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媚 麥嫻靜 葉飛宜


[摘要]目的 分析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響效果。方法 從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選取3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采用常規胰島素注射降糖指導治療者175名,設為常規組,采用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指導治療者175名,設為優化組。分析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結果 治療后,優化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優化組自我保健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影響效果顯著,能夠明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自我保健能力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20)01-202-03
糖尿病是一種血糖代謝異常類疾病[1-2],在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較高。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上多采用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3-4],但由于患者認知水平低,自我保健能力差,若對胰島素使用不當,易導致低血糖性休克等并發癥[5],影響預后。我院選擇3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保健能力影響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選取35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常規組中,患者共175名,男85名,女90名,年齡61~84歲,平均(67.4±0.3)歲,老年前期糖尿病100例、老年期糖尿病75例,病程2~12年,平均(7.12±0.26)年。優化組中,患者共175名,男88名,女87名,年齡63~79歲,平均(65.1±0.2)歲,老年前期糖尿病98例、老年期糖尿病77例,病程1~13年,平均(7.05±0.1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給予常規組常規胰島素注射降糖指導,口頭叮囑患者胰島素注射的劑量和時間。給予優化組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指導。(1)健康教育指導。臨床護理人員制定胰島素注射降糖的健康教育資料,免費發放給患者及家屬,組織胰島素注射降糖的講座,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糖尿病相關的臨床知識,胰島素治療的優勢以及預期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認知水平。(2)胰島素注射降糖指導方法。采用“一對一”指導方法,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按時按量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對于病情變化的重要性,并且采用鮮亮顏色、掛鐘的樣式制定提示卡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使用指針式血糖監測,告知患者正確的注射部位,現場演示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操作方法,教會患者正確使用注射器,并叮囑患者注射相關注意事項,直至患者及其家屬可正確操作,要求患者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半個小時后進食。
1.3評價指標
(1)研究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2)研究兩組自我保健能力。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評價量表》進行評價,共運動管理、疾病觀察、衛生管理、飲食管理和飲水管理五個評價項目。評分越高,代表自我保健能力越強。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指導前,兩組患者血糖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指導后,優化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兩組自我保健能力比較
優化組自我保健能力評分比較,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老年糖尿病作為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病,其發病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越來越引起臨床重視[6-7]。若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的進展,將導致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8-9]。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臨床采用生活干預和口服降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多采用胰島素注射治療[10]。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類激素藥物,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控制糖原、脂肪、蛋白質代謝和貯存,通過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葡萄糖的生成,發揮降血糖的功效[11-12]。但若利用不當,易引起低血糖甚至休克等不良反應,影響預后[13]。
常規的情況下,臨床護理人員風險意識不強,不重視對患者胰島素降糖治療的指導工作,導致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概率較高[14-15]。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相比常規模式而言,一方面,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促進患者對于胰島素降糖治療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重視;另一方面,采用鮮亮顏色、掛鐘的樣式制定提示卡指導患者及家屬學會使用指針式血糖監測,避免擅自改變劑量、注射時間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再者,采用“一對一”指導方法,指導患者嚴格按照醫囑采用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顯示采用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治療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優于常規治療(P<0.05),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周霞.優化胰島素注射降糖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低血糖發生率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4):556-558.
[2]梁志遠,廖建軍,林縣杰.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嚴重低血糖的危險因素分析[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6,37(4):32-34.
[3]文曉玲.護理干預胰島素泵治療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不良心理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8):1016-1020.
[4]賈竹敏,王曼麗,姜宏衛.胰島素每日注射次數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7,25(4):317-318.
[5]鐘艷波.健康教育指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過程中的應用及價值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7):245-246.
[6]張斌,郭剛,汪蓓蕾.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與血糖及胰島素敏感性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6):1378-1380.
[7]王曹鋒,蔡文瑋,陳誼,等.阿卡波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甘精胰島素或中效胰島素對血糖的影響[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7,23(2):105-108.
[8]張麗芹,張麗華,陳霞,等.自我管理教育對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7,37(3):217-219.
[9]劉海鋒.不同胰島素聯合口服降糖藥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療效及生存質量影響的比較[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49(1):78-79.
[10]郭玉卿,張趁茹,楊愛格,等.基礎胰島素聯合阿卡波糖對初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并發癥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9):879-882.
[11]裴麗.社區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對生活質量評分影響[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5):72.
[12]施玥歆,王靜,許貞蓉,等.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行為強化指導干預的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22):10-13.
[13]查濟東,楊良寶,陳吉匡.強化降糖治療對老年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心律失常及心室重構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18(8):3-4.
[14]趙鳳英,黃家容.社區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島素的影響[J].內蒙古中醫藥,2016,35(4):104-105.
[15]原花麗,滑亞君,朱陳燕,等.醫院一家庭一社區健康教育管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自我管理的影響[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6):465-467.
(收稿日期: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