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雅萍
【摘? 要】本文分析了2018年福建省中考試卷中的看圖寫話和書面表達。認為題型具有以下特點:在語境中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以基礎為主,兼顧能力,體現了從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關鍵詞】分析問題;教學建議;評價反饋
寫是表達技能之一,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寫作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學會表述事實、闡述觀點、抒發情感、交流信息的寫作能力。筆者試著分析2018年福建省中考試卷中的看圖寫話和書面表達。
一、試卷分析
看圖寫句——要求學生根據每小題所提供的圖畫的情景和提示詞,寫出一個與圖畫情景相符的句子。它所考查的句子均取材于教材某個單元的標題、語法或目錄中的詞組或句型。2018年福建省中考試卷分A、B卷,兩卷的看圖寫話題型一樣,91題書面表達不同。廈門市中考使用B卷。在看圖寫話76題中給出hair一詞,圖片是一位長發女孩,77題給出now一詞,考察考生對現在進行時態的掌握情況,78題給出last Sunday 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一般過去時態,79題給出了as...as cute 考察形容詞的原級用法,A is as cute as B,80題給出good,help,考察It is good for Sb to help...。77、78時態都在課程標準中第47面的附錄2語法項目表,hair,as、cute、good、help都是五級詞匯表中的單詞。
書面表達:主要考察學生語言基礎知識、語言組織能力、謀篇布局能力及書寫能力,是對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求最高的題型之一。書面表達涉及話題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要么是學生經歷體驗過的,要么是能觀察到的事情;具有中文或英文提示、或圖表圖片等提示;所選的話題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具有真實、自然的特點;還有開放性和靈活性;同時也會注重對學生思想情感的滲透,兼具教育性和思想性。2018年省中考B卷91題書面表達要求考生:選一個喜歡的傳統故事或一種傳統工藝品。用英語寫一篇短文在“我與傳統文化有關約會”主題活動中分享,詞數80詞左右。要寫出選擇及喜歡的原因;相關的傳說或歷史;感想或啟示。題目來源于課本新目標九年級第5單元B部分2b的基礎知識,但學生要消化將知識靈活運用到介紹自己喜歡的傳統工藝品或故事,難點在對于傳說或歷史表述。感想或啟示容易被考生遺漏,本試題對學習者的共性和個性都予以關注,重視學生思維品質滲透和文化意識的培養。
二、學生的主要問題
1.基礎句型沒有扎實掌握,時態錯誤較多,語法方面還不會學以致用,無法準確、得體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2.中文式英語表達,如:I very like paper cutting.
3.對圖片信息與提示詞整合的能力欠缺,句子組合時把句式結構復雜化了,導致錯誤百出。
4.沒有養成好的審題習慣,不會把話題、文體、要點、人稱和時態當審題的切入點。
5.沒有良好的寫作習慣,還不具備英語思維能力。
6.內容空洞,缺乏想象力和個性,句式較單一,基礎語言知識儲備不足。
7.書寫潦草,卷面不清,甚至抄襲閱讀語篇中的篇章來應付。
三、教學建議
結合教材,扎實開展寫作訓練。指導“看圖寫句”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將提示詞和圖片信息點有機結合,將提示詞擴充成詞組只用一句話準確表達出圖所要呈現的內容的方法和技巧。平時教學中要強化八個時態(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過去時、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過去將來時)、被動語態、復合句、固定搭配、句型的訓練。
在日常教學中,采取讀寫結合的形式來訓練學生,平時的閱讀課,教師要多指導學生學習與文章相關的背景知識、了解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文化藝術、價值觀念,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分析文章體裁與內容(重點詞、短語、句子、結構等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建構復述、改寫、續寫的語篇框架,指導討論與語篇相關的話題及模仿寫作相關命題作文,直到學生能創造性地自由表達。
初中英語教材課文題材豐富、有趣,涵蓋《課程標準》中的24個話題項目。復習時應采取以單元為單位整合話題,幫助學生系統梳理各個單元話題的語言素材,即基礎詞匯、句型利用早讀時間或課前10分鐘,讓學生朗讀、識記、過關。扎扎實實掌握以話題為中心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寫作中才能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在指導寫作中,注重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在真實語境中強化訓練基礎句型,讓學生掌握課標中的簡單句:主語+謂語、主語+系動詞+表語、主語+謂語+賓語、主語+謂語+賓語+賓補、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There be 句型、祈使句、單、復數形式、在真實語境中鞏固、運用語法知識和被動語態。
在寫作課上,注重寫作技巧的點撥、寫作策略的指導,讓學生熟悉各種文體的結構和段落的層次,不同體裁有不同的篇章結構以及銜接和連貫方式,如:記敘文動詞以一般過去時為主,議論文動詞以一般現在時為主。這樣學生就有章可循,心中有數,從而正確安排段落和使用時態、動詞、代詞、形容詞等;訓練學生認真審題,明確題目要求、人稱、時態和所有的內容要點。學會使用連接詞、過渡語和總括語,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對學生寫作進行分層要求:基礎薄弱者用最簡單的句子寫出最重要的內容要點;對于中等生和優等生則提出更高要求。追求語言的豐富性、盡量多使用高級詞匯、句子多樣化,交錯使用長短句,豐富文章內容、適當寫些復合句,增加文采,也可以引用諺語、格言來提高寫作檔次。
在寫作指導課上,按照“審題-議題-起草-自改-互改-反饋”的模式開展。教師給出命題作文,學生先自主審題2分鐘,再4-6人小組中討論各種想法,自主草擬提綱、建構框架、形成文章、潤色修改,在小組內互改。討論集思廣益、學生會發現自己審題的不足。學生互批,能借鑒彼此長處,多一次發現問題和糾正問題的機會。教師的反饋總結,幫助學生歸納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提供審題技巧、審題思路、展示范文,用評語、當面批改作文、投影儀展示的形式把學生作文中的精彩部分挖掘出來,特別是書寫進步者和卷面清晰者,表揚肯定學生的努力,同時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讓每位學生都不斷超越原先的認知水平。這樣學生有機會比較不同的寫作構思,從而發現問題,寫出表達自然、布局合理、中心突出的好文章。
作為畢業班的教師應先關注中考的寫作命題方向及命題原則,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四、評價
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要反映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的內容多樣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和方法,對教學起到積極導向作用。通過評價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建立自信,調整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全面發展。在指導寫作上,筆者在評價時堅持立足全班,關注個體。并采用多種不同的活動評價形式:教師、學生、小組互評相結合,以形成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為主。采用簡單、實用、有效的評價工具如:表情評價(微笑、點頭、掌聲、擊掌),語言評價(肯定、鼓勵、激勵、勉勵),實物獎勵(獎狀、獎品),等級式評價(A、B、C),分值評價、成果展示評價等。活動后評價使學生增強自信,也能幫助教師不斷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改善教學效果。
總之:英語書面表達是語言綜合能力訓練,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鼓勵學生多寫多練、堅持不懈。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閱讀英文報刊雜志、英文原著,指導學生開展課外自主閱讀,推薦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英語讀物,定期組織交流匯報會、好詞佳句分享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Nunan, D&LinLi.英語語言教學理論與實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3]福建省教育廳制定.2017(新)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英語)[M].福建教育出版社
[4]楊鵬輝.2007年廈門市中考英語試題質量和考試成績分析報告[J].廈門中學教研通訊,2007(121):17-27
[5]葛曉燕.中學英語指導性寫作程序訓練的實踐與探索[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2):27-30
(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