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飛
園林綠地的結構是園林景觀外在呈現的內在決定性要素,它是由園林綠地的性質、功能所決定的,同時也受到歷史文化傳統、意識形態等外界因素的影響。現代城市園林綠地更加注重人性化,強調人的活動與需求,因此,決定了園林綠地的空間形態布局。
1.標志性。隨著城市園林綠地的不斷發展,在園林風格的形成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同的園林綠地已經被賦予了特定的功能,出現在特定的場合,具有鮮明的標志性。必須考慮到這種特定環境的標志性。
2.適宜性。園林綠地組成要素雖然廣泛運用于各地的園林綠地設計,但由于其所處地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不同,如北方園林更注重運用地形與建筑造景,而江南園林則多運用水體造景,在嶺南園林中相對來說植物造景的成分更多一些。另外,在體現不同性質園林綠地的氣質時,園林要素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在表現烈士陵園軸線對稱、莊嚴肅穆的園林結構時,宜盡量選用植物造景,以形成穩重的基調;而在營造兒童公園自由的氛圍時,可多利用水體話潑自然的屬性加以發揮。
3.靈活性。園林綠地設計有其靈活性。根據地域環境的不同,園林要素的選擇可有所變化。如北方的園林考慮到氣候等因素,應盡量慎用水體或不做水體;而水體在江南園林中則可成為著重渲染的一部分。根據園林性質的不同,園林要素的選擇也可有所側重。如植韌園必須強調植物的多樣性,而私家園林則可側重園內建筑小品的選擇與布局。
園林要素之間的差別是細微的,千變萬化的園林綠地設計,其奧秘就在于各要素之間的搭配組合,不同的搭配形成了園林綠地不同的層次結構。各種風格的園林景觀,其搭配也各不相同。中國庭園則院中有園、園中有院,有亭廊、曲橋、水榭、假山疊石,順其自然的布局,以追求文化意境的營造。
1.要素組合規律。
①主次的組合關系。基本上遍布大大小小的園林綠地。園林綠地無論大小,其要素之間一般都有主次之分,主次是構成園林的基本組合關系。占主要地位的園林要索決定了園林的風格,有些情況下也是園林功能的體現。
②并列的組合關系。在園林中運用得較少,但在少數涉及要素較少的園林中可采用并列的組合方式,通過要素等量的對比使各元素之間的特征更明顯。如在小型的宅院中,植被和園林小品的組合關系可以是并列的,以此突出宅院的兩大功能?植物觀賞和休憩。它本身也組成了庭院景觀。
③附著的組合關系。有些園林要素不能僅依靠自身獨立存在,在運用這些園林要素時必然伴隨其他要素的運用。
④分合的組合關系。園林要素通過分與臺在空間上形成不同的景觀效果。相同要素的“分”,可以形成空間上的呼應,有連續和延續空間的作用。不同要素的“合”可形成空間的擴展,增加空間的趣味性和觀賞性。
⑤層疊的組合關系。園林綠地是一門四維的藝術展現,它包括三維的空間感受以及空間在時間上的變化與延續。層疊的組合關系是園林要素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組合形式,將園林要素以人的視線或行動方向為順序在空間上進行排列的方法,如從遠到近的層疊、從上到下的層疊等。
體育老師在實際的動作示范教學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示范器械,不要一味地拘泥于教材的要求,而應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盡可能地降低動作演示的難度,保證演示動作的精準性和連貫性,讓學生在老師一氣呵成的演示中感受體育的魅力。
2.層次組合要求。
①藝術性:在各要素組合的過程中體現出對美的追求。園林綠地要素之間的組合應貫徹藝術性的原則,以符合藝術審美的法則進行組合搭配,才能獲得觀者在美學上的認同。
②延展性:園林綠地的四維性決定了其組成要素也具有時間上的延展性。園林要素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有發展的可能性,要素的可發展性才能給園林帶來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
③特征性:一方面表現為要素單體的特征性,另一方面是由要素的組合搭配而體現園林綠地的整體特征。對于園林要素來講,在組合中必須保持自己獨特的與其他要素相區別的特質,這樣才能通過要素之間的主從關系來確定園林綠地整體的特征。
④模式化:要素在組合的過程中可形成不同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在不同的場合中運用,被復制到不同的園林中。但這種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不同的環境下,組成要素的特性會有不同的變化。
1.整體特征。園林綠地景觀最終呈現給人的是一種富有變化而又整體統一的美感形式,這種整體的美感是通過園林要素的不同組合搭配而最終實現的。園林綠地整體統一性所表現出來的特征就是園林藝術的魂,是園林綠地景觀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2.結構組合形式。
①開門見山的組合形式。適當布置一些次要景物,一步一步地去接近。這在園林和平坦用地上有特定要求的園林中采用較多。
②若隱若現的組合形式。在結構上沒有前者明確,主景統領全園,若隱若現。如北京北海中白塔的布置就是這種主景統帥、若隱若現的模式之一。
③隱而不露的組合形式。多用于山地風景區,并不刻意突出主要景觀,而是將景觀點分布于全園,通過游覽線路進行組織,游人在一路探尋的過程中才能真正探尋園林風景的美。
3.結構設計手法。園林綠地在展示景觀的過程中,通常也可分為引景、高潮、結景三段式設計手法。其中又以高潮為主景。
4. 景觀要素的設計要求為功能性、協調性、層次性。園林綠地景觀是由各要素組合而成的一個整體。理順園林要素各層次之間的主次關系,合理配置輔助要素,以強化主導要素,能更有效地突出園林的完整統一性。
園林綠地合理的結構有助于園林綠地景觀點的組織、景觀區的形成以及意境的營造。綠地結構是統協整個園林的要旨。根據園林的性質與功能將綠地規劃分區,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園林的結構,組織游覽路線,創造系列景觀空間,規劃設計景觀區、景觀點,創造意境氛圍是園林綠地結構布局的棱心價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