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摘要:瀝青混凝土路面積水不僅容易對路基穩定產生危害,而且嚴重威脅車輛行駛安全。文章以玉鐵高速公路為例,分析路面積水的原因和處理措施,以有效地消除瀝青混凝土路面積水。
關鍵詞:車轍;路基灌漿;切槽;微罩面
中國分類號:U412.36+6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2005年廣西南友路(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宣告廣西正式開啟了瀝青混凝土高速公路時代。雖然瀝青混凝土路面高速公路在我國北方已經很普遍,但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炎熱多雨,不同的氣候、溫度、降雨量等環境的差異,給高速預防性養護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水是影響公路壽命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玉鐵高速公路(S21玉林至鐵山港)為實例,總結實踐經驗,引入發達地區成熟的路面積水處理技術,為同行提供參考借鑒。
1 玉鐵高速公路路面積水情況
玉鐵高速公路2013年4月建成通車,至今通車已經兩年多。項目公司秉承“精管細養,暢安舒美”的養護發展理念,從養護全壽命周期考慮,因地制宜開展預防性養護,實施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養護模式,高速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水平。但隨著車流量的增加,特別是超限車輛屢禁不止,加上沿海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公路路基路面逐漸出現裂縫、局部沉陷、車轍等病害,且病害發展速度增快,導致局部路段的路基路面產生嚴重的路面積水現象,易發生交通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路面積水需要及時解決。
2 高速公路路面積水的危害
2.1 降低了路面有效的抗滑系數
路面抗滑系數SRI與路面的有效摩擦成正比,為了保證給車輛行駛、轉彎提供足夠的摩擦力,要求路面抗滑系數必須達到0.6以上,構造深度TC≥0.55 mm。當路面積水時,路面構造深度受到影響,輪胎表面與路面之間形成一層水膜,類似輪胎漂浮在水膜上,路面抗滑系數大大降低,抗滑性能下降,特別是在彎道位置,且車輛行駛速度越快,路面對輪胎的抗滑能力越低,如果操作過大容易造成車輛交通事故。詳見表1。
2.2 降低車輛行車能見度
車輛在積水路面上高速行駛,而存有積水的路面會形成鏡面效應,對駕駛人員的視覺造成嚴重影響,其極易因受到強烈燈光的刺激而產生照射性眩目,尤其在夜間更為明顯。同時,汽車車輪卷帶起的積水水花,使行車形成霧化效果,特別是大貨車帶起的水花,對緊鄰其后的汽車行駛,造成一定的視覺遮擋,降低駕駛人員的視線能見度,影響對前車的轉向及尾燈觀察效果,車輛速度越快形成的水霧越大,嚴重影響車輛行駛安全。
2.3 破壞路面結構性能
玉鐵高速公路路面結構分為上面層(4 cm)、中面層(6 cm)、下面層(8 cm),再下面就是水穩層和碎石層。當雨水在路面淤積,會滲入路面結構,當路面結構層破壞(裂縫、坑槽、車轍等),水分會滲透到各層之間,造成面層之間錯動,進而加快、加重路面病害發展的速度。如果路面病害不能及時處理,會對路基的承載力產生損害,降低路面承載力,進而使行車路面沉陷,加重路面積水的程度,造成日后養護成本的增加。
3 高速公路路面積水的原因
3.1 路線左轉彎變坡
玉鐵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在設計和施工中,為了減少隧道開挖,在遇到沿線山體的時候,路線優先選擇繞行,特別是連續山體位置,造成路線彎度過大、變坡段較短。在降雨過程中,左轉路肩超高位置,邊坡雨水從路肩流向中央分隔帶排水溝,而直線段路面雨水從路面流向路肩,這樣就會在變坡點處形成一條由超車道流向路肩的斜向的2~3 m寬的水帶。當汽車行駛到這個水帶位置,左前輪和右后輪直接行駛在水帶里面,與其他2個輪子形成反差,稍打方向就容易造成車輛事故,這是玉鐵高速公路路面積水的主要原因,如K668+100~150下行、K670+580~700下行、K673+500~550下行等路段。
3.2 路基下沉
路基是路面結構的承載主體,承載著路面的主要荷載。路基下沉的原因往往是由于在施工過程中采用回填土的土質不合格、回填不均勻、單層壓實不夠、軟基處理不當、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等,造成路基承載能力不足。在路面通車后2~3年的時間,陸續會因公路路基不均勻沉降引起路面凹陷、車轍、橋臺搭板跳車等遺留缺陷。路基下沉容易造成路面局部出現下沉凹陷,雨后在凹陷的低洼處形成路面積水,這也是玉鐵高速公路路面積水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如K670+060上行、K675+050下行、公館匝道AK0+970等路段。
3.3 路面車轍
玉鐵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基和路面施工質量不到位,再加上通行車輛的不斷增加,且違規超限車輛屢禁不止,導致路面車轍病害日趨嚴重。隨著車轍深度不斷加深,形成路面凹槽,而路面凹槽積水不易排出,車輛輪胎與車轍積水路面之間的摩擦系數減小直至為零,此時,快速行駛的車輛可能發生輪胎的滑水現象,所以車轍也是形成路面積水的原因。如K682+00~200上行路段。
3.4 中央縱向排水溝設計與施工缺陷
在高速公路彎道超高漸變段上,為了將路面積水排出,在中央分隔帶內增設了排水溝、集水井。但是,一方面,由于設計上的缺陷造成排水溝截面過小不能滿足路面排水要求,導致在超高路段內側局部積水無法及時排出;另一方面,施工缺陷造成集水井口高過排水溝、排水溝高過路面或路面邊緣攤鋪過高翹起,致使路面雨水無法通過排水溝和集水井排出,反而在水溝末端將雨水倒灌到路面,在超車道形成路面積水。
3.5 路面排水系統堵塞
路面雨水主要通過路肩邊坡、中央排水溝、橋梁伸縮縫、排水孔等排水系統排出,但由于過往車輛司乘人員長期丟棄飲料瓶、塑料袋等垃圾,還有快速生長的野菊花、蒲公英等雜草,很容易堵塞排水溝和排水孔,不僅清理麻煩且極易造成路面積水。
4 高速公路路面積水的處治
為了保證高速公路的快速、安全、暢通,玉鐵高速公路項目公司對路面積水問題高度重視,組織技術力量,攻關克難,處理路面積水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確保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我們主要采取了如下幾個處治措施:
4.1 路基灌漿
玉鐵高速公路項目公司針對因路基下沉產生的路面積水,主要采用路基化學灌漿“DCG工法”,即:在灌漿壓力為0.1~0.5 MPa時,將調配好的灌漿漿液倒入特制的雙液灌漿系統擠壓至路基的碎石層、土基層,漿液在路基脫空縫隙、凹槽內部迅速凝固、結石,最終形成以立體網狀漿脈固結體為骨架的復合土體,有效改善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能和水力學性能?!癉CG工法”路基灌漿法,能有效加固路基軟弱土體,提高路基承載力,并抬升調平沉陷路面,恢復路面平順,消除路面積水。
路基灌漿的主要工藝是:布孔→鉆面板孔→造深層孔→抬升觀測→安裝灌漿管→加固調平灌漿→養生。
玉鐵高速公路從開通到現在,路肩灌漿28處,灌入水泥2 238.2 t,徹底消除了因路基下沉而導致路面積水的現象。
4.2 路面打磨、切槽
路面積水的處理措施與路面的凹陷程度有關。當沿行車方向30 m拉線,路面凹陷量≥5 cm時,往往采用路基灌漿的方法,進行抬升調平;當沿垂直行車方向7 m拉線,路面凹陷量<2 cm時,且排水距離較短時,可采用路面打磨方法,引水出路面;當沿垂直路面行車方向7 m拉線,路面凹陷量在2~5 cm時,需要對路面進行切槽,引水出路面。
4.2.1 路面打磨
路面打磨,使用的機械主要是大型路面打磨機。路面打磨主要是在超車道靠近中央排水溝一側。為了不影響行車的安全和舒適,打磨的深度不宜過深過長,路面打磨深度控制在1.5 cm以內,深入行車道長度控制在60 cm。根據路面積水的嚴重程度來選擇打磨寬度、長度和個數。
4.2.2 路面切槽
路面切槽使用的機械是小型切割機、吹風機和風鎬機。路面切槽的位置往往是積水較深的路肩。雨天選取積水最深位置,采用間隔2 m/條,依次向兩側布置,根據路面凹陷量的不同而布置切槽位置。
首先用切割機對瀝青混凝土進行切割,用風鎬對切割后的地方進行搗碎,然后采用人工清理,并用高壓風槍將底槽內的粉塵清除干凈,最后用環氧化樹脂進行三面密封。切槽大小控制在6 cm寬、4 cm深,且保證一定的坡度,以便進行排水。
玉鐵高速公路全線進行路面打磨11處、路面切槽2處,排除路面積水效果明顯。
4.3 疏通、修復排水系統
路面積水最普遍的原因就是路面排水系統失效,導致路面積水無法通過排水系統排出,在路面形成積水。針對這種情況,玉鐵高速公路項目公司從兩方面下手:(1)疏通排水系統,主要是定期清理中央排水溝、急流槽和路肩外側內的雜草、淤泥,及時疏通橋梁伸縮縫、泄水孔,還有路面切槽內的垃圾,保證排水的暢通;(2)對于設計施工存在的排水系統缺陷,重新砌筑和延長了中央排水溝,并鑿除集水井口高出排水溝的部分,保障了排水系統正常運行。
4.4 微罩面處理車轍
微罩面處理車轍是采用攤鋪設備將改性乳化瀝青、級配集料、添加劑等攤鋪到車轍內。(1)在車轍邊緣劃定位置,采用銑刨機在車轍邊緣進行銑刨,保證罩面厚度≥2 cm;(2)對攤鋪位置進行清掃、除塵,撒布稀漿封層;(3)將瀝青混合料攤鋪到車轍內,根據車轍的厚度計算出相應的攤鋪系數;(4)采用小型壓路機或垂直夯進行壓實。
5 結語
廣西高速公路受氣候和降雨量的影響,路面積水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威脅過往車輛的行車安全。只有加強日常維修保養工作,及時清理路面垃圾和疏通排水系統,才能確保路面排水系統發揮正常功能。同時,要加強日常巡查和檢測,特別是雨季時路況的巡查,在路面積水的初發時期就開展養護維修工作,避免病害的進一步發展。要科學分析積水原因,制定有效的積水處理措施,確保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葉孫敏,潘春梅,黃小鵬.淺談高速公路路面積水處理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6):20-21.
[2]周自林.高填土路基下沉的原因與防治對策[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5):45-46,53.
[3]JTJ073-2001,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技術規范[S].
[4]張紅春.“DCG”工法在處理涵背下沉工程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