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美國奧克蘭郡的經驗與啟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 杜宇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憑借優越的地理區位和優惠的引資政策,集聚了大量從農村解放出來的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跨國公司生產制造資本等生產要素,大力發展以國際代工制造和加工貿易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取得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領軍者。然而,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國際貿易摩擦持續不斷,以及國內生產要素價格全面上升的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人口紅利以及低成本的模仿學習紅利逐漸消失。在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的中國東部地區,經濟增長動力、經濟結構、經濟效率以及經濟可持續性等諸多矛盾已日益凸顯,正面臨資源能源、生態環境、人口結構、區域發展、收入分配以及社會管理等多重挑戰,從而可能誘發“中等收入陷阱”危機(杜宇瑋,2018a)。諸多理論與經驗研究表明,一個經濟體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本質上是經濟增長及其動力轉換問題(權衡和羅海蓉,2013),關鍵則在于能否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劉志彪,2011;田娜和鄭明基,2013)。在中國經濟轉型的新形勢下,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如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已然成為現階段中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問題。
從要素投入來看,要素驅動型發展方式主要依賴土地、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的大規模投入,而創新驅動發展則依靠創新要素的持續和高效率投入。生產要素通常可分為初級生產要素和高級生產要素,其中,初級生產要素一般是指土地、勞動力和資本這些傳統意義上的生產要素,而高級生產要素則需要通過大量的和持續的投資形成(Porter,1990)。由于創新是高級生產要素的典型特征,因此高級生產要素主要是指創新要素。所謂創新要素,是指作為創新活動的投入資源直接產出科技成果或作為創新活動的支撐條件影響創新的要素,包括人才、資金、技術、政策、管理、制度、環境等(許慶瑞,2007)。其中,人才、資金和技術這三類是最為普遍的創新要素。隨著國際分工日益表現為基于價值鏈的分工,出現了從價值鏈角度對生產要素的分類,即分為低端要素與高端要素。由于土地、勞動力等初級生產要素密集投入的產品及其生產環節往往處于價值鏈低端,因而初級生產要素往往也被看作“低端”要素;相對地,以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為主的高級生產要素密集投入的產品及其生產環節處于價值鏈高端,因而創新要素通常被視為“高端”要素。徐竹青(2010)把相對于傳統基本生產要素而言的高級生產要素稱為高端要素,包括技術勞動力、科技基礎(科研機構、R&D投入、通信信息)、知識產權(專利、品牌、版權)等,其已成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條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高端要素即高級生產要素或先進生產要素,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創新要素,兩者概念甚至可以交替使用。例如,陶曉麗等(2017)使用高端創新要素的概念,將其界定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總部經濟、知識經濟和服務經濟的到來,現代社會生產中所必需的科技創新基礎,主要包括人才要素、技術要素、資本要素、科學儀器等。基于以上辨析,本文也將高端要素基本等同于創新要素,對兩者并不作特別的區分,主要包括優質資本、高端人才和創新知識(包括技術)這三類生產要素。
新增長理論認為,技術進步與知識積累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提高經濟增長率的主要途徑是努力增加研發部門的資源投入以提高知識積累率(Romer,1994)。在現代經濟中,創新要素或高端要素的集聚與溢出已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決定變量。從微觀企業角度來看,創新要素集聚有助于提升企業創新效率,且存在顯著的空間溢出效應和空間異質性(余泳澤和劉大勇,2013;鄒文杰,2015)。從區域發展角度來看,高端要素集聚是區域創新發展的前提基礎和重要支撐力量。諸多實證研究發現,要素集聚與創新產出、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顯著的相關關系,要素集聚度高的區域往往表現出較高的創新產出和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遠平和謝蔓,2012;周元元和馮南平,2015)。城鎮化過程中以人力資本為代表的創新要素的空間集聚,提高了要素集聚的外部經濟性和創新效率,進而推動城市群產業結構升級(吳福象和沈浩平,2013)。創新要素集聚程度越高,本城市及其城市群內其他地區的勞動生產率越大,從而可以產生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效應推動都市圈區域經濟發展(高麗娜和蔣伏心,2011;張斯琴和張璞,2017)。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也表明,第一波全球化紅利已消失殆盡,依托低端要素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不可持續。在新形勢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就是要求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利用巨大的國內市場規模優勢,集聚和利用全球高端要素發展本土創新型經濟從而帶動經濟轉型升級,這是中國獲取“第二波全球化紅利”的必由之路(劉志彪,2012)。因為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可以產生虹吸效應進而驅動人才流動和集聚,而人才集聚通過迂回效應不斷放大群落內需求關聯,進一步擴大市場規模,從而驅動創新能力提升(劉和東,2013)。
在實踐中,發達國家或地區在促進創新資金向企業集聚、吸引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先進技術、吸收創新知識、形成有吸引力的政策和體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我國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大的借鑒和啟發意義(陳玉明等,2014)。但是,從已有文獻來看,鮮有以發達國家具體城市作為案例來分析的,從而并不能為一個較小空間范圍內的區域或城市提供直接的經驗借鑒和政策參考。為此,本文選取美國奧克蘭郡(Oakland County)這樣一個“Ⅱ型大城市”(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中的劃分標準,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人口在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為典型案例,在總結了其經濟發展的特征事實以及經濟增長的源泉基礎上,(2)本文中奧克蘭郡的相關數據主要根據其政府網站公開數據整理而得。啟發性地提出促進中國區域集聚高端要素的路徑與對策,從而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益的思路借鑒。位于美國密歇根州的大底特律地區,曾經是世界汽車制造業中心,但隨著全球制造中心的轉移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其以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方式為主的傳統汽車工業已逐漸失去競爭優勢,面臨制造業外遷和衰退的發展困境,底特律市的衰落破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然而近年來,屬于底特律都市圈的奧克蘭郡,卻搶抓機遇、逆勢發展,走出了一條集聚高端要素的成功之路,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增長極,乃至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奧克蘭郡以集聚高端要素促進經濟增長的成功經驗,可以給進入工業化后期的中國城市和區域轉型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啟示。
奧克蘭郡地處美國北部五大湖地區,位于密歇根州底特律都市圈的外圍。在底特律,有條全美著名的“八英里公路”。路南,是擁有區位優勢但破產衰落的底特律市區;而路北,就是地處都市圈邊緣但富裕繁榮的奧克蘭郡。奧克蘭郡下轄61個市,面積2349平方公里,人口近126萬,目前是全美最富有的24個郡之一。2017年,奧克蘭郡在全美38個相似規模的郡縣關于未來經濟繁榮指數的綜合排名中位居第六。2018年,紐約—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奧克蘭縣評為AAA級。近年來,奧克蘭郡持續實現了年均兩位數速度的經濟增長,失業率不斷下降,財政收入位居全美前十位,城市競爭力顯著提升,在美國縣域經濟發展中獨樹一幟。(3)這里主要是指居民人口在90萬~160萬的美國郡縣。總結奧克蘭郡經濟發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奧克蘭郡是密歇根州經濟最發達的郡縣,幾乎貢獻了全州實際GDP的23%。近年來,其地區經濟實現了年均兩位數的增長,主要得益于其多樣化的經濟結構。除了傳統的汽車工業,奧克蘭郡還積極發展先進電子和控制系統、醫療設備和儀器等新興產業,而現代服務業則已成為其經濟的主要支柱。奧克蘭郡的三大就業部門均來自服務業,包括專業和商務服務(約占26%),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約占18%),以及私人教育和健康服務(約占16%)。其中,高工資的白領專業和商務服務業囊括了工程服務和監測實驗室、管理和技術咨詢服務業、總部經濟和計算機系統設計等多個部門。在開放經濟方面,奧克蘭郡是國際商務的全球領導者,在世界財富500強企業中,有57%的企業至少有一個業務定位在奧克蘭郡。2015年,共有40家跨國企業在奧克蘭郡開設新企業或擴展已有機構,其中,來自加拿大、德國、沙特阿拉伯、中國和比利時的多家汽車供應商進行了2.267億美元的投資,貢獻了2161個工作崗位。奧克蘭郡也是北美出口中心,年均商品總出口額達145億美元,其中約有5.4億美元的商品出口到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
奧克蘭郡是美國最富有的24個郡之一。2012年,奧克蘭郡全部個人收入已達7.01億美元,在密歇根州各縣中收入水平最高,占到密歇根州個人收入的18%以及底特律都市圈個人收入的38%。2013年,該郡人均收入達57035美元,位居密歇根州各郡之首,同時在全美百萬以上人口的郡縣中排名第12位,分別高出密歇根州和美國平均水平的46%和27%。2017年,奧克蘭郡的產業年工資水平為61536美元,高于全美平均水平55390美元。在2017年全美38個相似規模的郡縣關于未來經濟繁榮指數排名中,奧克蘭郡綜合排名第六位,其中排名較高的類別是經生活成本調整過的中等家庭收入指標(第五位)、從事專業與管理類職業居民就業人數占比指標(第五位),以及貧困線以下的17歲及以下兒童人數占比指標(第六位)。這表明,較大的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是奧克蘭郡內需的基礎,從而也是使其地區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奧克蘭郡較為公平的收入分配結構和優良的工作環境。
在美國,高新技術產業一般都活躍在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較為集中的“邊緣”地區,其中也包括奧克蘭郡。首先,奧克蘭郡是著名的汽車產業城,是美國及世界的汽車研發中心。美國幾乎有1/3汽車產品都來自奧克蘭郡,奧克蘭郡匯聚了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福特、里爾公司、阿文美馳等全球知名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企業,以及世界汽車輕量化材料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其次,2008年以來,奧克蘭郡積極發展醫藥產業,推動“醫療主街”(Medical Main Street)建設,目前擁有世界一流的衛生機構、生物實驗室和醫療器械生產企業5000多家。奧克蘭郡已經成為健康保健和生命科學產業的全球創新中心,也是美國最具活力的新技術產業研發前沿陣地。密歇根州是359家醫療設備企業的總部,醫療設備制造業位居全美第八,而美國最大的2個健康系統和密歇根州最大的4個健康系統都位于奧克蘭郡。此外,奧克蘭郡正大力實施“新興產業戰略”(Emerging Sectors),將先進電子控制系統、先進材料化學、航空航天學、汽車、可替代能源發電、通信信息技術、電影與數字媒體、機器人與自動化、國防國土安全、醫療主街等十大產業列為未來發展的重點。通過實施新興產業戰略,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和促成了產業多樣化發展,奧克蘭郡經濟正逐漸從以制造業為基礎轉變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發展模式。自2004年新興產業戰略計劃啟動以來,已創造了46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創造并保留了超過8.1萬個就業崗位。可見,高新技術產業已經日益成為支撐奧克蘭郡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奧克蘭郡是密歇根州第二人口大郡,其人口數量在全美排名第31位。其中,亞裔人口在美國所有縣中排名第36位,占底特律地區亞裔人口的49%。自2010年以來,奧克蘭郡就業崗位逐年上升,失業率快速下降。從2009年底至2018年底期間,大約恢復了136100個就業崗位,預計到2021年底,將另外再增加32100個就業崗位。失業率則從2009年大衰退時的最高峰13%(全美平均失業率為9.6%)降至2010年的11.8%,但仍高于美國平均失業率(9.6%)。但是,到2015年失業率下降至4.9%,低于美國平均值(5.3%),創下2001年以來的最低值;2018年失業率降至3.3%,比全美平均值低0.6個百分點。實際上,奧克蘭郡就業機會源源不斷的增加離不開產業的發展。2010~2018年間,新增就業崗位126460個,其中的近40%來自高工資行業(2017年平均工資達75000美元以上的行業)。2018年新創造的工作崗位主要集中于三個產業,其中尤以專業與商務服務為最多,其次是私人教育和健康服務,再次是貿易、運輸和公用事業,這三個產業貢獻了整個郡就業增加的80%。此外,就業崗位的增長還來自其他一些高工資行業,包括三個制造業(汽車、金屬制造、機械)耐用品的零售貿易、保險經紀、建筑專業貿易承包以及車輛和零部件經銷商等。預計在2018~2021年間,3/4以上的奧克蘭郡新增崗位將來自中、高工資產業。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服務業之外,一些高工資的傳統工業和新興產業也是奧克蘭郡就業增長的重要貢獻力量。在工業方面,奧克蘭郡以汽車工業為基礎,擁有美國最大的工程技術就業中心。在新興產業方面,2008年推出的“健康大道”項目已促成53家公司在奧克蘭郡落戶或擴張,投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創造了8500個就業崗位。
奧克蘭郡作為底特律都市圈的一個外圍和邊緣城市,不僅沒有因全球金融危機沖擊和區域“極化效應”而陷入“貧困增長陷阱”,反而“彎道超車”,順利地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從發展階段看,奧克蘭郡早已步入工業化后期,但是依然能夠持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這大大顛覆了人們對發達地區經濟增長的舊有認識。以克魯格曼、藤田昌久等人為代表的新經濟地理學派認為,集聚是經濟地理的典型特征,空間集聚帶來的規模報酬遞增更有助于經濟增長。空間集聚的根本意義主要是要素集聚,這是一個國家、區域或城市經濟增長的源泉。要素集聚可以改變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要素供給條件并產生規模報酬遞增的集聚經濟效應,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梁琦和黃利春,2014)。可以說,區域和城市經濟的演進和發展,就是勞動力、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各種資源要素不斷向特定區域集聚的過程。奧克蘭郡的經濟增長奇跡,其奧秘也正在于優質資本、高端人才、創新知識等高端要素的空間集聚。
奧克蘭郡是著名的汽車產業城,匯聚了戴姆勒-克萊斯勒、通用、福特等全球知名的汽車企業;同時也是外資的重要集聚地,是密歇根州的國際業務集中地,集聚了來自39個國家的1050多家公司。大約有50家全球100強企業在奧克蘭郡投資興業,菲亞特-克萊斯勒、博格華納、博澤、美馳和法雷奧等著名跨國公司的北美總部就坐落在此。此外,來自日本、德國、加拿大等國的66家全球頂級原始設備生產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OEM)、零部件供應商,以及上汽集團等60多家中國企業也都在奧克蘭郡設有基地。在密歇根州的諸多OEM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70%以上的企業都集中在奧克蘭郡。2014年,來自外資企業(總部在美國之外的公司)的投資為1.71億美元;2015年增加了一倍,達3.57億美元,占全部私營商務投資(8.35億美元)的43%。
奧克蘭郡之所以能吸引全球優質資本進入,與其便利的交通設施、積極的招商引資政策和優質的企業服務是分不開的。第一,在基礎設施方面,奧克蘭郡不僅擁有美國最繁忙的國際行政機場“奧克蘭郡國際機場(OCIA)”和北美地區最繁忙的邊界線,同時還擁有通往美國其他城市以及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發達高速公路。奧克蘭郡發達的基礎設施網絡為國際商務的開展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并由此成為北美出口中心,吸引了一大批跨國公司在此建立區域總部乃至世界總部。第二,在招商引資方面,奧克蘭郡政府不遺余力,在其官網上詳細地列出各類產業投資可享受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即使政府換屆,對外來投資者的承諾一旦做出也不會輕易更改。該郡政府從事項目招引的專業雇員有80多人,他們常常躋身于全美乃至全球各種重要商務場合,積極推介本郡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各類優惠政策。第三,在企業服務方面,奧克蘭郡政府為企業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創業服務、商務服務和金融服務。關于創業服務,奧克蘭郡對工程服務、專業服務不收勞務稅,還有工業加工免稅額,只需幾個工作日便可組建新企業。郡政府與密歇根州的其他政府資源,如密歇根經濟發展公司、底特律商會等也具有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了讓中國投資者有“共同語言”,奧克蘭郡甚至率先在全美開設小學階段中文課程。關于商務服務,成立了“一站式采購商務中心”(The One Stop Shop Business Center),全面扶持商業型、科技型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發展。該中心不僅為營利性商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可行性研究、市場規劃、籌資融資以及獲取經營權等方面提供業務咨詢,還通過私人商業顧問為新企業、現有小企業和技術公司提供咨詢、研究和宣傳推廣服務。商務中心還幫助有盈利潛力的小企業規劃成功通道進入新興市場,通過多元化渠道獲取資本。關于金融服務,奧克蘭郡成立了商業金融公司(BFC),通過設立“SBA504”貸款項目,為企業提供長期、低息的固定資產融資。此外,奧克蘭郡還成立了經濟發展公司(EDC),為有資格認證的制造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所擁有的固定資產發行免稅債券。
在奧克蘭郡的從業人員中,有60%從事服務業特別是高工資的專業與商務服務業,從事醫療和生命科學行業工作的則有10萬人之多。奧克蘭郡技術人才云集,擁有89000名工程師,技術工人數量排名全美第三位,企業研發人才的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兩倍。44%的奧克蘭郡居民擁有至少一個以上學士學位,超過美國平均水平(30%),在密歇根州排名第二位。2015年,奧克蘭郡被公認為勞動力發展的領導者,并得到每年1500萬美元聯邦基金的資助。
奧克蘭郡之所以能吸引大量高端人才集聚,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奧克蘭郡擁有優越的教育資源和特殊的培訓體系。第一,注重發展多層次的教育。奧克蘭郡不僅擁有頂尖的基礎教育(K-12)學校,還擁有奧克蘭大學等30多所大學、學院及技術學校,其中包括17所具有學位授予權的學院和大學,在校生超過10萬人,另外還擁有485個藝術、文化和人文科學研究機構。此外,密歇根東南部的大學每年還可以授予12000個科學與工程學位或證書。第二,注重職業技能的提升。例如,設立專門面向衛生保健、工程和信息技術等領域高端需求的獵頭顧問培訓體系;建立為青年人提供實習保健醫師機會的“圣·約瑟夫慈善健康系統”;經常組織奧克蘭郡的中學和社區學院的學生、教師、顧問和社團發起人與制造企業開展聯誼活動、加強職業交流,等等。第三,重視對人力資本的資金扶持。奧克蘭郡設有多種類別的專項基金,如面向計算機輔助設計、焊接和機器人操作等行業的工人技能升級的“密歇根技術交易訓練基金(STTF)”,以及聯合奧克蘭社區學院設立的以培訓軟件開發和天然氣工作職業為導向的項目基金等,用以支持當地職業人才的發展。另一方面,奧克蘭郡擁有高質量的生活環境。奧克蘭郡自然環境優越,擁有超過89000英畝的公共用地、370英里的鐵路、1400多個湖泊(地處美國五大湖)。在生活環境方面,奧克蘭郡擁有72個公共或私有高爾夫球場以及32個獨立的商業區,生活舒適便利,曾被MONEY雜志評為最宜居城市。另外,在美國,居住的郊區化使郊區匯聚了大量有資質認證的中產階級文書工作者、工程師及其他高端人才。奧克蘭郡作為一個底特律都市圈的外圍城市,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生活環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礎,自然地成為工程師的理想聚居地。
奧克蘭郡的技術研發實力雄厚,擁有密歇根州1/3的研發機構,技術工人數量名列全美第三;企業研發人才的密度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每年有超過3800項專利申請和約17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華盛頓區外的美國第一家專利局就在這里。研發領域幾乎涵蓋了當今世界所有的前沿技術,包括交通運輸、先進電氣與控制、航空、替代能源、信息技術等。技術和知識等創新要素的集聚使得奧克蘭郡從制造型經濟順利轉型為知識型經濟,吸引了一大批跨國公司在此建立區域總部乃至世界總部。目前,奧克蘭郡已成為全美及全世界的汽車研發中心、全球衛生保健與生命科學創新中心,同時也是美國最具活力的新技術產業研發前沿陣地。
奧克蘭郡豐富的創新知識集聚,主要是因為其已經構建起了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奧克蘭郡適時進行傳統產業升級。奧克蘭郡所在的大底特律地區,曾是世界汽車制造業的中心,傳統的汽車工業是其經濟基礎。隨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產業轉移和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傳統的制造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但是,良好的汽車工業基礎還是奧克蘭郡賴以發展的重要條件,近些年奧克蘭郡已著力發展了汽車研發、新材料開發生產等附加值高的產業。在目前全郡24000家企業中,與汽車相關的企業已由過去的半壁江山下降為1700家。雖然企業數量減少了,但是奧克蘭郡作為全球汽車研發中心的地位更為牢固,不僅擁有全球知名的汽車整車企業,而且世界排名前100位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有60%的總部也都設在此。另一方面,奧克蘭郡適時推行“新興產業戰略”和培育壯大創新載體。奧克蘭郡“新興產業戰略”的實施不僅促使現有企業加強創新,還吸引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前來投資,特別是健康醫療產業企業、機構和實驗室。奧克蘭郡技術知識創新要素的集聚主要依托于“自動化走廊”、“醫療主街”和“科技248(Tech248)”這三大載體。面向汽車工業打造的“自動化走廊”(Automation Alley),匯聚了近1000家處于領先地位的高科技公司,其通過項目咨詢和商務服務,幫助密歇根東南部的技術導向型企業創建與成長。“自動化走廊”成員企業可享有的資源包括:國防產業咨詢,國際商務服務,最新制造裝備和軟件培訓,制造業課程在線培訓,產品、服務和技術的商業化流程(7C)指導,等等。“醫療主街”是一個由醫院、大學、醫療設備、遠程醫療和生物制藥公司組成的免費網絡,是醫療研發、教育和商業化的全球創新中心。其通過與衛生系統、大學、政府和商業團體的聯系,幫助衛生保健與生命科學產業充分發揮增長潛力,共同努力發展該地區的生命科學中心。“科技248”則是由2000多家IT或技術企業組成的一個創新網絡,旨在鼓勵科技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創新,并通過聯合當地高中、技術學院和大學培養技術工人,成為奧克蘭郡的技術發源地和底特律地區的技術人才來源地。這些創新載體建設,為加快高端要素資源集聚提供了重要平臺。
我們認為,奧克蘭郡通過集聚優質資本、高端人才和創新知識等高端要素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成功經驗,可以為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的中國先發區域和城市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進而實現轉型發展提供路徑借鑒和啟示。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
第一,中國作為“制造大國”,長期以來區域經濟發展都依賴于工業制造業,這與曾經的奧克蘭郡具有相似的經濟基礎和產業背景。
第二,經過持續數十年的高速增長,中國部分先發地區已經進入了工業化后期,正遭遇新一輪科技革命下全球產業競爭格局調整、不確定因素增多環境下國際市場需求波動以及國內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傳統比較優勢弱化等多重沖擊,傳統制造業正面臨外遷與衰退的發展困境,這與當年奧克蘭郡所面臨的形勢也非常類似。
第三,奧克蘭郡雖然是一個大型城市群中的“邊緣”城市,但是在底特律地區、密歇根州的地位突出,而且在美國乃至世界產業版圖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無論在城市規模、產業結構、經濟地位還是發展階段上,其都與地處中國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眾多具有各自特色的非核心城市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可比性,而這些城市在整個都市圈或城市群的發展中也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長三角地區為例,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滬、寧、杭為核心,以滬、杭、甬和蘇、錫、常為優先發展軸帶的“中心—外圍”型非均衡發展格局。南通、泰州、揚州作為蘇中門戶,雖然名列長三角核心區16城市之一,但是并非處在核心位置,而是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外圍的重要節點城市。最新發布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將這三個城市定位為Ⅱ型大城市。在城市群時代,這些Ⅱ型城市是城市群和都市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其不僅面臨核心城市的“溢出效應”和“回流效應”,還要面臨其他外圍城市的競爭。奧克蘭郡的發展經驗,應當可以為這些城市搶抓機遇、揚長避短、創造優勢從而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第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作為連接不同區域的物理媒介和通道,可以促進資源要素在區域間的充分自由流動。提高引資水平,基礎設施建設須先行。構建便捷化、一體化、網絡化和高效化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和通勤成本,積極為產業的空間集聚和轉移轉型創造條件。加強機場、高鐵、高速公路、電網、信息通信、能源供給、環境治理等綜合性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構建“虛實結合”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其中,“實”網絡包括便捷和高效的公路、鐵路、航空、城際交通網絡體系以及電力、油氣管道網絡體系;“虛”網絡則主要是指互聯網、物聯網和市場網等信息通信網絡及能源互聯網體系。
第二,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服務體系是招商引資的“軟環境”之一。以功能化、社會化和現代化為導向,建立完善設施完備、網絡發達、優質高效、配置公平、發展均衡的公共服務、社會安全、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體系,加快促成特定城市群內不同區域間教育、醫療、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一體化,為企業投資和大眾創新創業提供安全、舒適、便捷的社會和人文環境,從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基礎保障。
第三,提供優質企業服務。集聚優質資本,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著力營造宜商、敬商、親商、扶商的營商環境,讓創造財富者得到更多的創新創業服務和社會尊重。政府及其部門要開展大范圍的“暖企”行動,善于與企業家交朋友,及時了解跟蹤企業需求,幫助企業排憂解難,致力營造優質高效的創新環境,建設一流的創新創業基地。一方面,簡政放權,減免項目審批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提升企業創業投資效率;同時,在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部門領域實行專業執法,切實提高綜合行政治理和執法效能。另一方面,全面盤點和清查企業的各項稅收和收費,堅決砍掉針對企業的不合理稅收和收費,讓企業“納明白稅”“繳明白費”,同時為企業提供創新支持和融資便利,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第一,構建完備的人力資源培育體系。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擁有一批以科技型企業家和高端研發人員為骨干、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不同區域應該立足本地教育資源基礎,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推進人力資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的良性互動。圍繞科技前沿領域、重點技術創新領域以及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主導產業,設立人才發展基金,支持引進和培養高科技領軍人才、經營管理人才、創新創業團隊以及各類高級職業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同時,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投入,不斷完善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增強職業經理人、高層管理人員、專業服務顧問、技術創新者、高級技工等各類高端人才的供給能力和集聚水平。
第二,營造高質量的工作生活環境。要使高端人才匯聚,需要全面改善人才發展的工作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和制度環境。除了加快研發機構建設之外,還需要完善薪酬、教育、居住、休閑等方面的制度,為高端人才提供更貼心、更便捷的服務。一方面,以新型城鎮化為抓手,加快推動創新創業型城市建設,借助信息技術實現城市品質的提升,與信息化相互融合創造出一批具有基礎設施智能化、社會服務智能化、生產機構智能化的智慧型城市(杜宇瑋,2018b)。另一方面,打造高端人才發展平臺,完善人才發展制度體系。不僅要積極推進各種創新創業機構和平臺的建設,而且要營造寬松自由的人際學術環境,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與國際接軌的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制度以及衣食住行、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生活保障制度,使各類高端人才引得進、留得住。
第一,瞄準價值鏈高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已成為現階段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但是,經濟結構的服務化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工業制造業,而關鍵在于擺脫傳統產業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確立起價值鏈和創新鏈的思維。要實現新興產業發展與傳統產業提升并舉、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既要瞄準全球產業技術前沿,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又要扎根傳統制造業基礎,著力推動傳統制造業的技術更新換代和改造升級,提高傳統制造業勞動生產率,促使其由傳統加工制造向價值鏈和產業鏈的高端延伸。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加速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大力發展面向制造業的工業設計、第三方物流、節能環保、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管理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制造業服務化,推動制造業由價值鏈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第二,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和創新載體建設。在創新主體培育方面,要充分運用市場的“需求引致創新”機制來激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能力建設,從而推動技術、人才、知識等高端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方面,要加快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創新服務平臺。積極充分運用“互聯網+”,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搭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關鍵共性技術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技術市場推介平臺、品牌推廣平臺、信息共享平臺、投融資平臺、標準化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等創新服務平臺。同時,要積極培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集群。根據不同地區產業基礎和特色,打造一批設施先進、創新能力強、海內外知名的本土企業研發中心、品牌研發機構和標準化技術組織,促進技術、信息、知識等創新要素的集聚共享,推動地方產業集群向創新集群轉型升級,注重培育、完善和發揮其創新創業的平臺載體功能。
高端要素集聚是實現區域創新的基礎條件,是工業化后期區域或城市發展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重要支撐力量。發達國家的區域發展經驗對我國集聚高端要素、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發意義。本文通過對著名汽車產業城美國奧克蘭郡的案例分析,在總結描述其經濟發展的若干特征事實基礎上,分析其經濟增長的來源,進而得出了可供進入工業化后期的中國先發區域和城市參考的經驗啟示。我們總結發現,奧克蘭郡經濟增長已經持續達到兩位數的增速,具體表現出經濟結構多樣化、人均收入水平較高、高技術產業發達和就業前景良好等顯著特征。進一步分析發現,奧克蘭郡經濟增長奇跡的奧秘在于優質資本、高端人才、創新知識等高端要素在本地的空間集聚。其中,奧克蘭郡大量全球優質資本集聚得益于其便利的交通設施、積極的招商引資和優質的企業服務;大批優秀高端人才集聚則歸功于其擁有優越的教育資源和特殊的培訓體系以及高質量的生活環境;豐富的創新知識集聚則源自其通過適時進行傳統產業升級,以及推行“新興產業戰略”和培育壯大創新載體,構建了一個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從中國現實來看,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先發地區依托本土勞動力、土地等傳統要素吸引了全球資本和成熟技術的轉移與集聚,促成了代工制造業發展。但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深,這些地區已經開始步入工業化后期,如今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緊要關頭。這些區域不僅在整體上與奧克蘭郡具有相似的經濟基礎、產業背景以及發展形勢和困境,而且其內部的某些城市,主要是常住人口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Ⅱ型大城市與奧克蘭郡也具有類似的經濟地位和角色。因此,奧克蘭郡的發展經驗可為這些先發區域和城市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發展提供路徑借鑒及政策參考。相關啟示至少包括:第一,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和提供優質企業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來集聚優質資本;第二,通過構建完備的人力資源培育體系和營造高質量的工作生活環境,來集聚高端人才;第三,通過推動產業價值鏈升級、加強創新主體培育和創新載體建設構建創新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來集聚技術和創新知識。
當然,高端要素集聚作為決定區域和城市發展的重要變量,必然會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陳菲瓊和任森,2011)。本文僅僅基于美國奧克蘭郡這樣一個典型城市進行單案例研究,其發展經驗的適用性較為有限。因此,還需要結合更多的發達國家、地區和城市的經驗進行多案例研究,甚至大樣本的實證研究,由此可能得到更具廣泛應用價值的結論,這些留待我們將來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