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吉利
【摘 要】目的:探討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6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方法:抽取120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抽取時間為2016年2月-2018年7月,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實施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對照組60例,僅給予阿莫西林治療,對比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觀察組CRP、IL-8、TNF-β1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各病理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意義(P>0.05)。結論: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用藥安全性較好。
【關鍵詞】阿莫西林;果膠鉍;慢性萎縮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57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變,其臨床表現不僅缺乏特異性,且與病變程度并不完全一致[1]。目前,臨床尚未明確病因,可能與飲食不規律、無節制有關,既往臨床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為探索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本次研究收集12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給予觀察組在阿莫西林基礎上,加入果膠鉍治療,效果較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抽取120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抽取時間為2016年2月-2018年7月,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觀察組60例,對照組60例。納入標準:均符合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標準[2];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無藥物過敏史。排除標準:胃黏膜、十二指腸潰瘍病理診斷疑有惡變或重度異型增生者;無法有效溝通,既往有精神疾病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2-80歲,平均(55.61±4.28)歲,病程1-10年,平均(5.12±2.31)年;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45-80歲,平均(55.68±4.81)歲,病程1-11年,平均(5.19±2.81)年,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莫西林膠囊(生產廠家: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3020265,規格:0.25g)一次0.5g,每6~8小時1次,一日劑量不超過4g。觀察組:在上述基礎上,加入膠體果膠鉍膠囊[生產廠家:山西邦仕得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4273,規格:50mg(以Bi計)]一次3粒,一日4次,餐前半小時與睡前服用。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治療前后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8(IL-8)、轉化生長因子-β(TNF-β1),進行對比。根據主要病理情況嚴重程度,依次計0/1/2/3分,計算治療后病理積分,主要包含:萎縮、異型增生、腸上皮化生、慢性炎癥、活動性。統計兩組不良反應,進行對比,包含:惡心、皮疹、頭暈,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將研究中的數值變量資料()以及名義變量資料(%),放入SPSS19.0軟件中,實施統計學計算,觀察對比結果P值,其在0.05以下,說明數據差異較大。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CRP、IL-8、TNF-β1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IL-8、TNF-β1比較無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IL-8、TNF-β1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治療后病理積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各病理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不良反應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無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發病率,由于其臨床表現無特異性,易遭到忽視,如未及時治療,可導致上皮再生發育異常或是腸上皮化增生,可引發癌前病變[3]。阿莫西林屬于半合成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可有效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還具有較強穿透細胞膜的能力,進而達到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目的,但其可引發諸多不良反應,對治療效果有一定影響。果膠鉍在胃腸液中,可黏附在胃腸潰瘍表面、炎癥表面上,保護損傷細胞,對損傷細胞的自我修復、胃黏膜上皮細胞分泌黏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可加快胃炎預后。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機體炎性因子水平、病理嚴重程度等均低于對照組,且在不良反應對比中,無明顯差異,說明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癥狀,療效顯著。
綜上所述,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用藥安全性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王文菊,林丹,李彩娟.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1):142-144.
張聲生,唐旭東,黃穗平,等.慢性胃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7,13(07):238-242.
關軍麗.阿莫西林聯合果膠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2):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