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宋彬
【摘 ?要】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任務,生態德育強調對人的個體生命關注,突出人的全面發展,將人文生態理念融合到德育實踐中,為提升高中生德育素養創造有利條件。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引領者、踐行者,圍繞生態德育理念,兼顧學生個體差異性,不僅要落實學習目標,更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生態德育;校本化實踐
高中階段德育工作成為重點,更是難點。高中生自我意識增強,情緒波動較大,班主任在面對學生學習、生活、思想態度問題時,如何做出準確判斷?如何開展有效引領?如何營造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班級氛圍?生態德育理念將“關注學生的生命個體,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核心,從研究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中,既要關注個體間的差異性,又要兼顧個體間的依賴性,從而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班主任在生態德育背景下,其自身的角色也應由管理者走向引導者,要結合學生學情,為每個學生提供良好的道德養成平臺。
一、高中德育工作面臨的難題
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隨著現代教育改革的深入,社會對人才德育要求越來越高,德育工作難點也日益突顯。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貫徹者,需要全面、客觀梳理當下的德育現狀,為生態德育理念的滲透做好基礎調研。
(一)學校對高中德育工作重視不足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艱巨,特別是面臨考學壓力,高中生的學習工作一頭獨大。在各項教學安排上,德育課時被擠壓所剩無幾。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多圍繞存在的問題進行再三強調,而德育整體工作成效不明顯。學校層面,在成績導向下,似乎弱化了德育目標,將更多的考核工作落實在學生學習上,并未著重去培養學生的德育品格。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對于即將升學、或走向社會的高中生而言,良好的品行道德素養,對其一生的發展都彌足珍貴。但學校在高中生德育工作中重視不足,目標不明確是突出問題。
(二)班主任對高中生德育教育方式陳舊、單一
班主任是貫徹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執行者,從當前高中教育現狀來看,班主任一方面抓學習,另一方面抓紀律,對德育工作管理方法單一,方式陳舊。如在愛國情懷方面,唱國歌,或者看看抗戰電影,活動陳舊,未能與當代高中生的思想趨向結合起來,更無法滲透德育目標。在德育實踐中,德育課程課時減少,課本內容缺乏創新,制約德育工作成效。
(三)家庭教育偏重學習成績,忽視品格養成
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很大,家長對學生的教育,重心更是在成績上,忽視學生良好心態、品格的培養。很多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考個好成績,考上好大學,日常生活中什么工作都不讓學生做,由家長代勞。或者一味地寵溺學生,對學生表現出的不良道德習慣熟視無睹,不記于心,也不嚴厲禁止,也不參與孩子談心工作,化解學生內心不良情緒,使得家庭德育缺失,助長學生不良習慣。
二、生態德育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必要性
生態德育是現行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實踐,具有超前性、時代性,更具有科學性、可行性。生態德育是構建生態社會的重要部分,也是當下班主任德育實踐工作的新趨向。面對德育理念狹隘、德育手段單一,對高中生缺失吸引力等窘境,生態德育將教師、學生、德育內容、德育環境、德育方法等進行統合互融,打造生態化教育環境,尊重學生自我管理,又突出教師的輔助引導,為班主任創新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其優越性表現在:一是強調務實態度。德育工作不能浮夸,更不能流于形式。務實,就是要尊重自然變化,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務實,就是要從實際出發,做到因人、因事而制宜。務實,對班主任而言,要踏實、勤勉,要以生為本,以德服人。在學生道德養成上,要體現對人的生命觀照,要抓住關鍵節點,尊重學生道德養成規律,從思想上曉之以理,開展務實性指導工作。二是強調人文環境。高中階段德育工作,班主任要搭建良好的人文環境。如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關注班級凝聚力的形成。以班級文化來貫穿德育關注,打破單一德育方式,構建生態德育氛圍。良好的人文環境,需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合作意識,能夠讓學生堅定理想、信念,能夠讓學生注重人際交往,客觀公正的對待學習、生活與同學,能夠營造相互理解、包容、誠信的生活環境。三是強調引導。生態德育的落實,不是強行命令應該怎么做,不應做什么,而是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關注學生生命,尊重學生自主性,強調學生個體的多樣性與獨特性,引導學生向善、向上發展。班主任在生態德育實踐中,要理解學生、關愛學生,發現學生的思想問題,關心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引領。
三、生態德育下班主任校本化德育工作的實踐路徑
從角色轉換來看,將生態德育應用于班級管理中,需要班主任能夠調整自我角色,成為推動校本生態德育的培育者、參與者、搭建者。過去的班級管理,多由班主任自己去實施,不同班主任根據自我意愿來建立班級建設目標,開展德育工作。但這種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德育模式,對學生的影響、激勵作用不明顯。為此,生態德育下的班主任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統合。
(一)樹立以生為本理念,引導學生參與德育建設
在生態德育環境下,班主任、教師、學生、家長等都是“平等的參與者”,班主任不能發號施令,而是要關注學生個體實際,引領學生參與德育目標的建設。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我個性,班主任在德育建設目標上,要與學生溝通,聽取學生的想法,順應學生個性發展需要,合理搭建符合學生實際的德育成長環境。如某學生從小愛畫畫,獲得美術專業考試素描7級、速寫5級、花鳥4級、人物4級、水粉畫3級等榮譽。在平時,她溫和、謙讓,在遇到與自己觀點不同時,不去與他人爭辯;不善言談,缺乏表達技巧;學習上缺失目標感,對英語沒有興趣。經過了解學生狀況,鼓勵該學生做班級文學社、繪畫社組織者,發揮自身學科強項,鼓勵她多演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他人溝通;另外,建議她參加英語社活動,激發英語學習熱情。如此一來,對每個學生進行了解,將學生的個性發展目標與班級目標整合起來,來打造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二)營造班級文化氛圍,開展多元化社團組織活動
生態德育需要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在班級文化建設上,除了墻報、板報外,最重要的是構建各類學習社團。如班級圖書角,組建讀書俱樂部,開展你追我趕讀書挑戰活動,形成良好讀書氛圍;開展不同學科社團活動,如攝影設、動漫社、詩歌社、文學社、天文社等,發揮學生各自優勢。平時定期組織觀影活動,寫觀影評論、討論影視文化;開展攝影展覽、作文展覽活動,讓學生從中拓展視野,豐富人文體驗。
(三)確立民主化管理,促進學生自立、自強
以生態德育為引領,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搭建民主化平臺,讓每個學生施展才華,促進學生自立、自強和自信。如對于班委干部管理轉向服務機制。班委干部要樹立服務學生意識,時時處處為學生負責。抓衛生、抓學習、抓考勤、抓紀律。定期輪換,采用民主評議方式;鼓勵學生多參與班委干部崗位,體驗班級服務工作,讓學生能夠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和包容,共建班集體。另外,考慮到一些學生的思想問題,靈活安排班委人選。如對于責任心不強的學生,負責班級考勤,讓其從中體會不同崗位角色,增強自我管理意識。
四、結束語
生態德育下的班級德育工作,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發展和健康成長,班主任要利用多種資源,讓學生從體驗中感受道德品行,從細節上體會真情,讓學生從求真知中做到自我糾正、自我改進、自我管理。
【參考文獻】
[1]劉長會.高中班主任應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199
[2]莊鋒迪.“生態取向”的小學班主任評價優化的實證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3]閆銳.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如何融入德育[J].甘肅教育,2019(14):26
(江蘇省海門市四甲中學,江蘇 南通 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