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靜

【摘 要】目的:分析120急救過程中出現糾紛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方法:此次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20急救接診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出診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輔以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輔以糾紛防范性急救護理,統計兩組患者出現護患糾紛的概率,同時評估各組患者滿意情況。結果:觀察組出現護患糾紛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另外,觀察組患者對此次急救護理滿意度更高。結論:120急救護理期間應詳細分析糾紛產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對策,從而保證急救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急救護理;常見糾紛;防范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isputes in the course of 120 first aid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The choice in this time, 90 cases of 120 emergenc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visit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supplemented by routine emergency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plemented by dispute preventive emergency care. The probability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counted, and the full number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as assessed. Meaning situation.Results: The probability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additio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the first aid nursing.Conclusion: During 120 emergency nursing, the causes of disputes should b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first aid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Emergency care; Common disputes; Preventive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4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120急救所面對的患者多存在生命危險,如中毒、危重癥等,具有地點不定、病情危重、發展迅速等特點,因而,急救護理工作較為困難。而患者家屬往往情緒激動、焦慮、擔憂等,極容易出現各種糾紛,不僅不利于急救的實施,同時可能延誤患者病情,危急患者生命[1]。因而,應重視急救護理工作,做好糾紛的預防應對,降低糾紛發生率,爭取更多搶救患者的時間。本文以2018.1-2019.1我院120急救接診90例患者為例,探究糾紛防范對策,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此次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120急救接診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出診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總計患者45例,包括男性25例,女性20歲,最低年齡20歲,最高年齡85歲,平均年齡(41.2±1.5)歲。觀察組總計患者45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21例,最低年齡21歲,最高年齡84歲,平均年齡(41.3±1.4)歲。經統計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輔以常規急救護理,如監控患者體征指標,做好應急處理等。觀察組患者輔以糾紛防范性急救護理,具體為:
(1)急救接診
需要委派專人接聽急診電話,且接聽電話時醫護人員需以普通話與對方進行交流。在急救電話打入后,負責接聽電話的醫護人員需先聽取對方想要表達的情況,并大致分析可能發生的情況,在確認基本符合后詢問詳細的家庭住址和至少兩人的聯系方式,然后利用院內電話通知急診科醫護人員前往患者家中。在此過程中接聽醫護人員無需掛斷電話,待通知出診人員后需立即開展下一步溝通,先安撫患者或家屬的情緒,詳細詢問患者當前的狀態和病情特征,必要時可指導家屬幫助患者緩解病痛[2]。如患者家中備有部分藥物,則告知其家屬將所需藥物準備妥當,以方便現場急救。與此同時接聽人員需通過電話告知急救人員所獲得的后續資料,使急救人員做到心里有數,節省到現場后的前期準備時間。
(2)強化急救設備管理
急救科室人員需定時對急救車上的各類急救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設備均處于能正常運行的狀態,還需定時送檢維護。同時,對各種急救藥物也要由專人負責管理,且數量要保持充足,要做到隨時可以補充。在交接班時一定要重新核查設備和藥品的數量,以避免交班后工作障礙。定時檢查后需將檢查結果統一記錄在相關報告中,并將報告存檔并轉化為電子數據,以此保留完整的法律證據。
(3)強化急救人員素質
在日常工作間隙有計劃地為急救科室醫護人員提供知識培訓工作,分別對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進行強化,重點培訓心肺復蘇、氣道插管、口腔分泌物清理、頸托的使用方法、急救藥物使用方法等。在培訓階段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檢驗醫護人員知識掌握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其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必要時可選擇情景模擬方式考核,并隨機為急救人員安排各類意外事件,考驗其應變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3]。同時,對于除顫儀、洗胃機、心電儀等多種設備的使用也要數量掌握,還需了解如需在患者家中實施院前急救時應注意的問題,包括現場錄像存證、設備藥品使用記錄等,以此降低糾紛發生的可能。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計算兩組患者出現糾紛的概率,自制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此次急救護理滿意情況。總計100分,很滿意:分值超過80分;一般滿意:分值超過60分,不足80分;不滿意:分值不足60分。總滿意度=很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0.0軟件對本次急救護理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利用%表示計數資料,通過卡方值驗證,組間差異以p檢驗,p<0.05表示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糾紛發生概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糾紛的概率較對照組相比較低(p<0.05),見表1。
2.2 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對此次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120急救是患者在突發病癥時重要的搶救手段,此類患者大多為急性病癥,且病情發展速度較快,要求急救醫護人員必須快速出診,并擁有完備的院前急救操作技能。但120急救所引發的醫療糾紛問題也相對較多,其主要是因為出診不及時、急救藥物設備攜帶不全、急救醫護人員個人素質相對較差、急救處理不當、急救文書書寫錯誤等引發的。這就要求醫院必須不斷強化對急救醫護人員素質的培養,強化培訓接診、出診、現場急救等多個流程的操作能力,縮短出診時間,提升急救人員個人素質,進一步提升護理文書的書寫規范性,保證急救效果的同時,也可有效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幾率。
總之,120急救護理期間應詳細分析糾紛產生的原因,并做好防范對策,從而保證急救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娜仁.急診急救護理糾紛的防范措施[J].養生保健指南,2017,(37):100.
趙莉.院前急診急救護理風險因素及防范進展[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190-191.
李曉新.急診科護患糾紛發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急救醫學,2017,37(z2):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