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若松
【摘 要】目的: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的療效觀察。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康復訓練方案,研究組患者實施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方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并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能提高臨床療效,可有效降低患側肢體肌張力,改善患側肢體運動功能及整體運動協調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關鍵詞】腦卒中偏癱;推拿治療;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R22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4--02
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癥狀為偏癱,偏癱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及患者家庭造成了嚴重影響[1]。因此,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十分必要,目前腦卒中偏癱患者多以康復訓練為主要治療方法,有研究表明,在康復訓練基礎上聯合推拿治療效果更佳[2]。對此,本研究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的療效進行觀察,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間收治的40例腦卒中偏癱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齡59.98±6.12歲)和研究組(20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59.17±5.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本研究經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康復訓練方案,指導患者床上良肢位擺放體位、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翻身訓練、體位性低血壓的適應性訓練、抑制痙攣、原始反射和異常運動模式訓練,坐位平衡訓練、坐立位轉移訓練、站位平衡訓練、步行訓練等,指導患者更衣、進食、洗浴、 轉移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研究組患者采取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方案,康復訓練與對照組相同。推拿治療:偏癱運動功能障礙的恢復需要經Brunnstrom 分期的6個階段,此6個階段又被粗略地分為軟癱期和硬癱期,軟癱期患者,對健、患側肢體進行推拿治療,采用滾法、按法、拿法、推法等手法,沿手、足陽經循經操作,著重陽明經腧穴的按揉,上肢:肩髃、臂臑、手五里、曲池、手三里、陽溪、合谷;下肢:髀關、伏兔、梁丘、足三里、豐隆、解溪,健側手法刺激量大于患側。硬癱期主要對患側進行推拿治療,采用滾法、按法、拿法、推法等手法,沿手、足陰、陽經循經操作,按揉腧穴時,上肢增加腧穴:曲澤、尺澤、內關、神門;下肢增加腧穴:承扶、殷門、環跳、風市、陽陵泉、陰陵泉、太溪、昆侖,增加上肢伸肌肌群及下肢屈肌肌群上腧穴手法刺激量。推拿每日一次,一次30mi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情況,運動功能的評價采用Fugl-Mryer量表進行評價,滿分34分,分數越高,代表運動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價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滿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納入到SPSS22.0軟件中分析,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對比
對照組患者(14.56±3.54)分,研究組(27.36±4.26)分,比較結果為(t=13.672,P=0.001),研究組患者Fugl-Meye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Barthel評分對比
對照組患者(57.48±12.45)分,研究組(76.15±10.14)分,比較結果為(t=6.879,P=0.001),研究組患者Barthe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偏癱是腦卒中主要癥狀之一,康復訓練可調節患者中樞神經興奮性,有效降低患側肢體肌張力,改善患側肢體運動功能及整體運動協調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3]。推拿治療是中國傳統康復治療方法之一,患者處于軟癱期,根據中醫“治痿獨取陽明”理論指導,著重手、足陽明經推拿,可益氣補血通絡,針灸理論中有“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方法。因此,在應用推拿治療偏癱時可借用該理論進行操作,現代醫學亦表明:對患側肢體刺激較健側難于被中樞神經感知,而對健側軀體進行手法刺激,可經中樞神經的交叉調控功能,達到激發患側殘存神經元、促進潛伏通路及休眠突觸活化的作用[4]。患者處于硬癱期,根據中醫“從陰引陽、從陽引陰”治則,推拿對應經絡及腧穴可起到緩解肌肉痙攣、增強肌肉收縮雙重調節作用,使不平衡的肌張力重新回到協調平衡狀態[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Fugl-Meyer、Barthel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訓練聯合推拿治療療效確切,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郭彥華. 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聯合進行針刺、推拿治療與康復訓練的效果研究[J].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7):161-162.
林軍寧. 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和針刺治療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 2018, 16(7):52-54.
王為龍. 對腦卒中康復期患者聯合進行針灸治療與功能康復訓練對改善其生活質量的效果探析[J].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8):148-149.
潘雷,遲越. 結合 Brunnstrom 理論探討卒中后偏癱體針的選穴思路
佘婷婷. 針灸聯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 內蒙古中醫藥, 2016, 35(11):132-132.