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美紅 何蒼勁 者巧彥

【摘 要】 目的:研究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發生相關因素,探討微生態制劑的治療效果。方法:將我院200例小兒肺炎繼發腹瀉患兒以計算機隨機化原則分為2組,觀察組接受微生態制劑治療,對照組僅給予常規處理,分析疾病發生相關因素,并比較治療效果。結果:疾病發生相關因素有患兒年齡、侵入性治療、預防性使用微生態制劑密切相關。觀察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小兒肺炎繼發腹瀉患兒應用微生態制劑治療是可行的,能良好的改善患者癥狀。
【關鍵詞】 小兒肺炎;繼發腹瀉;微生態制劑;相關因素
【中圖分類號】R322.3+5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099-02
小兒肺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的病種之一,幼兒因身體較弱,對住院環境下的微生態抵抗力較弱;在治療方案中,需應用抗生素以控制肺部炎癥的進展,幼兒對抗生素的承受能力較弱,在用量的控制上難度較大,在抗生素使用后,藥物同樣對腸道的微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破壞了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1]。正常情況下,人體腸道內分布著較多的菌群,彼此相互促進、相互抑制,共同維持著消化系統的微生態環境,而在抗生素損害腸道平衡后,患兒出現腹瀉[2]。微生態制劑是一種正常微生物,可以促進微生物生長的物質制成,本文旨在探討小兒肺炎后繼發腹瀉的發病因素,并分析微生態制劑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來我院就診的小兒肺炎繼發腹瀉患兒中選取200例納為觀察對象,對象選取時間區間:2018年1月起始、2019年5月終止,分組方式為計算機隨機化原則,每個單組樣本量均為100例。
觀察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齡資料中,上限值為10歲,下限值為3個月,均值為(4.75±1.00)歲;小兒肺炎的病程為4~13(8.04±1.00)天。
對照組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齡資料中,上限值為9歲,下限值為2個月,平均(5.00±1.03)歲;小兒肺炎病程3~12(7.86±1.04)天。
入選標準:(1)均符合小兒肺炎的診斷;(2)均有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溏等腹瀉表現;(3)腹瀉的發生均與小兒肺炎有直接的關聯。
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衰竭;(2)腸道感染性疾病;(3)惡性腫瘤、血液系統疾病等;(4)嚴重腹瀉后脫水。
2組患兒的年齡構成、性別占比、肺炎病程等統計資料對比,P>0.05,可作為實驗進行對象。
1.2 方法
2組肺炎患兒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應用抗生素及對癥治療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另予以乳酶生片口服,依據患兒年齡確定單次劑量,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3片,每日用藥頻次為3次。藥物治療時間為7d。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微生態制劑治療,藥物種類選擇培菲康(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等)、枯草桿菌(與腸球菌)二聯活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微生態制劑多為活菌顆粒,在服用時應嚴格控制水溫,現泡現用,具體服用劑量及頻次遵藥物說明書,療程亦為7d[3]。
1.3 觀察指標
針對小兒肺炎患兒繼發腹瀉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對比治療效果。治療效果判定[4]:顯效為患兒經過治療后,排便次數、大便性狀等恢復正常,腹痛等癥狀消失;有效為在治療后,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性狀趨向正常;無效為治療后,大便次數、性狀等均無改善。
1.4 統計學處理
統計學軟件:SPSS 22.0,分析方式:統計學分析及Logistic回歸分析,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疾病相關因素進行回歸分析。檢驗結果:P<0.05,表示正在比較的項目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疾病發生相關因素的分析
將小兒肺炎后繼發腹瀉患兒的疾病發生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性分析,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與患兒年齡、是否接受了侵入性操作及是否預防性應用微生態制劑相關,P<0.05。見表1。
2.2 2組患兒比較治療效果
觀察組小兒肺炎繼發腹瀉患兒在應用微生態制劑后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00%,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發病原因較多,正常腸道屏障的破壞使得腸道菌群紊亂,耐藥菌侵入腸道,加之抗生素刺激腸道、植物神經等,腸道雙糖活性下降,最終形成腹瀉。
本文中,為了明確小兒肺炎患兒在治療期間發生繼發性腹瀉的原因,研究中對可能相關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在肺炎后繼發腹瀉的相關因素包括患兒年齡、侵入性操作與否及應用微生態制劑與否等。低齡幼兒的消化系統及免疫系統均未發展完善,呼吸系統疾病及后續用藥可累及消化系統,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造成腹瀉。患兒在接受侵入性操作后,增加了醫源性感染的風險,機體總體負擔加重;而小兒肺炎患兒預防性應用微生態制劑的科學性已經得到臨床的驗證[5]。
表“2”結果中,觀察組患兒在發生腹瀉后積極應用微生態制劑進行介入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表明了微生態制劑使用的有效性。微生態制劑能促使腸道內被破壞的微生態環境恢復平衡,消除應用抗生素導致的無差別消化系統微生態失衡,在腸道內耐受抗生素的作用,抑制腸道致病菌的繁殖,進而改善腹瀉狀態。
綜上,微生態制劑對于小兒肺炎繼發腹瀉患兒是安全有效的,能快速的緩解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愛娜,劉曉燕.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相關因素與微生態制劑治療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126-128.
[2] 張美玲.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相關因素分析與微生態制劑的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114-115.
[3] 高楠竣,楊麗萍,陳樹華等.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相關因素分析與微生態制劑的治療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4):9-10.
[4] 魏樊.小兒肺炎繼發性腹瀉相關因素及微生態制劑的預防作用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6,18(8):824-825.
[5] 杜志國.微生態制劑治療小兒肺炎繼發腹瀉的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8,27(16):3004-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