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娜
戲曲音樂作為傳統藝術種類,它的審美具有特殊性,集中體現在戲曲唱腔、結構形式、器樂伴奏、念白當中,特有的藝術構成和表現特征使戲曲音樂滿足了不同欣賞水平的觀眾的需要。
戲曲唱腔作為戲曲音樂中重要的表達手段,可以對人物的內心情緒、性格特征進行很好的烘托。不同的唱腔設計通常會發揮出不同的作用,展現不同的藝術魅力。比如抒情性唱腔,由于其字少腔多,具有較強的旋律性,因此經常用于劇中主要人物的大段獨唱;敘事性唱腔字多腔少,朗誦性強,常用于敘述或者對答;戲劇性唱腔用于在節奏上有較大靈活性的唱段,常用來表達激昂、強烈的感情。當然,在實際運用中,這種區分往往是相對的,因為在大段唱腔中,敘事、抒情和戲劇性沖突常常融為一體。唱腔的結構形式可分為曲牌體和板腔體兩種。曲牌體是以曲牌作為基本結構單位,將若干不同的曲牌連綴成套,構成一出戲或一折戲的音樂。曲牌體聯套結構,由唱賺、諸宮調,經過雜劇、南戲的發展,至昆曲達到成熟階段。采用曲牌體的戲曲劇種(除昆曲以外),主要是一些高腔劇種和較為古老的劇種。曲牌聯套在具體運用時有嚴格的規定:首先,組成套曲的各個曲牌宮調必須相同,北曲甚至苛求一宮到底,南曲雖然可以靈活一點,一組套曲允許使用兩到三個宮調,但這些宮調必須是相通的,即屬同宮系統;其次,套曲中的曲牌排列有一定的層次,形成散—慢—中—快—散的格局。以昆曲為例,南曲《牡丹亭》中的《游園》一折由【繞地游】(引子)、【步步嬌】、【醉扶歸】、【皂羅袍】、【好姐姐】等曲牌連綴而成。以板腔體為例來說明,板腔體以對稱的上下句作為唱腔的基本單位,再通過特定變體原則形成不同的板式,然后轉換為戲曲音樂。值得注意的是,戲曲音樂中每一段完整的唱腔設計長度都有所不同,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有的戲曲可以長達數十句,有的戲曲只有短短的兩組上下句。在板式方面也比較靈活,有的唱腔只用了一種板式,有的唱腔則用了多種板式。例如,京劇在基本板式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曲調、速度、節奏,可以衍生出快板、散板等等。大段的京劇唱腔則可以連綴為導板—慢板—快三眼—原板—二六—流水—散板。這些充分說明了戲曲音樂唱腔的特殊性,也體現了戲曲音樂審美的多樣性。
念白是戲曲的重要表現手段,正如戲曲藝人所說的“千斤話白四兩唱”,充分說明了念白在整個戲曲表演中的重要性。念白分兩種:一種是在語言的節奏、韻律上經過加工的韻白,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常用于表現上層人物的身份和莊重的性格;另一種是以方言土語為基礎,接近日常生活語言的散白,多用于表現下層人物的身份和活潑、輕佻的性格。
除了川劇高腔之類少數劇種和腔調,絕大多數劇種的唱腔都使用管弦樂器伴奏,以烘托氣氛、渲染情緒。伴奏與唱腔之間存在許多不同的結合方法和運用手段,常用的有“滿腔滿跟”“加花襯墊”“腔尾跟墜”“間隙托腔”等形式,以上這些伴奏形式在具體運用時依劇情內容的需要而靈活變化。
總之,戲曲是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它以劇本為主體,以音樂和表演為中心。戲曲音樂在戲曲表演中至關重要,可以說戲曲音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戲曲的類型,觀眾通過戲曲音樂可以很快地判斷出這是什么戲。因此說,在戲曲表演中,生動、深刻的藝術形象的塑造是與戲曲音樂息息相關的,只有充分地運用戲曲音樂才能賦予戲曲藝術強烈的表現力,才能塑造出鮮活、生動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