面降溫T1=-7℃,T2=-2.75℃。
邊界條件:支座采用彈性支承。荷載組合考慮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組合,相應的組合系數的分項系數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執行。結構計算模型如圖5所示:
經數值計算可知,主梁在準永久組合下未出現拉應力,滿足不出現拉應力的要求。主梁在標準組合下最大壓應力為11.62MPa,小于容許值16.22MPa;主梁最大撓度為19mm,小于規范L/600=58mm,防護棚方案滿足規范要求。
3 交通組織設計
3.1 防護棚架搭設期交通組織
(1)外側基礎立柱安裝施工。北側將基礎設置在應急車道上靠近橋梁邊護欄,跨度滿足10.5m;南側將基礎設置在應急車道上靠近橋梁邊護欄,跨度滿足10.5m。施工時占用應急車道。
(2)中央基礎立柱安裝施工。基礎設置在東西方向超車道內邊線與中護欄1m范圍,在澆筑條形基礎時預埋地腳螺栓將立柱與基礎連接起來,施工占用兩側超車道。
(3)北半幅防護棚架橫縱梁及頂面安裝施工。施工時封閉北半幅行車道和應急車道,期間需臨時封閉交通,每次封閉時間約3~5min,開放交通后車輛通過超車道通行。
(4)南半幅防護棚架橫縱梁及頂面安裝施工。施工時封閉南半幅行車道和應急車道,期間需臨時封閉交通,每次封閉時間約3~5min,開放交通后車輛通過超車道通行。
3.2 上跨梁體施工期交通組織
(1)汽車吊就位和鋼箱梁(共5片)吊裝施工。施工時需在施工路段近端封閉滬昆高速公路雙向交通,安排專職安全人員配合現場交警,在上游過渡區終點設置管控點。當鋼箱梁吊裝進入高速公路范圍時,指揮人員通過對講機通知管控點交通警察和安全人員開始中斷交通,并在管控點后方安排示警車,提醒后方來車,利用擴音喇叭告知停車的駕駛人員前方施工情況,請勿下車走動。管制時間約30min,開放交通后車輛在已搭設好的安全通道內通行。
(2)橋面鋪裝及橋梁附屬工程施工。車輛在已經搭設好的安全通道內通行。
3.3 防護棚架拆除期交通組織
此階段交通組織可參照防護棚搭設期交通組織。
3.4 遠端誘導分流
3.4.1 東往西方向
將殷家坳樞紐作為第一誘導分流點,誘導滬昆高速公路車輛往北繞行G4京港澳高速公路,在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李家塘樞紐南往北方向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G0401長沙繞城高速往西;在長沙繞城高速東延樞紐往西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進入S50長韶婁高速公路;長韶婁高速公路赤江樞紐東往西方向匝道出口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S41長潭高速公路往北;在長潭高速公路湘潭北互通北往南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轉回滬昆高速公路往西。
誘導分流路線一:G60滬昆高速公路→殷家坳樞紐→G4京港澳高速公路往北→李家塘樞紐→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西)→東延樞紐→S50長韶婁高速公路(往西)→赤江互通→S41長潭西高速公路(往南)→湘潭北互通→G60滬昆高速公路(往西)。
將龍頭鋪樞紐作為第二誘導分流點,誘導滬昆高速公路車輛往北繞行S21長株高速公路,在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長株高速公路干杉樞紐南往北匝道前2km、1km、500m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西至經過李家塘樞紐直行,并在李家塘樞紐東往西方向設置誘導分流標志。
誘導分流路線二:G60滬昆高速公路→龍頭鋪樞紐→S21長株高速公路往北→干杉樞紐→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西)→李家塘樞紐→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西)→東延樞紐→S50長韶婁高速公路(往西)→赤江互通→S41長潭西高速公路(往南)→湘潭北互通→G60滬昆高速公路(往西)。
3.4.2 南往西方向
將殷家坳樞紐作為誘導分流點,在南往北方向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車輛直行經李家塘樞紐繞行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同分流路線一。
3.4.3 北往西方向
在李家塘樞紐北往南方向匝道出口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車輛繞行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同分流路線一;在殷家坳樞紐北往南匝道口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車輛在殷家坳樞紐調頭轉回G4京港澳高速公路,在李家塘樞紐繞行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同分流路線一。
3.4.4 西往東方向
將湘潭北作為第一誘導分流點,誘導滬昆高速公路車輛往北繞行S41長潭西高速公路,在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在長潭西高速公路赤江樞紐北往南方向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S50長韶樓高速公路往東;在長韶樓高速公路東延樞紐往東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進入S4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在長沙繞城高速公路李家塘樞紐西往東方向匝道出口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G4京港澳高速公路往南;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殷家坳樞紐南往北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轉回滬昆高速公路往東。
誘導分流路線三:G60滬昆高速公路→湘潭北互通→S41長潭西高速公路(往北)→赤江互通→S50長韶婁高速公路→東延樞紐→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東)→李家塘樞紐→G4京港澳高速公路(往南)→殷家坳樞紐→滬昆高速公路往東。
將塔嶺樞紐作為第二誘導分流點,誘導滬昆高速公路車輛往北繞行G0421許廣高速公路,在出口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在許廣高速公路道林樞紐南往北匝道前2km、1km、500m處設置誘導分流單懸臂標志牌,誘導高速公路車輛繞行S50長韶婁高速公路往東至經過東延樞紐直行,同分流路線三。
誘導分流路線三:G60滬昆高速公路→塔嶺樞紐→G0421許廣高速公路(往北)→道林樞紐→S50長韶婁高速公路→東延樞紐→G0401長沙繞城高速公路(往東)→李家塘樞紐→G4京港澳高速公路(往南)→殷家坳樞紐→滬昆高速公路往東。
4 結語
得益于恰當的防護方案和交通組織設計,芙蓉大道快速化改造(湘潭段)工程主線上跨滬昆高速—紅易路施工得以順利實施。可以看出,上跨高速公路橋梁施工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用有限元軟件對防護棚及被交箱梁進行數值分析,確保防護棚及被交箱梁在施工期的穩定性;設計切實可行的交通組織方案,保證施工期的交通安全。
參考文獻:
[1]張世平.考慮施工交通組織的橋梁改擴建方案設計—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擴建工程[J].中外公路,2008,28(2):202-206.
[2]王國富,胡永利,路林海.高架區間上跨濟廣高速橋施工方案模糊比選[J].施工技術,2015,44(17):36-39.
[3]付元坤,江興旺,韋 剛.單喇叭形互通式立交改擴建工程施工期交通組織設計[J].中外公路,2012(5):277-280.
[4]楊敏捷.新建公路上跨高速鐵路立交橋安全防護措施研究[J].鐵道建筑,2012(8):35-38.
[5]許蔚華.高速公路橋梁大修期間的交通組織[J].華東公路,2009(4):21-23.
[6]王明慧,李開蘭,朱永波.山區高速鐵路特大橋上跨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J].鐵道建筑,2015(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