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民
普安縣江西坡鎮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全面推行村級黨組織領導下的村民小組“微治理”,通過組建“微組織”、開展“微服務”、推行“微教育”、實行“微管理”、強化“微監督”,引領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激發鄉村振興的強大內生動力。
普安縣江西坡鎮黨委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效果導向,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以黨的領導統攬全局,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紛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村民小組延伸,形成了“微治理”模式。普安縣江西坡鎮的“微治理”模式包括以村民小組、黨小組和村民理事會為核心的“微組織”,以網格長和網格員開展“微服務”,依托“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或“道德大講堂”等載體推行“微教育”,推行誠信村民管理辦法實行“微管理”,以群眾監督為主體強化“微監督”。
一是成立村民小組黨小組。優化規范行政村黨支部設置,將黨組織向下延伸,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黨小組,黨小組長由是黨員的村民小組長兼任,發揮村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組織覆蓋力、群眾凝聚力、發展推動力和自我革新力。二是成立村民理事會。通過村民會議投票選舉3—5名理事會成員,理事長由村民黨小組長兼任。豐富農村民主管理實現形式,讓農民群眾在黨組織領導下自己“說事、議事、辦事”。三是成立其他配套組織。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成立黨員先鋒隊、巾幗服務隊、村務監督小組、治安聯防隊等志愿服務組織,讓自治活動得到釋放、法治思維深入人心、道德風尚成為引領。
充分發揮村民主體作用,按照“劃片定責”的原則,將村民小組每15—20戶劃分為1個網格,村民理事會成員兼任網格長,黨員或村民代表兼任網格員,協助村民小組理事會開展工作,圍繞村民“微心愿”,開展民事代辦、志愿服務、鄰里互助等“微服務”。健全完善縣、鎮、村、組四級便民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深入開展政策宣傳、醫療衛生、就業技能、金融助農等便民服務,真正實現“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
從思想抓起,以提升鄉村德治水平為重點,聚焦村民教育缺失問題,依托“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或“道德大講堂”等載體,定期開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策法規、家教家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各類文體活動,引導村民講文明樹新風。同時還廣泛組織發動村民,積極參與植樹造林、環境整治、扶貧濟困等活動,通過黨員示范,引導村民講風格比奉獻。從榜樣學起,大力開展“共產黨員戶”、致富能手、身邊好人評選,引導村民比作為,爭先進。
普安縣江西坡鎮立足問題實際,推行誠信村民管理辦法,倒逼村民自覺履行義務,切實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一是事前立規矩,組織村民商定村規民約,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將家風文明、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家居清潔、庭院美麗等事項列為重要評價內容,讓誠信管理有了具體衡量標準。二是事中講規矩,逐戶建立村民誠信檔案,結合村民日常行為和參與公益項目具體表現,由村民黨小組、理事會,對照誠信評價項目,隨時記錄,定期公開,及時提醒,用規矩和事實說話,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事后懂規矩,統一匯總村民誠信評定結果,對誠信缺失、屢教不改的村民,列入誠信“黑名單”,在項目爭取、政策扶持、臨時救助等方面授信限制,倒逼村民服從管理,建設法治鄉村。
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下沉村務監督委員會職能,以群眾監督為主體,加強對村組干部的權力制約和日常監督。積極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鄉村監督治理的新樣板。依托“三防六控”廉政防控體系和縣鎮村組四級舉報體系,適時開展資金大清理、財務大清查和線索大摸底,堅決防止“雁過拔毛”式腐敗和“蠅貪”問題發生。實行理事會公開踐行承諾和“微服務”項目公開,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評選優秀村民小組長的第一標準,真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確保村社事務持續健康良性發展。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組織能使黨的力量倍增。江西坡鎮堅持以“黨建引領產業布局、村級領辦、農戶受益、技術服務、銷售平臺”五個全覆蓋,有效推動村級各項事業發展,促進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全鎮現有茶園面積8.5萬畝,投產面積5.3萬畝,人均約2.6畝,茶產業人均收入約8000元。全鎮堅持農戶受益全覆蓋,構筑“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與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將村集體及農戶自愿入股的資產資源、財政扶貧資金、產業扶貧項目資金、財政獎補資金等各類資金進行合理的折股量化,入股合作社或企業,按照“631”比例進行分紅,達到多方共贏,推進龍頭企業快速發展,貧困戶增產保收。鄉鎮黨委政府主動作為,搶抓公安部定點幫扶和東西部協作機遇,大力拓展對口幫扶城市等東部發達地區市場,推動“黔貨出山”。鄉鎮黨委書記親自抓“農校對接”“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讓農產品進超市、進批發市場,建立穩定的農產品銷售渠道。
組織動員群眾是黨的光榮傳統,是黨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制勝法寶。普安縣江西坡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堅持用群眾辦法解決農村問題,創新實行“誠信村民管理”,使黨的意志、黨的政策、黨的精神及時傳達到基層,最大限度地把群眾動員起來,為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建言獻策、貢獻力量。村級黨組織以家庭、家教和家風為目標導向,以各村(社區)制定的“紅黑榜”“文明超市”等為抓手,網格包保員定期進村入戶對農戶文明家庭和美麗庭院建設情況進行打分,對不孝行為、庭院環境臟亂差、“等靠要”政府救濟的反面典型貼出“黑榜”進行曝光批評,借助社會輿論的影響來鞭策陳規陋習、弘揚社會正能量,筑牢鄉村振興的道德保障,凝聚了民心,喚醒了民智,提振了民力,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普安縣江西坡鎮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各級黨組織緊扣“民生溫度”,注重群眾感知,推動改革發展。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通過運用“微治理”,結合全鎮鄉村振興規劃,整合各領域、各行業、各部門的工作職能和資源優勢,搭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平臺,極大促進了當地產業振興,農村興旺。目前,普安縣江西坡鎮的“普安紅”茶、百香果等農特產品銷往寧波、北京等地。
基層黨組織肩負著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職責,必須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刀刃向內的勇氣、改革創新的精神,著力解決自身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普安縣江西坡鎮推廣“微治理”模式以來,成立了88個村民小組的基層黨組織。全鎮共有200余名中共黨員亮出身份,率先在全鎮實施黨員“掛牌亮戶先鋒行”活動,聚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帶頭干事創業、帶頭擔當作為、帶頭遵規守紀,極大地喚醒了黨員的黨性意識,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凝聚了群眾參與脫貧攻堅、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