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桃
高等職業教育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以及就業后適應工作的能力。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品德還有才能有著一定的標準,要培養在社會當中既能夠很好的應用技術才能,又有較高的思想品德、優秀的社會型人才。如今國內就業形勢嚴峻,傳統的教育對于學生的創新精神教育不夠重視。使學生在畢業季面對社會的時候準備不充足,所以在高等職業教育當中對學生的進行有效的創新創業核心素質培養,即是對學生自身在社會上適應企業的一種鍛煉,也是為我國的建設與發展輸送人才。
創新創業是基于創新基礎上的創業活動,既不同于單純的創新,也不同于單純的創業。創新強調的是開拓性與原創性,而創業強調的是通過實際行動獲取利益的行為。因此,在創新創業這一概念中,創新是創業的基礎和前提,創業是創新的體現和延伸。早在19世紀西方就有人提出過創新創業概念的理論,而核心素養的養成就是再教育當中落實創新創業的思想觀,培養學生認知社會,根據社會的需求培養自身的技術,專業知識以及核心素養,從而更加高效率的面對社會、面向工作,能夠更快地適應創業環境。對于我國的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意識可以從認知社會的基本狀況、發展自身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習文化、參與實踐以及創業實踐這五個板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各個方面都是一種提高。個人要想完善自己、發展自身、適應社會以及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就要大力培養學生本身的核心素養。總的來說核心素養就是對于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本素養和關鍵因素。
常說教育的核心是學生,但是對于核心的培養也是最關鍵的要素。在教學當中不能只看成績,要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進行全面的教育和培養,德才兼備的創新型人才,才是我們國家最為需要的。可是由于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忽視了學生創新創業的重要性,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只看重學生的成績,把學生訓練的更像是一臺考試機器,學生不僅沒有其他的愛好興趣,最后還發現失去了學生的本質和天性。在當下的社會體系當中,不僅需要足夠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活躍的思維能力,所謂的“書呆子”早已經被社會淘汰。
據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至2017年的高等職業學生在就業后自己所學到的技能和企業要求達到技術水平還有較大差距(圖略),所以在這種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必須要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貫徹落實政策,大力發展以及培養人才。核心素養可以分四個方面:創業技能、社會了解、創業方向、獨立自主的能力。第一,創業技能。通俗易懂的來講就是創新的新概念、專業知識的儲備以及心理素質的養成,要具備創新意識、發散性思維、開拓能力還有自身對創業的認知法律意識、經營管理的結構,當然健康心理的養成也是很重要的,堅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奮發圖強的意志力;第二,社會了解。自己在社會要能抓住機會,要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必須要做到對其專業的了解還有市場環境的掌握,敏銳的尋找商機抓住機會;第三,創業方向。要做到對自身有一個良好的判斷,確定自己的創業道路,培養觀念以及新思路;第四,就是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要求在新式的資源整合當中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從而達到掌握企業核心技術的能力。
高等職業教育要想得到改善,就需要對創業創新的核心素養進行教育和培養。根據我國的相應教育大綱,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創業創新品格進行有效的能力訓練和知識培養。在這一個龐大的系統教育當中,對于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學習氛圍、課程安排等等的因素進行優化。
創業創新的教育理念,對于學生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有著促進意義。長期對高職的學生進行創業創新的教育理念的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意識,在上學的時候培養出一種創業創新的精神與能力。我國的教育應建立在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上上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和能力。
要想加強組織管理就應該在校設立專門的機構,教學環境比較好的學校可以開設專門的創新創業的學習部門,優化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培養教育計劃,專項設計和專門管理,來提升創業創新的新思路和管理研究的水平。學生在校期間,學校通過專項創新創業機構,對學生進行統一的專項培養。學生既要認真扎實學習、掌握更多知識,也要投身創新創業、提高實踐能力。加強高等職業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全面開展切合實際的創新創業教育,使更多的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投入到創新創業當中去,主動適應社會復雜多變的周邊環境,從而積極的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高等職業院校要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這對于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參與社會競爭,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對于新生代的創業,萬事開頭難,國家應該多給予這些創業者一些支持,不要讓滿懷期待的創業者在創業的過程中受到打擊就一蹶不振。高等職業學校對學生的教育與培養不僅是創業創新的理論知識,還要配合創業創新的實踐,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融合,全方面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支持和保障。
如今的信息化技術發展的如此迅速,為了跟上時代,學校在教育上也創新,引用多媒體電子信息化等相關技術。而在創業創新的核心素養上,我們也可以采用多媒體電子信息化技術進行倡導,在校園當中營造出一種專業的創業創新的學習氛圍,也可以邀請這方面的專家對在校師生進行經驗傳授。
由于每個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更多的時候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個人狀況,實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對于不同的學生,特別是創業素質能力比較低的學生一定要多加關注,努力培養這類學生面對社會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創新意識,引導他們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增強其自身的心理素質,給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業創新觀念;對于自身創業創新意識較高的學生就應該鼓勵他們多去參加社會上的實踐活動,從而鍛煉他們的創業意識,增強對社會的認知和了解,培養面對困難勇于拼搏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獨立自主能力,為將來面向社會創新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當中,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是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自身對創業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業才能,能夠擁有一個隨機應變的思維,在社會當中做到情商高、有眼色,如此一來無論你要從哪個方面開始創業或者就業,都能夠獲得一定的基礎。比如,當下最熱的創業方向莫過于互聯網形式的創業和就業,不過要想從事互聯網創業開始就要學習相關的計算機、信息化等方面的知識。再配合了解社會經濟、會計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識來作為輔助,在互聯網創業時能夠有效的發揮自身優勢。而在這個社會的大環境之下,要多學習掌握幾門技能,使自己全方面的發展,因此在學習了解互聯網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學習一些計算機技術,還有基本軟件的使用,這些學習內容都會在實踐中用得上。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過程中,貫徹落實創新思維驅使創業發展的策略,能夠從根本上讓我國的實力走在世界的前端,促進我國的繁榮昌盛,實現我國的偉大復興。對于創業改革全面換新的思想觀念,是創業方面的基礎觀念,進一步來講,將我國創新精神的策略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從而有效地形成創業改革全面換新的主題思想,以便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得到提高。
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業素質,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改革,高職院校應該重視創業創新思想觀念的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比如,在日常教學當中加大學生對于社會的了解,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磨練意志,使學生在畢業前有一個較好的心理準備,為畢業后創業或就業打好思想基礎。與此同時,也要加快對高職教育的改革創新,將新想法新思路帶入教學體系當中去,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業創新意識,關注學生在教學期間的動態,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創業創新的相關知識的引導。
高職院校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激發學生創業的熱情。學校要正確的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增加自信心從而大膽的體驗創業創新帶來的挑戰。制定相關的課程,充分利用創業創新的資源,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在現有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環境下發展創業創新的基礎教育,讓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去,讓學生與教學互動,感受其中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創業創新的教學中,學校的鼓勵和表揚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有效的推動學生創業的積極性,然后通過自身的作為帶動其他學生也向其方向發展,起到一個表率的作用,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形象。組織各項學術交流會,通過交流揚長補短,分享優異的學習技巧,提高自身的創業創新能力,學習更多的創意以及新思路,為將來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
綜上所述,只有提高創業創新的教學水平,才能達到核心素養的本質要求。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的意義,就是高職院校培養的創新創業人才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就是要具備創業技能、社會了解、創業方向、獨立自主的能力。只有高等職業教育從強化管理、理實結合和因材施教等方面加以綜合考量,制定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培養的完美策略,才能有效地促進創業創新的教育穩定發展和發揮它自身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