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翀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企業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他們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認真解決群眾關心的難點和痛點問題,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有了明顯提升。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面對企業員工盼望過上小康生活的殷切希望,面對國家交給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支撐社會主義大廈的重任,面對世界經濟市場風云變幻的形勢,每一位企業領導都應該不忘昨天的創業艱辛,無愧于今天的擔當使命,不負明天的實現偉大中華民族復興夢想。以守紀和創新相統一,以堅定信念和不畏艱險的勇氣相統一,不斷推進企業管理創新,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企業,只有創新才有事業,不但要在人才、產品、營銷、物流、供應等方面創新,在企業管理理念方面更要有創新,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管理創新是指在企業中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的經驗觀念、組織結構、決策機構和激勵約束機制等一系列新型管理制度的活動,企業管理創新最重要的是擁有完善的規劃與實施步驟以及對可能發生的風險與阻力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使企業擁有完善的長遠規劃與實施步驟以及對可能發生的風險與阻力有清醒的認識和對應策略。
目前,各個企業都不約而同地將東西方管理理論和管理舉措相互借鑒、相互吸收、相互揚棄,使自己的企業追求效率,更加科學、新穎,以達到完美整合的目的。
企業作為一個開發與生產系統,只有堅持不懈地與國內外同行和周邊環境進行物資和管理機制的交換,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才能保持生命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相得益彰。每一位企業決策人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過多地強調企業內部環境控制,忽視企業與環境之間的互動,結果約束了企業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提高。在新時代,企業管理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進步的主旋律,而管理創新的首要使命就是把員工看成是企業的重要財富和生存之本。這就需要企業管理高層轉變思想,營造尊重人才、關心人才、信任人才的氛圍,使企業發展和人才目標實現達到雙贏的結果。
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強調的是企業發展存在價值。組織部、人事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忽視了企業員工的個人價值、成長目標及對員工的激勵和潛能開發,最終導致企業管理效果不佳。而新時代的管理創新就是企業為什么要創造價值,創造什么樣的價值,怎樣創造價值。這些問題不但是理論研究者需要研究的趨向,同時也是企業決策人需要探討的課題。企業決策人只有創造條件讓員工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員工把企業當成實現個人奮斗目標的平臺,才能自覺自愿地為企業奉獻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企業管理層要清楚地認識到:以“知識開發知識”是新時代企業管理創新的必然趨勢,新時代成功的企業將是“學習型企業”。因為企業在新時代立于不敗之地的優勢就是具備比競爭對手學習更勤奮的能力,哪家企業擁有學習型的團隊就能具備占領制高點的優勢。
新時代的企業應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機制,為員工建立良好的學習平臺,促使員工堅持學習科學知識掌握科技本領,形成互動學習和學習共享的良好氛圍,使員工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在以“知識開發知識”的學習環境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超越自身能力,
在我國大型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高層領導是上個世紀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工作經驗豐富,有著輝煌的歷史和業績。但是,他們往往保守且管理理念陳舊,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接受新事物。當一些科技含量高、環保、綠色的新產品如雨后春筍相繼問世,沖擊這些國企占領的市場時他們驚慌失措,不是調整戰略部署及時轉型,而是固步自封、抱著舊觀念、舊的條條框框不放。
例如,有一家國有企業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主打產品是大型挖掘機、大型行車、大型煤氣爐、火車輪軸、矯正機。當時這些產品備深受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青睞,訂單紛紛而來。企業的經濟效益非常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畢業進廠工作,年輕人都為能進這家工廠工作而感到自豪。可是進入新時代以后,鐵路改成高鐵和磁懸浮列車,煤氣改成天然氣、大型行車改為智能型的。這些新產品沖擊著舊的產品使得客戶紛紛退單,員工上班沒活干發不了工資,技術人員沒有用武之地到外面攬活干。由于人心渙散,就是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是質量差,賣給客戶后用不了多長時間就發生故障,客戶意見很大紛紛拒絕付款。企業需要派員工出差返修,返修后客戶要求使用一段時間沒有問題才付款,企業還要再派員工討債,這種現象的存在使企業形成惡性循環、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目前,仍有一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以傳統的人事管理為主。他們把的管理目標放在物質資源優化配置上,忽視了員工才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使得企業中一些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員工沒有實現個人目標的平臺和環境,很難施展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創新能力。這種管理方法吸引不住人才更留不住人才,其結果是企業陷入人才流失、青黃不接的困境;由于企業沒有重視對員工進行思想道德、技術技能、企業文化和科學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沒有為員工創造一個以知識開發知識的學習平臺和環境,采取重管理輕培養、重使用輕培訓,向管理要效益的老一套管理做法,使企業的創新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都不能充分發揮出來。
管理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實實在在的發展舉措。企業決策人應站在長遠高度用前瞻性的思維制定管理創新策略。
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要實施迅速適應市場模式,著力創新質量管理的策略。
1.要創新管理機制增強企業發展動力。管理機制的創新可以讓企業保持持續發展的趨勢,還可以使企業迅速適應新時代經濟市場風云變幻的形勢,以增強應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是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建立與市場經營完全對接的管理體系。這個管理體系制定之前需要企業決策人和管理部門負責人深入到同行兄弟單位和市場進行實地考察,其目的是:本著激勵與風險相結合,放開經營與強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調動生產、銷售、材料、物流、供應以及后勤保障等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順利實施各部門生產責任制,界定責、權、利關系利益與風險,實施獨立核算,確保上交、超額歸己、虧損自負的管理方式。在這樣的前提下制定出來的管理機制可以充分調動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還可以為企業重組、剝離等改革工作掃清障礙。另一方面是制定出與時俱進的企業管理創新機制。企業決策人要將自己的思路與策略與管理部門負責人溝通,然后責成部門負責人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參考國內外同行兄弟單位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按照《公司法》及國家、地方、行業的法律、法規制定出企業各部門、各層次的管理創新體制,建立符合企業發展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模式要確保企業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職責分明、賞罰分清。
2.要著力創新質量管理。作為管理者需要具備知人善用的素質,用和藹可親、有理有據、彬彬有禮的工作方法管理員工,使員工口服心服地執行企業管理機制,遵循管理模式,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為企業創造最大經濟效益。(1)實施動態質量管理。動態質量管理其實就是實施從計劃到實施,然后進行檢查、最后進行評價處置的一個不斷循環的管理過程。動態質量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及時發現管理過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很快找出問題所在原因。并能避免出現在評價處置問題時只停留在把具體問題解決掉的表層,卻沒有深入分析原因,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的情況。由此可見:著力創新質量管理是企業管理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2)將質量責任制落實到實處并做到獎懲分明。管理者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把質量責任制度作為企業的“法律”,將質量標準作為“依據”,做好每一項質量檢查工作。每一次施工完成以后,都要督促施工人員進行自檢;是否有遺漏現象,是否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然后由施工場地負責人檢查是否符合企業制定的質量標準;最后由管理者對照施工要求逐一檢查。檢查情況與績效考核掛鉤做到獎懲分明,這樣做才能確保質量管理創新機制有效實施。
在新時代,人才已經成為企業第一生產力,然而人才并不是一開始就有能力、就出類拔萃的,需要企業對人才進行培養。對人才的培養需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一是培養人才與企業文化、企業發展目標和價值觀保持一致;二是培養人才在個人業績上一直保持上升趨勢;三是培養人才的業務能力、考察人才的發展潛力,發現有潛力的人才要重點培養,潛力利用好了,就會產生無限大的能力。眾所周知,我國著名企業海爾集團在用“人”方面有著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實施的是“人本化管理”機制。他們的管理模式是:以管理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技術創新為手段,讓每一位員工在企業都能充分實現個人價值和追求。海爾集團高層認為:只有通過激發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開發出員工的潛能。
1.企業要實施“人本化管理”機制。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是在用人上堅持用人不疑、以誠求賢的原則,真正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員工的好風氣。二是管理者的行為不再是冷冰冰的面孔、強制性的語氣,而是以關心、信任、激勵的行為對人才和員工高度理解和重視,使他們能夠自發地形成對企業的責任感和忠誠感,以此推動人才和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2.打造“學習型”企業。打造“學習型”企業的目的有以下兩個方面:(1)促進員工全面發展,引導員工在企業的大環境下建立個人發展遠景,培養積極樂觀、健康陽光的心智模式,使員工在企業的管理創新活動中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2)充分發掘員工的個體潛能,以學習的方法解決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以學習的方法推進企業創新管理,逐步建立起學習—創新—探索—發展的模式。良好的學習文化氛圍和環境是打造“學習型”企業的基本要素。企業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學習體制,制定一套規范的學習方案,將企業的發展遠景和管理創新體制及員工的努力方向、新時代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一并融入到學習內容之中;要教育員工修煉善念,摒棄小人之心;修煉善言,不以惡言相加;修煉善行,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采用授課、演講、討論、競賽、參觀學習的多種方式激勵員工努力學習、攀登知識高峰。使員工在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環境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文化知識修養和工作技術能力。
總之,管理創新是企業長足發展的基石。只要迅速適應市場模式,著力創新質量管理;實施“人本化”管理機制,打造“學習型”企業,企業就能夠充滿勃勃生機,就能夠在同行業中掌握話語權,立于不敗之地,這樣企業就能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繼而實現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