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平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是中國特色扶貧道路的獨特優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越是進行到最后,越是要加強黨建的促進作用。全面理解和把握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在一個人口總量達14億的大國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是中外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偉大事業。發起和領導這一偉大事業的是中國共產黨,也只有中國共產黨這個堅強領導核心才能帶領全國人民完成這一歷史使命。黨的初心和使命始終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和使命。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造過無數輝煌,但貧困問題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中國人民。近代歷史,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解決貧困問題無從談起,那一時期中國人民的極端貧困程度世所罕見。無數仁人志士積極探索強國富民之路,欲拯萬民于苦難之中。然而,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皆相繼失敗。最后,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解決貧困問題、實現共同富裕本就是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理想的應有之義。黨領導全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把苦難的中國人民從黑暗中解放出來,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成長史,也就是一部擺脫貧困的奮斗史。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黨的領導下,全國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千百年來億萬農民“耕者有其田”的夢想得以實現,中國人民開始以主人翁的生產熱情向貧困開戰。黨又領導完成了“三大改造”,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為戰勝貧困提供了根本制度前提。改革開放以來,全黨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廣大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進入20世紀80年代,黨中央決定實施開發式扶貧方針,我國開始了大規模、有組織、有計劃的減貧行動,此后我國貧困人口大量減少,貧困地區面貌顯著改善。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接續奮斗,中國的扶貧成果顯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黨尤其重視發揮黨建作用,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和重大政治任務。在黨建引領下,千百萬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脫貧攻堅,以奮斗書寫歷史答卷。在全黨的共同努力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中國共產黨人將向歷史交出優異答卷。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的實踐是艱苦卓絕的,要打贏這場硬仗,任務重、要求高、時間緊,全黨要付出巨大努力。面對這樣前所未有的任務,黨的建設要服務于脫貧攻堅的大局,必須集中力量抓黨建,把抓黨建貫穿于脫貧攻堅的全過程。脫貧攻堅事業推進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要充分運用抓黨建這個促脫貧攻堅的制勝法寶,把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折不扣地貫徹于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這既是加強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脫貧攻堅實踐的現實需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就是要把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深度融合,把黨建的引領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戰斗力;把黨建的領導能力轉化為脫貧攻堅的治理能力;把黨建的工作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的發展優勢。抓黨建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要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堅持五級書記齊抓扶貧,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抓黨建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脫貧攻堅最重的任務在基層,必須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集中力量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把建強基層組織同脫貧攻堅統籌推進,推動基層黨組織凝聚攻堅合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抓黨建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打攻堅戰的關鍵是人,全黨向貧困地區選派了一批批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他們是脫貧攻堅戰場上的“精兵強將”,確保了黨中央脫貧攻堅各項政策擲地有聲、落地見效。
抓黨建為脫貧攻堅提供了作風保障。要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集中整治脫貧攻堅領域的“四風”現象,為脫貧攻堅營造風清氣正的作風環境。脫貧攻堅越是接近勝利,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干勁。全黨要深刻認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充分認識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緊抓黨建不松懈,扭緊責任不放松,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全面勝利。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挖掉窮根、摘掉窮帽,實現全面小康,是千百年來中華兒女的共同夙愿。民有所需,黨有所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黨正是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贏脫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我們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抓黨的建設最終目的是為了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以更好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贏得人民擁護,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就是要通過黨的力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決貧困問題,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贏得人民的擁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在脫貧攻堅征程上,各級黨組織要成為群眾信賴的工作隊,黨員干部要成為群眾信任的貼心人,一心一意為民解憂、為民解困,堅持精準施策,團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扶貧一線的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全面貫徹黨中央開發式扶貧方針,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落實精準扶貧方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注重“授人以漁”,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提高群眾致富本領,把脫貧攻堅推向全面勝利。脫貧攻堅工作是群眾身邊的工作,直接面對貧困群眾,脫貧攻堅領域暴露出的作風和腐敗問題直接發生在群眾身邊,群眾感受最直接也最深惡痛絕。因此,必須在扶貧一線把黨建抓實、抓細、抓深入,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脫貧攻堅的全過程,集中整治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四風”現象,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堅持“打虎拍蠅”,尤其是要堅決整肅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維護人民利益。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幸福生活的新起點。同樣,抓黨建也不是一時的任務性工作,而是一以貫之、不斷加強的經常性工作。必須持續加強貧困地區黨的建設,杜絕懈怠放松的思想,從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基本立場出發,增強不負人民的政治擔當,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