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亮
【摘 要】目的:分析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應用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把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作為對象,選取的患兒病例數為80例,要求住院時間是2018年1月到2019年2月。將80例患兒分成對照組、實驗組,按護理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配組別。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的40例患兒命名為對照組,接受循證護理干預的另外40例患兒設定為實驗組。針對兩組患兒取得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結果:對照組患兒的護理效果要差于實施循證護理的實驗組患兒,檢測P值為0.0425比較差異是有統計學意義的。結論:針對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應用循證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滿意的,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循證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1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是神經系統較為嚴重的并發癥[1]。此種疾病一旦發作比較兇險,并且具有病情復雜,治療難度大的特點。患兒會表現出腦水腫、意識障礙、張力異常等情況,需要及時進行有效的救治,如果患兒耽誤病情,會留下較為嚴重的后遺癥史,例如智力低下、腦癱、認知障礙等,影響孩子將來的學習生活,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病死率,預后效果不佳[2]。因此在臨床的救治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減少并發癥的出現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作者將研究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應用循證護理的效果,具體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把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80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按護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兩個組別,每組同為40例患兒,對照組患兒胎齡最小的37周,胎齡最大的43周,平均胎齡為(39.88±1.15)周,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實驗組胎齡為38-44周,平均胎齡為(40.01±1.28)周,女性患兒19例,男性患兒21例。
納入標準:(1)選取的80例患兒經過各項檢查均符合缺血缺氧性腦病診斷標準。(2)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與院方《同意書》簽署完畢。(4)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先天性疾病患兒及凝血功能障礙。(2)嚴重心肝腎功能衰竭患兒。選取的80例患兒基本資料經核查對比得出差異不大,P>0.05不具備臨床統計學意義并且可以進行組間比對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給予營養支持及常規吸氧,減低患兒的顱內壓等。出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醫師,制定科學合理的處置方案。實驗組患兒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具體有以下幾點:(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循證護理小組組長,其他護理人員任組員。定期組織小組成員的培訓,熟練掌握循證護理的相關工作內容,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依據評估病情的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循證護理方案。(2)密切觀察體征,護理人員針對患兒的呼吸頻率、血壓、心率及體溫等各項生命體征要認真觀察并詳細記錄數據,便于隨時評估患兒的病情,確保患兒呼吸暢通和正確的體位。加強患兒家屬的心理疏導,保證治療工作的順利進行。(3)具體護理措施,護理人員要對對患兒聽覺、觸覺和視覺進行刺激訓練,可以使用顏色鮮艷的玩具對患兒的視覺進行誘導刺激,把玩具放在患兒眼前20cm的位置進行晃動,觀察患兒眼神的變化。定期對患兒的身體,從上到下進行撫摸和按摩,每次10分鐘,每天兩次。如果患兒年齡超過6個月,要進行言語訓練,鼓勵引導患兒做發聲訓練。
1.3 指標觀察 護理效果評定分為:(1)痊愈:患兒的缺血缺氧癥狀完全消失,體征也恢復正常,各項檢測無任何異常;(2)顯效:患兒的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缺血缺氧表現出的體征已經消除80%以上,患兒精神狀態良好。(3)有效:患兒的癥狀有改善,相關體征也已經開始好轉;(4)無效:所有癥狀、體征并未改善,甚者有加重態勢。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版本: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本次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應用循證護理的相關數據分析,護理有效率以百分率表示,檢驗差異用,只有P<0.05兩組間有可比性。
2 結果
統計實驗組患兒效果數據,其中痊愈20例,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1例,實驗組護理有效率為97.50%。40例對照組患兒中痊愈12例,15例顯效患兒,6例有效,無效患兒7例,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82.50%。可見實驗組患兒護理總有效率高,則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低,檢測P值結果發現小于0.05,說明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臨床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比較常見,此病的發生無論對患兒還是其家屬都是沉重的打擊,因為缺氧缺血性腦病的預后較差[3-4]。該病主要是在某種因素作用下導致生兒腦部缺氧、缺血產生的腦損傷。為了增加患兒的治療效果,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對策是非常重要的,循證護理作為新型護理模式把每個護理環節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以患兒為中心實施個性化的護理[5]。通過建立循證護理小組,明確了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職責,同時經過不斷的學習提升了業務能力,針對患兒的病情給予密切關注,通過此種方法便于及時掌握患兒的身體狀況,有問題能夠第一是得到解決,減少了并發癥的出現。針對患兒的具體癥狀給予相對應的護理措施,所取得的效果是非常顯著,本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實驗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及療效要優于對照組患兒,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綜上,針對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應用循證護理所取得的效果是突出的,具有較好的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石豐月,馬平均.循證理念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護理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8,21(23):2652-2657.
林云云,林英秀,周雪芬.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使用亞低溫治療的觀察和護理[J].中外醫療,2018,37(35):153-155.
蘇麗麗,賁國平.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智力、運動能力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志,2018,3(43):111-112.
朱雷營.循證護理干預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醫技雜志,2018,25(10):1186-1188.
杜紅艷.循證護理在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7):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