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梅 周文艷

【摘 要】目的:痰涂片鏡檢及痰液羅氏培養檢驗診斷結核病價值比較。方法:選我院150例肺結核患者,隨機分為2組各75例。對照組痰涂片鏡檢,對照組予以痰液羅氏培養進行檢驗干預,比較兩組檢出率。結果:羅氏培養的檢出率顯著高于痰液涂片鏡檢的檢出率高,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結核病病患應用痰液羅氏培養進行檢驗,檢出率較高,還能加強該疾病的預防工作。
【關鍵詞】痰涂片鏡檢;羅氏培養;結核病;結核分枝桿菌;檢出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value of sputum smear microscopy and sputum Roche culture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Methods 15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7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sputum smear microscopy was performed,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sputum Roche culture for examination and intervention, and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Roche cul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putum smear microscop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putum Roche culture in tuberculosis patients has a high detection rate and can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sputum smear microscopy; Roche culture; 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tection rate
【中圖分類號】R56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臨床上罹患結核病的病患很多,該疾病的傳染性很強,主要是由于人體感染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患病,常表現為肺結核[1]。目前,我國發生結核病的概率已經顯著降低[2]。目前,診斷結核病主要方式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細菌學的檢驗,包括痰涂片鏡檢以及對痰液進行羅氏培養的方式。為進一步的探究不同的檢驗方式對結核病患者的診斷效果,現我院開展深入探究,詳細報告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選2018年8月-2019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150例肺結核病患入選本次的研究,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是(41.34±3.32)歲,患者按照1:1等分,共分為2組。試驗組病患年齡為21-52歲,平均年齡為(42.43±4.14)歲,男性35例,女性40例,患者的病程是1-5年,平均病程為(3.34±1.05)年;對照組病患的年齡為22-50歲,平均年齡為(40.67±2.33)歲,男性30例,女性45例,患者的病程是2-5年,平均病程為(3.21±0.95)歲。對比上述病患的一般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分別收集病患早、中、晚的痰液,然后分別進行檢驗。(1)對照組。對照組病患采用痰液涂片的檢驗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取用濃度為95%的乙醇脫脂后的無劃痕、清潔、干燥的載玻片,在玻片后面的左端1/3部位用玻璃鉛筆對撥片進行編號。用棉簽的無棉端蘸取痰液標本的干酪樣、膿樣液體約0.08ml置于載玻片的右側1/3部位,均勻的涂抹成2.00cm×2.50cm類圓形的痰膜,靜止自然干燥,并用微火固定,用抗酸染劑對已收集的痰液染色,之后使用100倍的油鏡觀察痰液玻片。若在痰液涂片的每300個視野內觀察到存在抗酸桿菌,表明本次檢驗的結果呈現陽性;對整個痰液涂片進行為時5min的仔細觀察,若果未觀察到300個視野內存在抗酸桿菌,表明本次檢驗的結果呈現陰性。(2)試驗組。試驗組病患采用羅氏培養法進行檢驗,該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先對收集到的痰液進行堿處理,然后運用酸性改良的羅氏培養基對痰液進行培養。由于痰液標本存在不同的粘稠程度,所以需要調節粘稠度,可以運用濃度為4% 的 NaOH 溶液對痰液的進行調節,對于粘稠度大的痰液,可加用根據情況加1-2mLNaOH 溶液,之后運用渦旋振蕩器混勻痰液標本,在37℃下靜止30min,準備2個完全一樣的培養基,分別接種0.1m L的痰液標本,確保數據有可比性。接種之后在37℃下對痰液標本進行孵育,并在接種之后第 3d、1周對標本進行觀察,主要是觀察標本中菌落的生長狀況。如果觀察到菌落生長,立即對其運用抗酸試劑進行染色,出現顏色改變者為陽性,如果培養4-6周后依然沒有觀察到菌落生長現象則為陰性。(3)質量控制。為檢驗本室培養、涂片從質量到技術上的保障,現對全部收集標本運用自查方式進行復檢;并在已有的條件下運用甲醛空氣熏蒸、紫外線消毒以及高壓滅菌消毒等措施之后,嚴格按照結核病的細菌學檢驗標準對所有的分枝桿菌進行培養。為了檢測本次研究所用的羅氏培養基的質量以及是否合格,在進行培養時接種2支10-3 mg/mL標準結核菌株的菌懸液到羅氏培養基中,若是菌落的生長情況在1月均良好,再用配置的羅氏培養進行實驗操作。
1.3 觀察指標
研究組間患者運用兩種不同的細菌學檢查方式的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0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使用()表示計量資料,使用(n/%)表示計數資料。兩組資料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 檢出率
通過對患者進行痰涂片鏡檢,陽性診斷45例,診斷的陽性率是60.00%;通過對患者進行羅氏培養液的檢驗,陽性診斷60例,診斷的陽性率是80.00%。可以看出,上述2種診斷方式的檢出率均較高,其中羅氏培養的檢出率較痰液涂片鏡檢的檢出率高,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過去,我國罹患結核病的患者很多,通過近幾年醫療水平的逐步提升,且我國不斷開展結核病的預防干預工作,目前,我國罹患結核病的病患逐年減少[3]。中老年人與青少年為結核病的好發群體,因為中老年人和青少年的免疫力低下,對病原體的抵抗力較低下[4]。結核病主要是在人與人交流中通過唾液進行傳播,患者感染結核病后和普通的感冒表現相似,所以,常出現誤診,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治療,病情逐步發展,嚴重影響病患的生活質量,所以對結核病病患進行及時確診是十分必要的,及時確診后可盡早予以病患有效治療,有效提高病患的生活質量。
結核病的傳染源是結核病患者,研究表明,可傳播結核病的患者其痰液涂片以及痰液培養均呈現陽性。痰液培養以及痰液涂片鏡檢是目前結核病最常用的診斷基本以及標準方法。在本次的研究中,我院通過對150例罹患結核病的患者進行痰液培養以及痰液涂片鏡2種診斷方式,通過對患者進行痰涂片鏡檢,陽性診斷45例,診斷的陽性率是60.00%;通過對患者進行羅氏培養液的檢驗,陽性診斷60例,診斷的陽性率是80.00%。可以看出,上述2種診斷方式的檢出率均較高,其中羅氏培養的檢出率較痰液圖片鏡檢的檢出率高,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可以看出,運用羅氏培養對檢出結核病的意義較大。研究分析以下原因可能導致研究的結果偏低:(1)部分病患為咳痰、咳嗽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本次研究未排除呼吸道疾病患者;(2)本院醫生常習慣直接運用涂片陽性確診結核病,缺少痰液培養。
綜上所述,應用羅氏培養用于結核病患者的檢測中的檢出率肯定,還能及早檢驗出結核病,對該疾病的防治工作意義重大,所以建議在臨床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張正勛,邱光艷.兩種方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陽性率的比較[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04):463-464.
許苗.痰涂片鏡檢與痰液羅氏培養檢驗在結核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7, 7(30):102-104.
岳永寧,范大鵬,張艷,等.三種結核分枝桿菌分子檢測技術診斷肺結核比較[J].預防醫學,2019,31(05):537-540.
張輝,黃曉英,李素紅.3種方法檢測結核分枝桿菌檢測的比較[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8,29(07):49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