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 劉姍 周潔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心電遙測監護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惡性事件預防中的應用與護理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心電遙測監護,評價心血管疾病進展。結果: 在心電遙測監護中,室性早搏、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緩慢性心率失常發生比例分別為63.33 %、33.33%、25%,對心血管疾病病情進展具有高威脅。結論: 心電遙測監護在老年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能夠有效預防惡性事件的發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電遙測監護;心血管疾病;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2-165-02
心電遙測監護是運用遙感監測技術,對病人實施心臟遠距離的監測,是在較大范圍內對多位受檢者同時連續監測的裝置,通過觀察心電活動,以了解心臟異?;顒?,評估胸痛,監測藥物功效以及與心臟病有關的一切癥狀[1],監測設備和手機差不多大小,佩戴在病人身上,不會影響病人的生活以及日常活動。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逐年提升的趨勢。因此,如何及時發現并預防惡性心臟事件的發生是當前老年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的重點。我院積極引進心電遙測監護系統,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檢查中發現了較多平時難以注意到的問題,并能夠早期得到有效處理,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惡性事件的發生提供更多便利,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將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中所選60例患者均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入院治療,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64~87歲,平均年齡(70.47±10.25)歲,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壓患者14例,心肌病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電遙測監護,監測時間24~95h,平均(29.22±10.28)h。實施心電遙測監護的醫護人員均接受相關專業監測知識以及心電圖基礎知識學習與培訓。
1.2 方法
采用MB800F型多參數遙測監護儀(由北京超思電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臨床監護事項,指導患者了解并認識監護儀器,打消患者對臨床治療的疑慮和擔憂,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心電監護的具體操作流程,安排患者平臥,使其胸部充分暴露,并對其周圍皮膚進行清潔處理,將電極貼在皮膚上,打開心電監護儀,連接導向并調節清晰的振幅和導聯,并設置報警系統。在心電監測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每隔48h更換一次電極片,并采用溫度適宜的濕紗布清潔周圍皮膚并移動電極粘附位置。如果有患者在電極片貼附處出現皮膚過敏現象,應及時采用0.5%碘伏進行消毒處理,并局部涂抹抗過敏藥物,縮短電極片更換時間,避免電極片多次重復出現在同一處皮膚位置。根據患者病情進展情況合理調節監護時間,護理人員應盡可能滿足患者對休養環境和病房整潔的相關要求。
1.3 觀察指標
心率>120次/min,表示快速性心律失常;心率<60次/min且心跳總數<86400次/24h表示緩慢性心律失常;如果患者提前發生QRS波群且時限>0.12s表示室性早搏。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軟件SPSS20.0分析數據,樣本統計及監測結果分析均采用(%)表示。
2 結果
6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59例病情逐漸好轉并出院;18例患者安裝起搏器或支架;1例患者出現呼吸循環衰竭導致死亡。60例患者中出現室性早搏的幾率較高,達到了63.33%,快速性心律失常占比為33.33%、緩慢性心律失常占比25%。
3 討論
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不僅會出現頭暈頭痛心悸等常見癥狀,而且能造成患者的心腦腎等臟器的不可逆性損害,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腦血管破裂、心衰等一系列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的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極大負擔。心血管疾病作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無論是從藥物不良反應來看,還是從確?;颊咂鹚阑厣娃D危為安上,實施腦卒中、冠心病、惡性心律失常、高血壓危象等的心電監護,對患者的預防治療和護理具有重要作用[2]。對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所導致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意義重大,同時這也是心內科需要重點攻克的難點內容。遙測心電監護作為臨床診斷醫學中最新推出的臨床診斷方式,能夠通過檢驗和監護檢查預測病情,指導用藥、改善預后,在臨床實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價值[3]。近幾年,我院心內科開始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心電遙測監護,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實施心電遙測監護對于患者以及醫護人員都有重大意義,首先,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檢測器實時監測病人的實際情況,及早發現心血管疾病的潛在不良事件,并且可以及時有效的采取措施應對,從根本上降低了惡性事件的發生率,提高了治療效果[4]。其次,心電遙測監護不同于以往的心電監護,它不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患者可以在病區內自由活動,有利于患者不良情緒的排解。心電監護過程中注重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通過向患者講述心電遙測監護的重要作用,緩解患者對自身病情進展的擔憂狀態,從而提高患者面對疾病治療的自信心,并積極配合臨床實施心電遙測監護。本組研究結果顯示,室性早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相對較高,對老年心血管疾病進展起著不良影響,也是預防惡性事件發生的關鍵。通過采用心電遙測監護,有效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病情進展評估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電遙測監護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預測不良事件的發生,對改善預后,促進患者早期康復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易旭嵐. 遙測心電監護儀在心內科疾病診治中的應用價值[J]. 醫療裝備, 2016, 29(23):67-67.
[2] 蔡文淵, 滕婷婷, 施晶晶. 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24h動態心電圖的臨床應用價值探析[J]. 當代醫學, 2016, 22(33):12-13.
[3] 陳剛 , 王敬科. 探討動態心電圖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 兵團醫學, 2018, 108(3):19-20.
[4] 孫藝. 心電遙測監護(CIC)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中預防惡性事件的機制及護理[J]. 醫學與社會, 2015,22(B05):33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