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斌 李開春 彭超

【摘 要】
目的:研究橈骨遠端骨折的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療效對比。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的6月至2018年的8月接受治療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病人或研究對象,根據其入院順序對其進行分組,將10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分組,主要包括兩組,其中觀察組、實施手術治療;對照組、實施保守治療,將兩組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治療效果和治療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具有差異,(P<0.05)。觀察組50例患者和對照組5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效果、滿意度相比較,前者更具有優勢,P<0.05。結論:橈骨遠端骨折的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療效相當,臨床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值得研究和推廣。
【關鍵詞】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保守治療;療效
【中圖分類號】R322.7+1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94-02
在臨床常見骨折類型中,橈骨遠端骨折具有極高發病率,以成年人和老年人最為常見[1]。若無法及時復位骨折,易導致患者腕關節出現僵硬疼痛感,嚴重影響患者手部功能。目前臨床對于該骨折類型的常用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但臨床對于上述治療方式的療效仍存在爭議,故此需進一步證實[2]。本文通過分析兩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的各項情況,明確治療效果,具體見下文描述。
1 資料/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取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收取時間在2017年的6月至2018年的8月;其中50例為觀察組患者、50例為對照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治療措施。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存在明確外傷史,且患處伴有明顯壓痛、腫脹和瘀血。②所有患者和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③骨折類型為閉合新鮮骨折。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腎疾病、心疾病、腦疾病、肝疾病等等。②伴有腕關節陳舊性疾病。③合并其他嚴重外傷或復雜型骨折。
觀察組(50例):組內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在18-76歲,平均為(47.54±1.09)歲。
對照組(50例):組內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齡在19-76歲,平均為(48.77±1.10)歲。
兩組各項基本資料進行對比發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用P>0.05代表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且成立。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保守治療。
選擇手法復位結合外固定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手法復位治療,治療內容如下:取患者平躺位或正坐位,指導患者自然伸出,并置于操作臺上,采用約束帶進行固定。首先進行肌肉組織和韌帶部位的復位,后實施骨歸位。在進行骨歸位操作時,醫生應在骨折遠端采用雙手掌握患肢大、小魚際,并將拇指并攏,而助手則負責雙手環抱患肢近側前臂,給予患者持續牽引復位[3]。后根據側移方向進行橈側擠壓復位和遠端尺側擠壓復位,直至掌傾角、尺偏角恢復正常,且橈骨長度恢復后,對其應用石膏進行固定,后進行X線攝片,對患者骨折復位情況進行觀察,若存在不足,應再次進行復位。
觀察組實施手術治療。
給予其切開復位固定術治療,給予患者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進行局麻,并在患者前臂橈側做一道縱行切口,切口長度為5厘米,使橈骨下端能夠充分顯露,切開深筋膜組織,向尺側牽引橈側腕屈肌腱和指屈肌,并向橈側將血管牽開。將旋前方肌纖維切開后,使其骨折端充分暴露,于直視下進行整復骨折[4]。將小鋼板彎曲至適宜曲度,并采用小型螺釘進行固定,并對骨折端進行加壓操作。于C型臂透視機下明確復位后,將切口關閉。
1.3 觀察指標
將觀察組50例、對照組患者50例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主要包括: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治療效果和治療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和數據,其中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采用計量資料進行檢驗,用T值檢驗;患者治療效果和治療滿意度用計數資料檢驗,用卡方值檢驗,若2組間差異存在意義,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異。
2 結果
2.1 對比2組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
觀察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具有差異,(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50例患者和對照組5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效果相比較,前者更具有優勢,P<0.05。如表2:
2.3 比較2組治療滿意度
觀察組50例患者和對照組5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滿意度相比較,前者更高,P<0.05。如表3:
3 討論
橈骨遠端作為骨折高發部位,在全身骨折中占比約為百分之十,以老年人作為多發人群,且女性發生率相比男性高[5]。目前臨床對于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方式較多,大致分為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兩種,而臨床對于上述兩種方式的療效尚未明確。
研究結果顯示,手術治療相比保守治療具有諸多優勢,比如創傷小、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且能夠取得滿意的復位效果,骨折能夠達到解剖復位,同時不會干擾局部血運和周圍軟組織,能夠促進骨折的早期愈合,為術后早期恢復肢體功能提供保障。而保守治療中主要以手法復位治療為主,其能夠為骨折端提供良好的支撐作用和生物力學穩定性,能夠促進其關節功能早期恢復。雖然在本研究中,手術治療效果相比保守治療較好,但臨床需根據每位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
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和腕關節部位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較,具有差異,(P<0.05)。觀察組50例患者和對照組5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效果相比較,前者更具有優勢,P<0.05。觀察組50例患者和對照組50例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治療滿意度相比較,前者更高,P<0.05。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的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療效相當,臨床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治療方式,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探究。
參考文獻
[1] 王純育, 鐘曉, 羅健. 經掌側入路鎖定加壓鋼板固定術與非手術治療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療效對比[J]. 河北醫學, 2017, 23(2):197-200.
[2] 陳杰, 張堃, 米仲祥,等. 老年脆性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保守治療的療效對比[J]. 西部中醫藥, 2017, 30(8):132-134.
[3] 張昕, 白志強. 外固定架與DVR解剖鎖定板治療C型橈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J]. 河北醫學, 2018, 24(12):160-163.
[4] 劉耀輝, 李雪林, 陳小微, et al.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治療方案的選擇及療效比較[J]. 臨床骨科雜志, 2017, 20(4):476-479.
[5] 何和與, 吳開弟, 黃澤曉,等. 中醫手法復位治療橈骨遠端骨折Fernandez Ⅰ型損傷的臨床療效分析[J]. 創傷外科雜志, 2018, v.20(5):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