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力
【摘? 要】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一直都是學校美術教學工作中非常關注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也是現代美術教育教學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學生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圖像識讀能力,才能夠真正領悟到圖像里面所蘊含的深意,也才算具備了學好美術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美術;核心素養;圖像識讀;有效性;課后實踐
一、關于圖像識讀能力的定義
何為圖像識讀能力,其代表著的是一種比較高層次的思維能力。從理論層面來解釋,其主要指的是學生利用自己的視覺來獲取畫面當中所蘊含著的信息,在獲取了信息之后再順序開展一系列的思維活動。對于學習美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只有具備了較強的圖像識讀能力,才具備了學好美術的基礎。
二、關于圖像識讀能力的重要價值和作用分析
我們認知世界、了解自然的重要媒介之一便是圖像,圖像是我們從外界獲取信息的重要基礎。關于圖像識讀能力的價值,筆者將其總結為一些幾個方面:
第一,圖像識讀能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們要想領會圖像里面所承載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要先透過圖像分析和思考畫面里面的具體內容,然后再借助這些表象元素來進行聯想和分析。
第二,圖像識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圖像閱讀能力。圖像本身是可以跨越任何客觀界限的,也沒有語言的隔閡。任何人都有能力去閱讀和了解圖像中的內容。
第三,圖像識讀一般都是在團體環境中進行的,不同的人對于圖像會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在參與圖像識讀的過程中,我們便會發現不同的人對于同一個圖像的理解和感受會如此不同,多傾聽他們的想法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開拓自己的思維空間。
第四,在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美術教師往往會在帶領學生們一起完成圖像識讀的過程中播放與之相關的音樂,其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們更快進入到圖像所代表的意境當中去,而學生們在一邊培養自身圖像識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開發自己的聽覺能力。
第五,圖像識讀要求學生們具備足夠的耐心和細心,要關注到圖像里面所包含的每一處細節內容。久而久之,學生們在不斷接觸新圖像的過程中便會逐漸養成注重細節、關注細節的好習慣。
三、以美術教學與博物館的合作為例來論述學生圖像識讀課后實踐的高效性
近些年,博物館教學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當中,博物館也成為了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博物館對于美術專業教育教學而言絕對算得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在博物館開展美術教學,不僅僅滿足了學生們觀察實物的學習需求,還可以給學生們提供與學校旗鼓相當的理論教學和講解。
1.選擇博物館來作為提升美術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任何一座城市的博物館都擁有著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東西,博物館的館藏所涉及到的領域和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其中與美術相關的事物更是非常豐富和多元化,諸如雕塑、工藝品、陶器,當然還有各種風格的圖像繪畫作品等等。這恰好有效彌補了學校美術課堂教學在二維圖形中呈現的短缺問題。在博物館中,學生們可以跟隨專業講解員的講解以及相關文字和視頻資料來從各個角度去了解每一個圖像作品,而且還能夠確保所有資料信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不會對學生產生任何誤導。
第二,近些年,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當前我國各個城市里面的博物館的現代化設備水平越來越高,其越來越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圖像識讀學習的各項需求。諸如,當前博物館里面都應用到了現實增感設備和VR技術等等,學生們可以借助此類工具來更加真實、更加清晰地去感受圖像作品里面所包含的內容,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圖像識讀能力而言會產生非常大的幫助作用,而且學生們對于這種新穎且獨特的觀察視角也會產生非常高的了解興趣。
第三,博物館實踐學習與課堂教學完全不同,其不僅實現了學習空間上的轉變,而且企業不同于課堂教學中所使用到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可以和博物館講解員面對面進行交流和溝通,有任何問題也可以隨時提問,一改課堂教學中強制性、被動性學習的狀態,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2.與博物館合作教學對課后實踐帶來的教學啟示
第一,課后實踐要精心安排現場互動體驗環節。課后實踐就是要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和弊端,在課堂教學中,因為受到時間、場地以及教學大綱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教師們很少在其中安排互動體驗的環節,而互動體驗卻是提高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一項重要方式。因此,在課后實踐中必須重視起互動體驗環節,要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們創設這種體驗情境。
舉例說明:在湖南省的博物館中開展過一期叫做《古埃及密碼》的教學活動,其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們去了解專家學者們是如何去進行圖像識讀的。在本次活動當中,美術教師帶領學生們在博物館里面進行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互動體驗,互動體驗的主題設定未古埃及旅游,教師安排學生們以此利用博物館里所提供的YR設備和MR設備來感受不同的美術作品,并鼓勵學生們大膽地表達出自己體驗之后的感受,學生們表現出非常高的學習興致,這對于學習美術的學生而言也是一種不一樣的體驗。學生們在這樣帶有趣味性的互動體驗過程中,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圖像里面所包含的各種小的細節內容,大大提升了他們對于圖像的理解程度。
第二,營造良好的視聽環境,全方位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觀察能力。要想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圖像識讀能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先吸引到學生們的注意力,讓學生們對圖像產生了解的興趣和欲望,然后逐漸從表面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進而對圖像產生更深入的認知和理解。因此,筆者建議課后實踐活動應該要盡全力為學生們營造出一份良好的視聽環境,先借助外界的因素和感官刺激來吸引學生的關注。
舉例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于銀飾的認知都是比較表面的,用來形容銀飾的詞語也大多局限在銀飾的造型、光澤度或者圖紋上面,而對于銀飾的內在了解是非常少的?;诖饲闆r,美術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于銀飾的了解度,那么就可以結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從少數民族著手來帶領學生們一起了解銀飾。眾所周知,銀飾是苗族人最愛的首飾種類,從頭飾到服飾,我們都會看到銀飾的裝點。之前在貴州省博物館層開展了一次與銀飾相關的學生學習活動,貴州是苗族人的聚居城市,貴州的博物館里面收藏了非常多種類的苗族銀飾,學生們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便可以對與銀飾相關的內容產生更深入的認知和了解,這是課堂教學所做不到的。此外,當時博物館還專門針對本次活動播放了與苗族和苗族銀飾相關的宣傳視頻,讓學生們從視覺和聽覺雙重感官層面去觀察和了解,這對于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觀察能力而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第三,課后實踐要實現玩中學的效果。既然是課后實踐活動,其就必須要和課堂教學區別開來。課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習,為了培養和提高學生們的圖像識讀能力,但是,課后實踐活動應該是兼具玩與學的雙重性質,要讓學生們感受到參加課后實踐活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其不需要像課堂學習那樣承受太多的心理壓力和負擔。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美術教師必須對培養和提高學生圖像識讀能力表示出高度的重視,在高質量完成好課堂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積極創新課后實踐教學工作,豐富課后實踐教學的內容,尋找到合適的實踐教學方式來逐步提高學生們的圖像識別能力,為全面提升學生美術核心綜合素養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焱儒.美術核心素養背景下學生圖像識讀與思考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8
[2]呂華.基于美術核心素養培養提升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好家長,2018
[3]陳潔.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J].美術教育研究,2018
(福州日升中學,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