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婷婷
【摘 要】目的:探究將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方案應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意義。方法:本次研究將時段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為研究時段錄入該時段內數據庫中符合要求的34例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個體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后,單組樣本量設置為17。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尿激酶治療方案。實驗組患者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方案,對患者病程進行控制,評價兩種治療方案的應用效果。結果: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數據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即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方案能夠有效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同時這種治療方案不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用藥并發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用藥安全性,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阿替普酶;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1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因素較多,多種因素都有可能引發患者出現局部腦組織缺血,進而引發患者的腦組織在缺血缺氧的狀態下發生病變,引發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在目前臨床中屬于腦卒中的常見發病類型,其患病機制較為復雜,大多數患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死亡率[1]。而臨床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時,主要治療目標應當使患者的受阻血管盡快恢復通暢,盡可能減小患者的腦組織梗死面積,使患者的缺血區域得到完全重建,進一步恢復患者的神經細胞功能[2]。本次研究探究將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方案應用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評價其臨床應用意義,現歸納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將時段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作為研究時段錄入該時段內數據庫中符合要求的34例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個體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后,單組樣本量設置為17。對照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8:9,年齡范圍在41-76歲之間,平均年齡(58.6±3.8)歲。實驗組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為7:10,年齡介于44-81歲之間,平均年齡(59.7±4.6)歲。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入院時經臨床診斷未見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器質性疾病,患者的個體狀況對本次研究結果不造成影響,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分析未見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首先給予患者自由基清除劑、血小板抑制劑進行治療,若患者存在腦水腫狀況則還需要進行20%甘露醇靜脈滴注治療首次用藥劑量給予患者腸溶片阿司匹林200mg進行用藥,隨后在治療期間每日用藥劑量為100mg。
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尿激酶治療方案,用藥劑量為100萬U尿激酶,將其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稀釋后靜脈注射,在30min內滴完。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用藥基礎上,加用阿替普酶靜脈注射溶栓進行治療,給予患者0.9mg/kg阿替普酶用藥的前10%在10分鐘以內靜脈滴注用藥,其余90%藥物則在一小時內以靜脈滴注的用藥方式進行用藥,24小時后對患者的頭顱ct進行再次檢查。
1.3 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恢復正常,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恢復100%;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5%以上,但未到90%,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完成后,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至未到45%,患者臨床癥狀表現明顯。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數據選擇SPSS22.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進行收集校正。本次研究統計操作由同組檢驗人員開展,計量資料(年齡)選擇T值進行檢驗,計數資料(治愈率)選擇X2值進行檢驗,以P<0.05作為數據差異界限,說明統計學差異存在。
2 結果
本次研究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數據較對照組來說明顯更高,即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顱腦組織如果長期保持缺氧,缺血狀態,就會引發患者出現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對于這類患者來說,患者腦組織中的部分神經細胞就可能受到缺血影響,而出現不可逆的致死損傷,在這種狀況下,如果盡可能對患者進行早期血液灌注,則患者的腦組織損傷狀況會有所恢復,改善患者腦組織功能,降低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3]。
靜脈溶栓治療方案是腦梗死病癥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這種病癥有助于防止患者機體疾病迅速惡化,而在應用靜脈溶栓治療時,用藥阿替普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4]。阿替普酶作為溶栓劑進行應用,其本質屬于一種rt-PA型藥物,這種藥物能夠與血栓中的纖維素相互融合,同時這種藥物對于纖維素酶原有較高的親和力,能夠促進患者的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使患者的血栓得到溶解。除此之外,這種藥物在患者用藥后,不僅能夠發揮其血栓溶解的藥物基礎,使患者受損,腦組織的生理功能得到改善,還能夠表現出較為強效的特異性特征,作用于纖溶酶原物之時,具有較高的親和力,能夠使患者機體病變區域的血栓充分溶解[5]。同時這種藥物不會對患者的全身血管造成明顯的纖溶效果,所以能夠在保護患者正常機體功能的基礎上,改善患者病變組織周圍區域,使患者的神經功能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方案能夠有效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同時這種治療方案不會對患者造成額外的用藥并發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用藥安全性,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劉利娟.阿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的比較研究[J].臨床研究,2019,27(07):119-120.
王紅潔.阿替普酶與尿激酶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18):75-76.
陳培材,饒俊平,廖偉鋒.阿替普酶與尿激酶溶栓對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3):84-87.
鄭東煥,任會菊,聶志勇.阿替普酶與尿激酶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療效對比研究[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9,19(03):126-127.
劉晉山.阿替普酶與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2019,39(0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