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俊明 席小茜 張旭昀
【摘 要】目的:觀察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與3種粘接劑的粘接強度。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集的66顆離體無齲單根管前牙為本次研究材料,在使用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按照粘結劑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A組(33顆: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B組(33顆: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C組(33顆:纖維蛋白粘接劑),比較三組患者粘接強度。結果:A組離體牙薄片推出試驗顯示其根管上部、根管中部以及根管下部牙體粘接強度均依次大于B組、C組,各項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粘接性強,與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纖維蛋白粘接劑相比更適用于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
【關鍵詞】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粘接劑;粘接強度
【中圖分類號】R78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近些年牙體修復術在臨床得到了推廣,對于牙體大面積缺損患者在行牙體修復的過程中需借助固位方式行牙體修補,從而避免充填體脫落,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與牙周膜細胞、牙髓干細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行牙體修復時常用粘結劑包括氰基丙烯酸酯、纖維蛋白、玻璃離子水門汀[1]。本次研究比較2018年4月-2019年4月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33顆使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離體牙、33顆使用纖維蛋白粘接劑離體牙與33顆使用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離體牙薄片推出試驗粘接強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集的66顆離體無齲單根管前牙,均牙體缺損且存在隱裂,離體牙均置于2%氯亞明溶液中4攝氏度環境中保存,保存時間應控制在1個月內。經離體牙標本隨機按照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粘結劑類型不同將所有患者均分為A組、B組、與C組,分別使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纖維蛋白粘接劑以及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
1.2 方法 A組33顆顆離體無齲單根管前牙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使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B組33顆顆離體無齲單根管前牙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使用纖維蛋白粘接劑、C組33顆顆離體無齲單根管前牙聚乳酸可吸收管樁修復牙體時使用玻璃離子水門汀粘接劑,完成粘樁后對離體牙標本使用光固化樹脂進行充填,填充后置于37℃恒溫水浴箱內24h,24h后將離體牙標本使用自凝塑料包埋,包埋后使用低速切割機沿牙長軸垂直方向連續性切片,每片厚度約為1mm,將每顆牙分為冠部、中部以及尖部。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組離體牙冠部、中部以及尖部粘接強度,本次研究采用薄片推出試驗,將切得的薄片固定,而后對樁進行加壓,加力方向應與樁垂直,加壓碎度為0.5mm/min,記錄應力F、粘接面積S,F與S的比值為粘接強度。
1.4 統計學處理 結果中各項數據均使用SPSS21.0軟件系統處理,()表示的數據用t 檢驗,標準差以及百分比檢驗后所得P值,若低于0.05表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若超過0.05表示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比較三組離體牙標本粘接強度,具體情況如下,A組根管上部粘接強度為(14.26±2.52)Mpa、B組根管上部粘接強度為(8.62±2.51)Mpa,C組根管上部粘接強度為(6.42±2.12)Mpa。A組離體牙根管上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B組,t值=1.423,P<0.05。A組離體牙根管上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081,P<0.05。B組離體牙根管上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062,P<0.05;A組根管中部粘接強度為(12.62±2.74)Mpa、B組根管中部粘接強度為(8.52±2.54)Mpa,C組根管中部粘接強度為(6.12±0.62)Mpa。A組離體牙根管中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B組,t值=1.262,P<0.05。A組離體牙根管中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816,P<0.05。B組離體牙根管中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026,P<0.05;A組根管下部粘接強度為(10.06±2.65)Mpa、B組根管下部粘接強度為(7.62±2.62)Mpa,C組根管下部粘接強度為(6.62±0.56)Mpa。A組離體牙根管下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B組,t值=0.011,P<0.05。A組離體牙根管下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007,P<0.05。B組離體牙根管下部粘接強度明顯高于C組,t值=0.006,P<0.05。A組根管上部、根管中部以及根管下部粘接強度均高于B組與C組,C組粘接強度最小。
3 討論
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大面積牙體缺損修補過程中粘接失敗是導致修復術失敗的常見原因,大面積牙體缺損修復過程中使用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可提升修復體固著能力,但是在行修復術的過程中粘接劑若無法吸收,粘結劑可包括在根管樁外,可影響根管樁的吸收性,因此選擇合適的粘結劑對保證大面積牙體修復術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2]。近些年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粘結劑微滲可對牙周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纖維蛋白粘結劑屬于不溶性粘結劑,該粘接劑在使用的過程中易發生微滲,其安全性較低[3]。氰基丙烯酸醋粘接劑與纖維蛋白粘結劑相比屬于單組份液態粘接劑,在37攝氏度室溫環境下可發生固化,固化速度快,在弱堿情況下可可發生陰離子聚合,繼而發揮粘接性[4]。本次研究顯示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修補術離體牙A組使用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的離體牙標本其根管上部、根管中部、根管下部粘接強度均依次高于、B組、C組。綜上所述,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牙體修復時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劑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潘徽,程燦,胡嘉,等.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樁與3種粘接劑的粘接強度[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7(6):990-993.
畢欣欣,陳青,于靜濤.不同根管沖洗方式對根管充填后管壁粘接強度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9,12(5):291-295.
宗曉鵬.淺談根管內不同預處理對玻璃纖維樁粘接強度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8):225.
王霜劍,唐旭炎.根管內不同預處理對玻璃纖維樁粘接強度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5,2(8):9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