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李秀玲

每年5月的第3個周日是全國助殘日。2018年5月20日是第28個全國助殘日,主題是“全國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5月22日,《健康報》以《助殘需要更深遠謀劃》為題提到,目前,我國已有2100萬殘疾人享受到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了940萬殘疾人的康復和就業。但與8500多萬殘疾人基數相比,也僅是少部分殘疾人得到了有效救助。23日,《健康報》再次刊文《助殘,正從“輸血”走向“造血”》,倡議深圳市殘疾人工作模式,“不再局限于向殘疾人提供康復補貼,而是從發揮殘疾人優勢和開發殘疾人特殊資源出發,為殘疾人群體提供施展平臺,通過醫療、生活、康復、教育等方式,讓他們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而在助殘日山東省《大眾日報》刊文則明確指出,康復是生命的重建。山東省總體康復服務比例大幅提升,但距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尚有差距。
為提高和改善重度肢體殘疾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有效解決他們因家庭經濟和行動不便無法進康復機構訓練的問題,自2018年5月份始,乳山市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市人民醫院在威海市率先開展政府購買重度肢體殘疾人居家康復服務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構建醫療機構康復技術人員對重度肢體殘疾人實施精準扶助的居家康復訓練模式,以提高和改善重度肢體殘疾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質量,取得良好效果。
1 做法
乳山市人民醫院98名醫務工作者每兩人組成精準康復服務小組,入戶調查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需求,將有康復需求的184名重度(一、二級)肢體殘疾人開展康復需求評估,其中男性123人,女性61人,年齡0-14歲3人,15-45歲30人,46-59歲48人,≥60歲103人。根據初步評估結果,發放和填寫《威海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手冊》。康復服務人員為殘疾人制定個性化的居家康復服務方案或計劃,每周1次,每次不少于40分鐘,每年3個月入戶為其提供康復訓練服務,將服務情況記錄在《威海市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手冊》和《肢體殘疾康復訓練檔案》中。依據運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13項評估標準,依次對訓練對象進行初次評估、中期評估和末期評估,提出康復意見。末期評估比初次評估分值提高10分及以上為顯效,提高1-9分為有效,分值無提高為無效。
2 示例
根據評估情況,184例中顯效154例,有效30例,無效0例,訓練有效率達100%。
示例:宋某某,男,54歲。15年前因幫工自房頂落下,致胸椎脊髓損傷而截癱。因多年的輪椅生活,宋某某雙下肢肌肉萎縮嚴重,腘繩肌緊張,骨質疏松,大小便失禁。
3 體會
Jun[1]對韓國脊柱手術患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居家康復對于老年患者是一種有效的家庭護理程序,可在保障康復療效的前提下減少相關醫療費用和便利患者。Dean[2]則認為在家庭進行康復的患者可以享用適合自己口味的食物,對于疾病康復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Merino[3]抽樣研究表明生活在社區里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接受個性化的家庭康復服務能減少家庭的負擔和改善患者的獨立能力。中國學者繆靜波[4]對在上海瑞金醫院呼吸科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和電話訪問,結果顯示通過有效的居家健康指導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Pace[5]的研究結果也證實居家康復可作為住院治療的替代方法,提高腦瘤患者晚期的生存質量。
在威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等的倡導下,以個性化康復服務為原則,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確定乳山市人民醫院為服務機構,為符合救助條件的重度肢體殘疾人提供居家康復服務項目。我院康復人員在行使服務的過程中,深刻地認識到:①康復工作需要當地有關部門的大力協助。走街串戶遇到的多為不熟悉的面孔,大家能彼此認識接受,需要鎮、村或社區負責同志的引領介紹,便于工作的進一步開展。②康復工作有效需要殘疾人家屬的積極配合。畢竟每一次的訓練時間相對固定且較少,而康復訓練又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這就需要殘疾人家屬的積極參與配合,掌握訓練技巧,做到經常指導訓練及科普宣傳。③是殘疾人本身要有自信和努力。重度殘疾人由于病史的關系往往對于身體的康復不抱太大希望,康復人員要具備相應康復服務的知識和技能,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較強的溝通能力,逐漸消除掉殘疾人的疑慮,讓他們自覺加強康復鍛煉,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④是康復員本身要嚴格掌握評估標準,包括康復訓練“評估項目”、“評分依據”和“效果判定”三項內容。圍繞重度肢體殘疾人的日常生活活動、居家康復護理、協助使用輔助器具、協助利用無障礙環境、心理疏導、親友培訓與知識普及和康復治療及訓練等方面認真進行服務。整個訓練過程要不怕臟,不怕累,持之以恒,以保證康復訓練工作的科學、規范、有序開展,有效改善肢體殘疾人的康復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現實參考。
參考文獻
[1] Jun M, Jung JY. Effectiveness of home health care service for elders after spinal surgery[J].J Korean Acad Nurs,2012,42 (7): 1009-1018.
[2] Dean E.Home- cooked care[J]. Nurs Stand,2012,26(46): 22-23.
[3] Roldan-Merino J, Garcia IC, Ramos-Pichardo JD, et al. Impact of personalized in- home nursing care plans on dependence in ADLs/IADLs and on family burden among adults diagnosed with schizophre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Perspect Psychiatr Care, 2013, 49(3): 171-178.
[4] 繆靜波,錢珠萍.晚期肺癌患者居家健康需求及護理干預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6):980-981.
[5] Pace A, Di Lorenzo C, Capon A, et al. Quality of careand rehospitalization rate in the last stage of disease in brain tumor patients assisted at home: a cost effectiveness study[J].J Palliat Med,2012,15(2): 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