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潤潔
摘 要:近年來我國許多地區的金融市場都得到較長足的發展,金融產品、業務通道不斷增多,但多元化一定程度上拉長了企業融資的鏈條,引發了更多的監管條例,使我國的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間出現脫軌問題,阻礙了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因此需要通過政策手段、企業自身的制度完善等手段,來解決貨幣與資本市場間的對接問題,為了促進金融行業的穩定、健康,降低金融市場的投資風險和對實體經濟帶來的金融影響,改善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向、速度,促進資本與貨幣市場的更好的協調發展,本文在分析當下我國的貨幣及資本市場的現狀的基礎上,對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對接問題進行探究,并提出幾點解決建議,以促進二者協調發展。
關鍵詞: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對接問題
我國經濟市場隨著改革深入,金融行業在體系、結構上發視了加大的變化,金融市場從規模到具體的業務都有較大的壯大發展,許多金融機構也順勢進行企業改革,金融業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進步,與之相對的金融投資者也與日俱增,金融市場的活躍同時也帶來更多的金融風險。自我國金融體制實行分業管理、經營的模式之后,金融處于混業狀態,原本的資本市場平衡模式不在存在,導致其與貨幣市場出現許多對接問題,相關體制、法律同樣不再適用,拖慢了資本市場的發展速度、效率。事實上,二者的對接性問題應從二者內在的市場聯系來考慮,做出適當的政策取向,我國因證券等市場起步晚,資本規模尚小、規范性較差,所以采取了分業經營及相對應的監管體制,使得二者處于一種分割的狀態,而在未來金融的發展趨向下,貨幣與資本市場勢必會形成更好的聯通性,因此需要做好二者的對接問題,促進資金在兩種市場中合理的流動,提升我國市場配置的合理性,促進金融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1.我國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現狀分析
就目前金融市場的結構而言,跨市場行為存在多方面的約束,而在機構監管也在思路下,我國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問題,主要體現在券商等資本業、銀行間、交易所三者之間的參與與約束,具體如下:
1.1銀行間的本幣市場與券商之間的對接現狀
我國證券行與銀行間的貨幣業務發展較早,但當下相關的資本業務依舊有較高的門檻,因此許多券商的發展緩慢。1999年我國頒布了《證券法》,新股的發行、審批方式轉變,企業掌握了掌握發行的主動權,同時中銀發布了證券與銀行間的同業管理規定,使證券公司的融資行為得到進一步發展和保障。在2013年頒布了同業間的存單管理辦法,自此券商能夠從事相關的同業投資交易。我國電子票據市場進展較慢,系統性的集中托管交易網絡尚未完全形成。
按照銀監規定,為了規避相關的貸存風險,商業銀行通過多類通道進行管制,在券商創新大會后,證券業新生了許多資管業務,但超常的增長速度引發了進一步的監管,證券業與銀證間的合作通道變窄,資本業務的參與程度低,這是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目前的主要對接狀況。
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在于銀行間相關業務的準人門檻較高,在資本額、交易量等方面,券商難以與銀行抗衡,導致同業的發展速度緩慢。債券交易方面,在2014年降低了準入要求,債市也得到市商擴容,因此一些券商才進入此市場,開展相關的資本業務。承銷業務上,2005年一些證券公司得到了銀行間的債市承銷資格,2012年后又陸續加入了一些券商,短期融資等產品能夠被承銷。
1.2交易所市場與銀行間的對接現狀
商業銀行法對商業銀行的股權投資、證券經營等給出了模糊的規定,雖未明文禁止其參與股權投資等業務,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業銀行與其他市場間的交易。當然,由于券商、基金公司等市場的存在,商業銀行能夠借助這些市場通道進行迂回投資。然而這并不能使商業銀行充分的發揮自身的金融中介作用,資本市場在證券等領域的業務仍發展緩慢。而銀行與交易所之間的債券回購等操作,成為商業銀行進行資本市場交易的主要突破口,上市銀行自身在資本市場、貨幣市場都有資金等方面的明顯優勢,應當作為與交易所市場間的主力先鋒。
在貨幣市場相關的業務上,吸取了銀行信貸在交易所市場進行違規操作將資金流入股市的教訓,交易所禁止銀行參與融資、股票等業務,從此我國融資業務與回購市場形成分立,銀行的貨幣市場與交易所中的融資等業務不再有直接對接關系。
資本市場業務方面,自2009年證監會的上市銀行與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試點通知中,將試點的交易平臺定為集中競價系統,交易所的債市擴容被限制,通道業務等監管套利問題凸顯。由于信托、基金、保險等行業擁有交易所市場的參與資格,銀行能以通過這些通道進行大規模的資金流通,當今即使監管層多次干預,業不能改變該特征趨利,但并沒有相關的立法配合,因此無法放寬銀行的資本交易通道。而應當按照投資、市場、承銷的參與難度順序,根據金融市場的結構改革進行逐步的改革。
2.促進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對接協調的建議
2.1加速貨幣市場的發展
由于我國的貨幣市場在發展上較資本市場處于位置,所以為了促進二者的對接、協調發展,需要加速發展貨幣市場。首先,需要建立健全該市場的組織結構,構建完善的市場體系,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加快構建管理體系,建立獨立的管理部門,引導貨幣市場的結構進行轉變、完善;②強化服務系統的建設,特別是先進網絡技術的應用,建立范圍更廣的網絡市場,進一步打破地域對交易的限制。
其次,應對金融配套進行深入改革,即對金融相關的法律、清算體系、利率等方面進行體系。法律是政策實施的保障,對金融市場的財政、貨幣等政策調控都需要法律來賦予其執行力,完善的法律也能提高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使我國貨幣、資本市場更健康的發展;對市場清算體系進行改革,是對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的眾多風險進行解除、降低,能促進我國今后的貨幣市場高質量發展;利率的改革,對完善我國復雜的貨幣市場的價格機制十分有幫助。
另外,應適當擴大公開市場的業務操作范圍,利率改革使金融改革的必然過程,今后利率問題更多的有金融市場主導,這能加快市場化的進程,因此央行不宜頻繁調整利率等政策。而公開市場的業務能直接、彈性大的對市場進行調節,因此央行應當著重利用此手段進行利率調節。
2.2完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中存在許多發展問題,因此需要調整發展戰略和政府行為。首選,適當調整發展戰略,對資本市場發揮更好的資源配置作用,淘汰落后企業,對市場制度進行嚴格把控,促進市場主體的公平競爭;其次,需要改善財政政策等政府行為,過多干預不利于市場化的發展,采取措施的原則是公平、公正、公開,才能保證市場主體得到平等公平的待遇,促進市場積極競爭、健康發展,另外,要加強制度的制定和監督力度。最后,上市公司自身應當提高業務質量,股市也應當提高對上市公司的質量要求,嚴格把關以保證上市企業的實力、發展前景。
2.3以債券市場為突破點,加速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對接
首先,要認識到二者協調對接發展的重要性,在積極完善二者自身市場的同時,建立二者間有效的聯通渠道,使資金在兩個市場間更為靈活的流動;選擇合適的定價工具,以此為參照依據完善市場利率,以提高證券定價的合理性;其次,重點發展債券市場,其是我國聯系貨幣與資本市場的重要結點;最后,應合理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提升我國的市場整合能力,適當放松對金融市場的放管制,引導經營方式轉型,促進貨幣市場的發展,以提高貨幣與資本市場的也協調性。
結束語:
綜上,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大幅提高,貨幣、資本市場中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國家當前的一系列政策,多是對金融市場進行較強的管制,導致貨幣市場得不到較好的發展,基于我國特殊的社會特征,應從貨幣、資本市場的對接問題上入手,以加速提高二者的協調性,在注重社會穩定的同時,促進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協調、完善、穩定、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澤爾達.貨幣市場應與資本市場均衡發展[J].中國金融家,2015,(09):34-37.
[2]王慶仁,高春濤.資本市場與貨幣政策相互影響及政策建議[J].西南金融,2016,(12):98-99.
[3]吳杰云.試論我國客觀上先資本市場后貨幣市場的發展思路[J].商場現代化,2017,(11):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